当前位置: 新闻 >> 河南新闻

由 8 到 2,从一粒种子的迭代周期看中原农谷的创新速度丨新时代中部崛起看河南

2024-07-07 20:22:12 来源:顶端新闻

一粒种子促振兴,中原农谷起高峰。7月5日,“新时代中部崛起看河南”采访团来到新乡市平原示范区,先后参观了中原农谷展厅、国家生物育种产业创新中心、新乡市高标准农田管理中心,深入田间地头,近距离观察科研实验室,探索科技赋能下种业振兴的新乡做法。

种业迭代创新的中原农谷

进入中原农谷展厅,长短不一的“种子墙”映入眼帘:小麦、水稻、黄豆、玉米、花生.....这些耳熟能详的作物被放置在一根根亚克力柱子里,展示着来自河南省内各个县区重要口粮。在“种子墙”的下方,一片麦田装置介绍着自己——这就是大名鼎鼎的“新麦58”。

由河南省新乡市农业科学院研发的“新麦58”,不仅具备抗冻抗寒、超强筋、高产、抗倒、抗逆性强的特点,还以1618.88万元打破了去年当时我国小麦单品种转让价格纪录。除此之外,新乡市自主选育的“新麦26”获河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新乡种业正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迭代更新,其创新动力何在?

中原农谷展厅中的“种子墙”

据中原农谷工作人员介绍,首先是集中种业研发力量。中原农谷紧紧围绕粮食、油料、畜禽、瓜果、蔬菜、花卉、苗木、水产六大领域,目前已入驻国家生物育种产业创新中心、中国农科院资源研究中心等53个国家级、省级以上科研平台,汇聚张新友、许为钢等13位院士,助力中原农谷成为种业创新的科研高地、人才高地。

除此之外,中原农谷还聚集了种业创新资源。中原农谷种业企业总部基地已签约入驻河南农业大学等3所高校,先正达、中农发等15家种业企业,新乡市农科院等3家科研院所和1个院士工作站,为新乡种业振兴提供了丰厚的人才资源、科创资源。

高科技手段助力种业振兴攀登新高峰

种业是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基石,种业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神农种业实验室致力于解决生物育种领域的“卡脖子”问题,是河南省政府批准建设的首批省实验室,于2021年9月23日正式揭牌运行。

神农种业实验室处于创新链条的上游,以基础理论研究为主;国家生物育种产业创新中心则承担着品种选育与产业化的责任,两大平台共同形成了涵盖基础理论研究、核心技术攻关、品种选育与产业化的种业全链条创新体系。

在国家生物育种产业创新中心,研究人员正在进行实验

在神农种业实验室,一组实验室引起了媒体采风团记者们的注意:实验室的窗口中泛出或红色或蓝紫色的光,透过窗口可以看到整齐划一的麦苗和花生苗,农作物也需要“打光”吗?答案是肯定的。工作人员介绍道:“这里是人工气候室,它能够模拟种子全生育周期所需要的环境,不同颜色的光代表作物生长的不同季节。”

过去,培育一个小麦品种至少需要8年,现在最快可提高到两年。这一实验室的春小麦一年可以繁育6代、花生一年可以繁育4代,极高地缩短了作物生长周期,提高了种业繁育的速度,为种业更迭打下基础。

在神农种业实验室人工气候室中培育的小麦

国家生物育种产业创新中心是中原农谷的核心部分,拥有4150亩田间试验区,目前已全面建成投入使用。国家生物育种产业创新中心通过引进和培育优良品种、加强种子质量监管等措施,使河南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超过了97%,良种对粮食增产的贡献率超过45%。其中,小麦种子的年产量达到了36亿斤,约占全国的38%。玉米、花生、芝麻等作物的育种水平也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

高标准建设农田为种业振兴稳稳托底

只有良种是远远不够的,还须良机、良技、良法、良制,必须将实验室和一块块农田紧紧联结。新乡平原示范区以高标准农田建设为抓手,建成高标准农田示范区10.9万亩,全面提升农田综合生产能力,为中原农户建设夯实根基,打造农业建设新样板。

新乡市高标准农田管理中心

站在平原示范区的高标准农田前,此刻,下了一天的雨稍有停歇,黄土地的芬芳让采风团记者们感觉到了治愈。

新乡市平原示范区农业农村局现代农业科科员郭星站在齐膝的田地中,俯身观察着玉米苗的长势。“我们高标准农田示范区这个项目与传统高标准农田相比较而言,更加注重农业物联网的开发。包括节水灌溉和地力配肥方面,在节水节肥节能工方面,对比之前可以节约30%左右,每亩的重要口粮增收也在100~150斤。”

新乡平原示范区高标准农田里,玉米长势喜人

建设高标准农田是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的重要举措,是扛稳粮食安全责任的重要抓手,也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基础、产业兴旺发达的保障。郭星提到,现如今平原县示范区的高标准农田推进高效建设田间道路、农田灌溉、农田生态防护等七大工程,已经形成了以“路网、林网、水网、电网、物联网”五网融合的效果,成效十分显著,通过科学研判这些数据,研究员们可以更好地指导农户进行田间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