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河南·读懂中国 第五届世界古都论坛丨传承文化遗产 讲好古都故事
夜幕下的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曾宪平 摄 核心提示 6月27日,第五届世界古都论坛在洛阳开幕,国内外90余名专家、学者共商古都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与城市发展。记者围绕“古都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与城市新生活、线性遗产的认知与阐释、历史遗产与当代阐释”等话题采访部分专家。 洛阳:全力推进二里头遗址申遗 本报讯(记者 陈学桦 王雪娜 河南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肖遥)6月26日,记者从第五届世界古都论坛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二里头遗址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正在全力推进。 据介绍,目前,二里头遗址申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项目资料上报工作已完成,下一步,洛阳市将全力推进二里头遗址申遗后续工作,并积极推进万里茶道、关圣文化史迹联合申遗。 “大运河和丝绸之路,这两条举世闻名的文化廊道交会于洛阳,2014年,洛阳获得了‘双申遗’成功的殊荣,这不仅展示了洛阳这座文化名城的魅力,更为洛阳乃至河南的文物考古事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河南省文物考古学会会长孙英民表示。 近年来,洛阳突出保护优先、致力环境改善、加快文旅融合,探索出“大遗址保护利用3.0版”。特别是二里头都邑多网格式布局等入选2022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以来,洛阳以建设“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为载体,努力开创文物考古事业新局面,形成了新时代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新“洛阳模式”。 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是对立统一的 ——访中国古都学会副会长 张民服 □本报记者陈学桦王雪娜河南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肖遥 “古都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6月27日,在第五届世界古都论坛上,中国古都学会副会长张民服就古都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与创新性城市发展话题,接受记者采访。 张民服表示,河南省目前拥有5项世界文化遗产,洛阳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回洛仓、含嘉仓遗址是大运河遗址重要节点,汉魏洛阳故城、定鼎门遗址、新安汉函谷关遗址等是丝绸之路遗址节点。这些遗址不仅文化内涵丰富,更代表了丝绸之路东方起点中的城址、门址、关隘遗址、道路遗址等形象。 张民服表示,突出古都的特色,让文化遗产更好地服务创新型城市发展,必须坚持保护先行和统筹规划,充分考虑文化遗产的不可移动性和不可替代性,在保护和发展中,必须“保护先行、保护为重”,把保护立于开发之上。 “文化遗产与所处古都之间的关系,不是割裂的,应是从城市空间到社会空间深入交融的,要加强文化遗产与城市社会经济文化之间的背景联系,在保持个性特征基础上和谐共生。”张民服表示,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是对立统一的,要处理好这一关系,关键是把握好度——既不能过度开发使文物难以存续,也不能过度保护使文物丧失活力,唯有保护与利用并举,方可实现文化遗产的可持续传承。 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化 ——访哈萨克斯坦国家博物馆教育文化副馆长 扎纳尔·贝索娃 □本报记者陈学桦王雪娜河南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肖遥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文化多样性中最富活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文明的结晶和最宝贵的共同财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已成为国际社会文化政策领域的核心问题之一。 “如今,在不断迭代的信息社会,传统音乐、舞蹈、节日和语言等非物质遗产的传承和保护面临着考验。”6月27日,哈萨克斯坦国家博物馆教育文化副馆长扎纳尔·贝索娃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国家博物馆作为记忆的储存机构,不仅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还为文化的认同、民族文化的传承,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存提供保障。 扎纳尔·贝索娃介绍,哈萨克斯坦国家博物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主要包括:开展民俗学考察,即非物质文化遗产要素的清点;在博物馆空间内布置永久性展示或展览;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要素的普及教育。 “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化是一个艰巨且充满矛盾的过程。”扎纳尔·贝索娃建议,通过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立法,在统一的平台上展开对话,积极支持民间文化优秀实践,对创作团体给予支持,制定和推行有关保护和呈现非物质文化遗产要素的新方法,提高本领域的专家资质,建立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要素的统一数据库和网站,在教育机构中组织学习,对青年群体进行培训等,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助力。 对话千年文明讲好中国文物故事 ——访中国外文局中东欧与中南亚传播中心专家 爱丽克斯·玻兹达耶娃 □本报记者陈学桦王雪娜河南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肖遥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6月27日,中国外文局中东欧与中南亚传播中心(人民画报社)俄罗斯籍专家爱丽克斯·玻兹达耶娃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作为在中国生活8年的外国人,她希望通过自己的视频和文章,向世界讲述缤纷多彩的中国文物故事。 爱丽克斯·玻兹达耶娃说,10年前,在卡塔尔首都多哈召开的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丝绸之路与中国大运河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其中,洛阳是唯一的“双申遗”城市。自古至今,作为关联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交会点、万里茶道必经之点,洛阳联通中外,在促进中外交流中发挥着积极作用。 “虽然第一次来到河南,但是对洛阳我并不陌生。”爱丽克斯·玻兹达耶娃说,洛阳出土的唐三彩造型生动、制作精美,在故宫博物院,一件唐三彩骆驼给她留下了深刻印象。唐三彩骆驼两目圆睁、张嘴嘶鸣,背上驮着货物,仿佛正在穿越无垠沙漠。一件文物,背后收藏着丰富多样的丝绸之路文化故事。 “中国人常说,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我们来自五湖四海,相聚于世界古都论坛,互学互鉴,各抒己见,就是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爱丽克斯·玻兹达耶娃表示,以古鉴今,中华文化蕴涵着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协和万邦的国际观、和而不同的社会观、人心和善的道德观。今天的中国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就是为全世界寻找共同发展道路,为应对当前全球挑战、共创美好未来提供中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