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闻 >> 河南新闻

智库|河南日报课题组:把殷墟甲骨文打造成为中华文化新地标

2024-06-11 11:55:16 来源:河南日报客户端

□河南日报课题组

在中华文明的演进脉络中,中原地区是中华文明形成的核心区域和集大成之地,以殷墟甲骨文为代表的殷商文化是中原文化的典型代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甲骨文是迄今为止中国发现的年代最早的成熟文字系统,是汉字的源头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脉,值得倍加珍惜、更好传承发展。”甲骨文是世界上仅存的唯一活着的古文字体系,是中华文化之根,是中华文明最重要的载体,是中华文明延续五千年不断绝的重要因素,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根基,在中国文化史乃至人类文明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甲骨文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内涵丰富、形象生动,只有被活化利用,代代相传,才能彰显其传承力和影响力。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全力把殷墟甲骨文打造成为中华文化新地标,正当其时、意义重大。

1111.jpg

2222.jpg

3333.jpg

一、打造中华文化新地标的文化根基和历史渊源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殷墟和甲骨文保护研究利用工作作出重要讲话重要指示。2022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到位于安阳市的殷墟遗址考察并发表重要讲话,高度肯定了殷墟甲骨文的意义和价值,使殷墟甲骨文又一次走进公众视野,获得广泛关注。2023年11月,省委书记楼阳生到安阳调研,提出“把殷墟甲骨文打造成为中华文化新地标、中原文旅新名片”。这一新命题的提出,是河南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安阳重要讲话精神,加快实施文旅文创融合战略的重大举措,具有深厚的文化根基和历史渊源。

(一)中华文化新地标的提出背景

“中原文化殷创始,观此胜于读古书。一片甲骨惊世界,蕞尔一邑震寰宇。”90多年前,郭沫若写下这样的诗句的时候,国人对商代的认识还停留在《史记·殷本纪》中的简短记述。近百年后,以殷墟发掘为标志的商代考古开展,将中华文明早期发展阶段最为辉煌的殷商文明时代呈现在世人面前。“惟殷先人,有册有典。”文字是文明的重要载体,在殷墟诸多考古发现中,甲骨文是重中之重。甲骨文保存了3000多年前的文字,把中国信史向上推进了约1000年,是汉字的源头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脉所在,在中华文明乃至人类文明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市海淀区民族小学看望少年儿童时说,殷墟甲骨文距离现在3000多年,3000多年来,汉字结构没有变,这种传承是真正的中华基因。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致信祝贺甲骨文发现和研究120周年时强调,甲骨文是迄今为止中国发现的年代最早的成熟文字系统,是汉字的源头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脉,值得倍加珍惜、更好传承发展。2022年10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安阳殷墟遗址时指出:“殷墟我向往已久,这次来是想更深地学习理解中华文明,古为今用,为更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供借鉴。中国的汉文字非常了不起,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离不开汉文字的维系。”这些论述深刻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深厚的文化情怀、深沉的文化担当,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对河南推动文化传承发展的念兹在兹、殷切嘱托,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对殷墟、对甲骨文的高度重视、准确把握。

2023年11月7日至8日,省委书记楼阳生到安阳调研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等工作,指出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安阳重要讲话精神,做好文物发掘保护、研究阐释、展示利用,全景式展现商代历史、殷墟文化,让更多人在行走河南中读懂中国。要深入挖掘文字承载的历史底蕴和文化内涵,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进文旅文创融合发展,把殷墟甲骨文打造成为中华文化新地标、中原文旅新名片。

河南省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发布的政府工作报告在2024年重点工作安排中提出,河南省将深入推动甲骨文整理、文创开发,将殷墟甲骨文打造成为中华文化新地标、中原文旅新名片。把殷墟甲骨文打造成为中华文化新地标被列为河南省年度重点工作,予以强力推进。

殷墟甲骨文无疑是中华民族最具代表性的智慧结晶和文化标识,与长城、故宫、兵马俑这些文化地标在中华文明发展史上具有同样不可替代的地位,但不同于有形的物质地标,殷墟甲骨文属于无形的精神地标,因此被称为“中华文化新地标”。这一提法具有开拓性的意义,意味着对文化地标概念的重新界定,也标志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方式的重大创新。

(二)文化地标的定义内涵

地标意味着某物附着于地表,具有不可移动的基本特性,包含了特定的自然景观和人类设计的文化景观。这些景观不仅以最具区域群体文化的特征,彰显着该区域历史文化的特质,而且以典型的象征意义和文化符号,承载了文化记忆与文化联想的隐性功能。地标的物质类型,可包括单体建筑、建筑群、遗址或遗址群、线性连续体,及其周围自然人文历史环境等。

“文化地标”一词在维基百科等各大百科文库中皆无收录,学界常有学者使用这一边界性模糊的概念,但至今没有形成权威、统一的定义。李勍(2012)认为,一个文化地标应该集中展现城市文化、本地繁衍的文化或外来扎根于此的文化,能够从某一方面代表一座城市,或使人一提及它就能想到这座城市,且是唯这座城市所独有的建筑物。郑福田等(2016)认为,文化地标是一个地区整体文化形象的代表,承载了该地区特有的历史文化、民族文化、公共文化或是精神心理文化,是一个地区文化精神、文化特点的凝聚与象征。

由此可见,“文化地标”是一个含义范围广泛的词语。综合学者们的讨论,狭义上的文化地标可以定义为人类在历史上创造的,能够代表一定地区历史文化风貌的独特标识性建筑或文化景观。广义上的文化地标是指具有一定文化内涵,并且能够为人们提供空间方位辨识的文化元素,包括实体地标,如故宫、长城、兵马俑,也包括精神地标,如殷墟甲骨文、红船精神。

从内涵来看,文化地标的形成从内而外逐渐延伸出三重圈层结构。一是地标物质实体自身展现的信息,如地标建筑物的材质地域特征、建筑艺术风格等,它们体现地标的区域特色和时代印记。二是地标经历的事件信息,如建造年代、居住人物、经受过的历史事件等,它们构成地标历史文化内涵的核心和基础。三是合理附加或适度延伸的信息,包括与该地标的年代、人物、事件等有明确关联性的、经考证的信息,它们是文化地标得以构建的基础。

作为中华文明标识体系的组成部分,中华文化地标应当是能够代表中国历史文化风貌、承载中华文化精神的重要文化遗产。中华文化地标是从历史沿革中钩沉出来的,是对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具体可感的“转译”。中华文化地标有助于建构中华文化的典型“群像”,展现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文化共同体形象,增强中华民族认同感和凝聚力。

(三)文化地标的属性特征

文化地标作为一个地方文化精神、文化特点的凝聚与象征,代表着一个地区的历史、文化、精神与品格所达到的高度,表现出一些共同的属性特征。

文化信息的承载性。地标的物质性和文化的非物质性要素结合,构成了文化地标不可分割的整体。无论是物质文化还是非物质文化,文化地标都应具有文化信息的承载性,是一种文化载体。文化地标可以是历史人物、历史遗迹,也可以是标志性建筑、自然景观。王昭君、成吉思汗、凯旋门、自由女神像、黄河壶口瀑布、额济纳胡杨等,都可以被凝练为一个符号,被赋予特定的历史或文化含义。自然景观能够成为文化地标,也是因其所承载的文化信息,代表着特定文化符号和特定内涵特征。

文化符号的独特性。作为一定地域、一定时代文化精神、文化特点的显著代表,文化地标在展现地域风貌、见证历史变化等方面具有鲜明的文化特色、地域特性和明显的可辨识性。如,天安门不仅是一座辉煌的历史建筑,还是历史皇权的象征。到了当代,由于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一历史事件发生在天安门城楼上,天安门就成了中国当代政治、文化和民族精神独一无二的象征,是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代政治文化有机融合的载体。凯旋门是法兰西民族精神的象征。正是由于这些鲜明的独特性,给人留下过目不忘的深刻印象,这些地方才具备了文化地标的属性价值。

历史文化的累积性。文化地标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层累建构,不是一朝一夕形成或废止的,而是某一地区、某座城市久远历史的延续,是区域文化沉淀、凝聚形成的具有持久性的标志物。泰山在中华民族历史上的不同时期,都代表着中华民族对大自然的崇敬,蕴含着“不让土壤”的博大胸怀、“会当凌绝顶”的攀登意志、“捧日擎天”的光明追求、“重如泰山”的价值取向和“国泰民安”的美好家园愿望,这些都是崇高精神的象征。这些被赋予的文化、精神内涵,不是一天两天、一年两年形成的,而是经过了漫长的历史沉淀,慢慢形成并流传日久的。

价值认可的广泛性。文化地标所代表的文化及精神获得人们的广泛认可,被赋予的文化意义是一种凝聚的共识,为当下、当地的人们广泛接受,也为外来者所接受,能够体现出具有普适性的价值观和审美观,同时文化符号的表达也鲜明具体,不晦涩难懂,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比如“马踏飞燕”作为中国旅游标志,获得了人们广泛认可。其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和艺术内涵,以大胆的构思、浪漫的手法,将骁勇矫健的骏马奔跑的瞬间凝固在塑像中,淋漓尽致地展现了骏马凌空飞腾、疾速奔跑的雄姿,给人以惊心动魄之感,进而巧妙地体现出汉代奋发向上、豪迈进取的时代精神,形成了方寸千里、顷刻千古的艺术张力。

(四)殷墟甲骨文具有的中华文化新地标特征

殷墟甲骨文成为中华文化新地标,逻辑上是对文化地标内涵和特征的回应。殷墟甲骨文作为中华民族文化和文明的重要载体,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文明特征和精神品格,具有最深厚的文化信息承载性、最鲜明的文化符号独特性和最广泛的价值认知统一性。

殷墟甲骨文承载着中华文明生生不息的文化基因。距今3300多年的殷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文献可考、为考古发掘所证实的商代晚期都城遗址,是上溯中华文明起源的原点和基石。《尚书·周书·多士》:“惟尔知,惟殷先人,有册有典,殷革夏命。”在周人的记载中,殷商的先人已经有文字和典籍。甲骨文记录了商王活动、政治决策、天文观测、宗教仪式、经济贸易等丰富的历史信息,对于研究商代历史和文化具有重要价值。商文化是中华文明发展的重要阶段,对后来的中华文明产生了深远影响,商文化中的文字、艺术、宗教信仰、礼仪制度等,为后世文化的发展提供了重要源头,成为融入中华民族血脉中的文化基因。

殷墟甲骨文是中华文明屹立世界文明的独特标识。恩格斯认为,野蛮时代的高级阶段“由于文字的发明及其应用于文献记录而过渡到文明时代”。汉字的出现标志着中华文明的开始,而甲骨文是迄今为止中国发现的年代最早的成熟文字系统。自殷墟甲骨文出现以来,中国文脉从未间断。世界四大古典文字体系中古巴比伦的楔形字、古埃及的圣书字和古印度的哈拉本印章文字都已在历史的风尘中湮灭,与现在该地区使用的文字没有任何关系。只有汉字的早期形式甲骨文字逐渐演变成为现代汉字,是古文字体系中唯一传承至今、仍被继续使用的文字。殷墟甲骨文见证了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也是中华文明作为世界四大文明体系唯一未间断的文明的重要见证者。

殷墟甲骨文是中华文明中认知度最高的文化标识。汉字和汉语与中国文化是交融在一起的,汉字本身就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汉字的源头是甲骨文,自殷墟甲骨文以来,汉字面貌虽经多次嬗变,记录的语言和文献文体也古今有别,但汉字汉语汉文都是传承性的渐变和与时俱进的优化,没有出现过彻底推翻前代语言文字和典籍文献的情况。秦代的“书同文”解决的是战国用字混乱问题,采用的方法只是“罢其不与秦文合者”;汉代“隶变”的动因是提高书写速度,主要通过书写技法来改善,变线条为笔画、变圆为方折;近现代的汉字简化主要是解决学习繁难问题,只是通过部分字的笔画减省和字种合并来减轻学习负担。汉字在渐变改良中保持了基本性质、结构规则和使用规律不变,始终是中华民族交流沟通和文化传承的基本工具,是中华民族最深厚的文化认同。

二、殷墟甲骨文成为中华文化新地标的重要意义

把殷墟甲骨文打造成为中华文化新地标,不仅对于国家民族有重大意义,而且对于现代化河南和文化强省建设,对于打造“行走河南·读懂中国”品牌具有重要意义。河南作为殷墟甲骨文的故乡,具有把殷墟甲骨文打造成为中华文化新地标的有利条件。

(一)价值意义非同凡响

更好地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甲骨文是迄今为止中国发现的年代最早的成熟文字系统,是汉字的源头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脉。”甲骨文发现后至新中国成立前,大量殷墟甲骨实物流散海外,甲骨文受到国外汉学家的关注和研究,并纷纷出版专著、发表论文。如,1909年美国传教士方法敛的《中国原始文字考》,1933年加拿大传教士明义士的《甲骨研究初编》,1935年苏联学者布那柯夫的《河南出土的卜骨》,1967年日本学者岛邦男的《殷墟卜辞综类》,1978年美国学者吉德炜的《商代史料》等,使甲骨文研究成为国际性“显学”,成为世界了解早期中华文明的窗口。甲骨文是汉字的初始形态,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和传承工具。汉字是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的文字,约15亿人使用。以汉字为主体、为核心,在东南亚形成了“汉字文化圈”。正是由于有了汉字,中华文明几千年来持续不断地传播到全世界,推动了历史的进步和发展,为人类文明作出了重大贡献。把殷墟甲骨文打造成为中华文化新地标,有利于增强殷墟甲骨文在学术界以外的知名度,有利于推动文明交流互鉴。

更好地坚定中华民族历史自信和文化自信。近代中国积贫积弱,政治上的昏暗、军事上的孱弱、经济上的贫困,导致文化上的自卑。西方学者鄙视中国,贬低中华文明。发现仰韶文化的瑞典学者安特生就认为中国的彩陶来自西方,主张“中国文化西来说”。受西方学者的影响,我国学界兴起一股疑古之风,疑古派认为,夏代只是传说的堆积,殷商历史无征可信,西周以前的历史都不可靠。在这股疑古浪潮的影响下,胡适提出“东周以上无信史”的观点。商代距今已有3000多年,相关文献史料很少,主要集中在《尚书》的《盘庚》(三篇)《高宗肜日》《微子》五篇和《史记·殷本纪》,总共不足5000字,所以孔子在《论语·八佾》中说:“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征之矣。”甲骨文发现之后,学者们从甲骨文中寻找湮没已久的殷礼,甲骨文早期研究者罗振玉将自己在日本的居所名之为“殷礼在斯堂”,还编辑了《殷礼在斯堂丛书》。甲骨文的发现,轰然撞开了尘封3000多年的商代历史,把中国的信史向上推进了近千年,极大地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历史自信和文化自信。

更好地服务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2022年10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殷墟遗址时第一次提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这一科学命题。2023年6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明确指出,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习近平总书记在2024年新年贺词中指出,良渚、二里头的文明曙光,殷墟甲骨的文字传承,三星堆的文化瑰宝,国家版本馆的文脉赓续……泱泱中华,历史何其悠久,文明何其博大,这是我们的自信之基、力量之源。殷墟甲骨文作为中华文明的根基灵魂,承载着中华文明不可替代的人文价值,更是人们不可磨灭的文化记忆。通过持续推进甲骨文发掘保护、收集整理、研究阐释、文创开发、研学旅行、数字应用、交流传播等工作,在文化和旅游相生共兴、相辅相成中实现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能够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提供源源不断的文化动力。

更好地推动河南文旅文创融合发展。河南是中华文明的主要发祥地,是文化大省、文物大省、考古大省,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是河南的优势所在和责任担当。河南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了实施文旅文创融合战略,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塑造“行走河南·读懂中国”品牌,发展全链条文旅文创业态,推动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文化发展优势。正是因为殷墟甲骨文的发现,中国现代考古学从河南起步,中华文明探源从河南开始。这一独特而宝贵的优质历史文化资源,已经成为深入实施文旅文创融合战略、建设文化强省的核心支撑和重要增长极之一。把殷墟甲骨文打造成为中华文化新地标,是塑造“行走河南·读懂中国”品牌的具体举措,是守正创新,践行习近平文化思想,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河南实践。殷墟甲骨文所在城市安阳,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中华文化新地标的打造,有利于把安阳市打造成为中华文明的圣地,增强安阳在世界上的美誉度、影响力、吸引力,提升安阳市的文化软实力和区域竞争力,推动安阳市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

(二)文化资源底蕴深厚

地缘优势显著。据文献记载,公元前16世纪商汤灭夏建立商朝,到公元前11世纪为周所灭,商朝历时550余年,经历30多位君主。先商时期商部落八次迁徙,商朝建立后五次迁都,史称“前八后五”。目前,发现有王都规模遗址的地方有:郑州商城(郑州)、偃师商城(偃师)、小双桥遗址(郑州)、洹北商城(安阳)、殷墟(安阳),都在河南境内,拱卫了河南作为殷商文化重地的独特地位。尤其是安阳,作为甲骨文的发现地、中国现代考古学的诞生地、殷商文化的兴盛地,保留了大量商文化的遗迹,文化资源非常丰富,具备打造中华文化新地标的文化空间基础。

遗产资源丰富。河南是殷墟甲骨文的故乡,拥有丰富的殷墟甲骨文资源。目前,河南出土的甲骨文不仅时代最早,数量也是最多的。自晚清官员、金石学家王懿荣在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治病时发现安阳甲骨文开始,百余年来,安阳当地通过考古发掘及其他途径出土的甲骨已约16万块。出土青铜器5000余件、玉器2600件(不完全统计)、石器6500余件、骨器3万余件。这些文物不仅数量庞大,而且类型多样,涵盖了从日常生活用品到礼器、兵器等各类物品,为打造中华文化新地标提供了丰富的遗产资源基础。

品牌享誉国际。殷墟和敦煌目前已经是国际公认的中华文化品牌象征。2006年殷墟作为世界文化遗产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2017年甲骨文入选《世界记忆名录》,由此真正确认了殷墟甲骨文的世界意义和国际地位。从学术角度来看,甲骨文被誉为中国近代学术史上的“四大新发现”之一。自发现120多年来,甲骨文研究已发展成为一门了解早期中国的国际性“显学”,更成为世界了解中华文明的“信使”和窗口。殷墟甲骨文所代表的汉字文化被世界公认为中华文明的核心基因,是最有代表性的中华文化符号。殷墟甲骨文的世界价值和深远影响为打造中华文化新地标提供了扎实的文化品牌基础。

三、国内外文化地标打造的经验启示

把殷墟甲骨文打造成为中华文化新地标,是一项全新的历史命题。世界上已经有不少举世闻名的文化地标,这些地标的形成不仅有历史文化积淀因素,也是所在地政府和民众共同努力的结果,其成功经验可供学习借鉴。

(一)国外知名文化地标

法国埃菲尔铁塔。埃菲尔铁塔位于塞纳河南岸法国巴黎的战神广场,建成于1889年。得名于它的著名建筑师、结构工程师古斯塔夫·埃菲尔,是世界著名建筑、法国文化象征之一、巴黎城市地标之一、巴黎最高建筑物。1889年,为纪念法国大革命100周年,法国决定在巴黎的战神广场修建一座高塔。法国政府收到了来自世界各地建筑师的100多份设计稿,最终决定采用设计师古斯塔夫·埃菲尔的设计:一座300多米高的全钢结构铁塔。铁塔建成后,成为法国名流最爱光顾的地方,不少名人都热衷于到这里的二楼餐厅用餐。100多年来,埃菲尔铁塔被用于作为气象和天文观测站、物理实验站、战略观测站、光电通信站、电灯和风研究灯塔等,浪漫的法国人赋予了埃菲尔铁塔无数浪漫传说,留下了很多逸闻趣事,使埃菲尔铁塔成为法国人的精神象征。如今,埃菲尔铁塔已经经历了从技术到艺术进而转变为象征符号的过程,成为法国和巴黎的一个重要景点,是现代巴黎的象征,它显示出法国人异想天开式的浪漫情趣、艺术品位、创新魄力和幽默感。埃菲尔铁塔被法国人爱称为“铁娘子”,每年为巴黎带来15亿欧元的旅游收入。

埃及金字塔。作为古埃及文明的瑰宝,金字塔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地标之一。金字塔建造于公元前2600年至公元前1700年期间,最早的金字塔建造在位于萨卡拉神庙旁的封闭墓地中,作为陵墓供法老国王和他的家庭成员使用。在法老国王去世后,他的遗体会被放置在金字塔内,以便伴随其灵魂穿越到来世。金字塔成为文化地标有三个方面原因:一是其建造代表了当时埃及社会的技术和工程水平,展示了古代人类的智慧和勇气,为后来的建筑提供了重要的经验和灵感。二是金字塔代表了埃及古文明的王权和权利,这种王权文化在整个埃及文明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对后来的文化和政治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三是金字塔代表了埃及古文明中的宗教和信仰,金字塔建造的目的是安置国王的灵魂,使他们能够在来世获得永恒的生命,这种来世的信仰在埃及文明中非常重要,对埃及的文化和宗教传统产生了深远影响。通过对金字塔的研究和探索,可以更好地了解人类的历史和文化传统,同时也能够欣赏到古代建筑的美丽。因此,埃及金字塔作为古代文明中最重要的建筑之一,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之列,成为人类文明史上的一个重要标志。

意大利比萨斜塔。比萨斜塔位于意大利托斯卡纳省,由于塔身倾斜,成为世界上最著名的斜塔之一。比萨斜塔成为文化地标有三个方面原因:一是建筑工艺和艺术价值很高。比萨斜塔是中世纪建筑的代表作之一,具有典型的罗马式建筑风格,被誉为中世纪七大建筑奇迹之一,它斜而不倒的优美造型在全世界独一无二,是闻名世界的经典之作。二是斜而不倒的原因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比萨斜塔的建造始于1173年,由于地基不稳定,在建造到第三层时,塔开始倾斜,建造计划被暂停,直到100多年后才重新开始,到14世纪中叶才完工。在接下来的几个世纪里,比萨斜塔的倾斜日益加重,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有很多关于塔为何倾斜的假说,比萨斜塔成为科学研究的重要对象,众多科学家对塔的倾斜现象进行了深入研究,这些研究对建筑工程学和力学原理研究都有贡献,还推动了数学在建筑和其他领域的应用。三是具有有趣的文化背景和相关传说。比萨斜塔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一个重要象征,被许多艺术家和学者所推崇,其中最有名的可能是意大利诗人但丁,在他的诗篇《神曲》中,比萨斜塔被描述为地狱之门的象征。1500年伽利略在比萨斜塔顶上做了有名的自由落体实验,使比萨斜塔成为近代实验科学的象征,成为一座伟大的科学纪念碑。如今,比萨斜塔成为意大利最重要的文化标志和最著名的旅游景点,也成为意大利国际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国内著名文化地标

故宫。在我国文化体系中,作为凝聚中华传统文化精髓、文化成果精品的殿堂,故宫有着独一无二的地标意义和文化象征。从历史价值来看,故宫在历史上是中国传统政治文明的体现。紫禁城作为全国政治中心的五百年,是传统礼制中国的政治文明和制度文化日臻成熟的时期,是经济繁荣、社会发展和民族融合的重要时期。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紫禁城衍化为中华文化的代表性符号。从文化价值来看,故宫建筑是中华各民族文化的集大成,故宫建筑群是世界上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木结构皇宫建筑群,是明清时代中国文明无价的历史见证。故宫文物藏品数量众多,珍贵文物超过九成,在历史、考古、文化、文学、艺术等方面,体现出无与伦比和无可替代的文化价值和现实意义,是承载中华民族记忆、传承历史文脉和增强文化自信的重要资源。从现实价值来看,故宫博物院生动地呈现了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独特创造和价值理念,对增进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增强文化自信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发挥了独特作用。故宫作为我国对外文化交流的窗口,在国际交流的舞台上发挥了重要作用。近年来,故宫博物院充分挖掘故宫历史、故宫建筑和故宫文物所蕴含的文化价值和民族精神,在加强学术研究、国际交流和举办各类主题展览的同时,策划了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比如“紫禁城里过大年”“紫禁城上元之夜”活动和线上直播等,深受好评。故宫文创产品不仅体现了历史性和知识性,还以其趣味性和实用性走进千家万户。

长城。长城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建筑之一,从西周到清朝两千多年的历史长河里,历代王朝从未停止对它的修筑,它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和精神符号。长城的价值与人类面临的三个基本问题密切相关。首先,长城的存在保卫了国家和民族的生存和发展。每每在国家民族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长城都会发挥重要作用,历史上的长城代表着中国的军事力量和坚固的防线,象征着国家的安全与巩固,也因为大大减少了战争,被视为和平的象征。其次,长城的修建构建了文明发展秩序。长城把农耕与游牧两种不同的生产方式分隔开来,把抢掠和军事对抗转变为定点定期贸易,形成了集中管理的有效方式,不仅保卫了农耕地区的安全,还调整了农耕和游牧民族之间的冲突,维护了中华文明的和谐发展。最后,长城的存在促进了文明的发展和延续。长城因其工程之宏大、艰辛、卓越,两千多年被历代帝王所修筑,已远远超出了军事防御的功能。从开始修建到毁坏再到修建的漫长历史长河中,长城精神也在不断的积淀、传承中发扬光大。如今,长城已不再是一个防御工程,而成为中华民族的精神符号,体现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众志成城、坚韧不屈、不畏牺牲、百折不挠的精神,强化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长城伴随着中华文明的发展,融入各个时代的记忆、话语和行动中,成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秦始皇兵马俑。秦始皇兵马俑位于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是中国乃至世界的文化地标。其成为文化地标有三个方面原因:首先是规模宏大,价值突出。秦始皇陵出土了包括秦兵马俑在内的珍贵文物5万余件,这些珍贵的秦代文物一同构成了体量巨大、类型繁多、资源实体疏密度优良且独一无二的文化景观。作为秦始皇陵一部分的兵马俑是雕塑,是秦始皇的军队,是秦代文化的展现。围绕兵马俑展开的历史事件构成其文化内涵的核心,再加上文化、政治、军事、艺术等多重内涵叠加,使其成为同类遗产的代表者,具有极高的历史、艺术和科学研究价值。这些价值在“世界第八大奇迹”“二十世纪考古史上的伟大发现之一”“世界最大的地下军事博物馆”等话语表达中更为凸显。其次是名人加持,交流合作。自1974年兵马俑被发现,陆续有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前来参观,并发出“秦兵马俑的发现,是世界的奇迹、民族的骄傲”等感叹。同时,兵马俑先后在国内多个城市和30多个国家地区巡展,是中国在世界上被参观最多的出土文物。名人的赞颂与交流合作,大幅提升了兵马俑的国际影响力。再次是以俑为媒,融合发展。为让文物“转”起来、“智”起来、“动”起来,兵马俑转化成果频出。既有文创产品系列,如《这就是俑》、“王的士兵”等,还有秦俑象棋、“秦俑侠”布偶、宇航俑手办等周边,更有兵萌俑文创IP形象。同时,以数字为手段,打造VR电影《秦·兵马俑》,制作史诗大剧《复活的军团》、动漫《秦侠》等,不断延伸产业链。除此之外,还陆续开展“我为秦俑涂颜色——学绘兵马俑”“我是秦俑修复师——学修兵马俑”等考古研学活动,以沉浸式体验促进兵马俑多业态融合发展。

(三)文化地标打造可供借鉴的经验

从国内外经典文化地标的形成过程来看,文化地标的形成是政治、经济、文化、历史等诸多要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但也并非无迹可寻,有些共同的经验可供借鉴学习。

文化地标要聚焦文化专属性,打造凝聚地方文化特色的核心吸引物。文化地标是一座城市千百年来积淀而成的最具魅力的品位浓缩和最具代表性的精神表达。文化地标代表一座城市当前的气质、灵魂,承载了一个城市过往的风土、人情,是基于地域标志性文化而积累沉淀下来的专属象征,更是生长在这片土地上人们的专属坐标。尽管不同地方的文化地标迥异,但各地的文化地标一定是本地人在历史上创造传承,代表传承区域审美标准的专属IP。如,吴哥窟、帕特农神庙等文化地标,是仅属于所在城市最值得骄傲的东西,一提到它,人们立刻会联想到这座城市,会在大脑中形成较为清晰的记忆轮廓。如果一个文化地标为多座城市共有,就很难成为一座城市的“专属代言”和“最美名片”。

文化地标要体现地区文化精华,能够引发民众的文化自豪感。无论是法国的埃菲尔铁塔,还是中国的故宫,之所以能成为文化地标,一定是以某种形式保存至今“塔尖级”的文化遗产。成为文化地标的建筑都是建筑史上的经典之作,有独特的设计风格和建筑构造、独树一帜的建筑设计理念,能够代表人类智慧和创造力的杰出成果,能够成为人类文明的典范之作。成为文化地标的精神遗产也必须是能够体现本地区本民族文化精华、能够引起民众文化自豪感的遗产,比如殷墟甲骨文。文化地标不仅仅是单纯的功能性空间,更是文化的表达和人类智慧的结晶,能够体现人类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体现人类文明的精华,尤其是体现本土文化和原创艺术精华,成为人类文明多样性的重要展示空间。

文化地标必须成为地方的文化认同,成为本地的集体文化记忆。从一定程度上说,文化地标的塑造过程实质上是建立文化认同、引起情感共鸣的过程。无论是景观、雕塑、建筑物还是无形的文化遗产,要成为文化地标,必须得到当地群众的认可。有些建筑在一开始并不被本地人认可,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会不断赋予它新的文化价值,使它成为这座城市共同的情感记忆,最终成为文化地标。如,埃菲尔铁塔的修建一开始遭到很多人反对,但随着越来越多文化名人将埃菲尔铁塔写入文艺作品、经典照片、经典影片,埃菲尔铁塔最终被巴黎人接受并认可。比萨斜塔也是因为围绕它发生的众多历史事件、名人传说等,才成为当地的文化地标。因此,塑造文化地标的关键在于不断赋予其文化属性,讲好地标相关“故事”。

文化地标必须承担公共文化功能,参与民众日常生活。作为公共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地标在有限的物理空间内发挥文化服务的核心功能,满足广大群众的人文关怀、文化体验等需求。尤其是对城市居民而言,文化地标呈现出空间功能与审美感知融合交汇的特质,是与日常工作生活、休闲消费、文化熏陶息息相关的主要场所。虽然不同区域文化地标的设计风格、建设标准、发挥效应等各有不同、各具特色,但它们的原有功能与业态都是一样的,提供了符合“接纳公众”要求的设施与空间,满足了区域居民的文体需要。如,伦敦塔桥不仅用来观赏,桥内还设有酒吧、商店,蓬皮杜中心是公共图书馆和市民文化活动场所,布拉格广场会举办音乐节、戏剧节等,很多教堂和遗迹如今是世界著名旅游目的地,所以文化地标必须能够参与现代生活,成为现代生活的一部分。

四、打造中华文化新地标的路径思考

由于文字是语言的物质外壳,具有抽象性的意蕴,殷墟甲骨文至今仍未能成为像长城、故宫、兵马俑那样的中华文化地标,需要我们举全省之力予以打造。

(一)加强研究阐释,筑牢殷墟甲骨文作为中华文化新地标的理论根基。时至今日,距离殷墟甲骨文首次被发现已经过去了125年,人们对甲骨文的了解仍较为有限。识别与释读是甲骨文研究的核心问题。深入实施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和“考古中国”重大项目,发挥甲骨文与殷墟考古学研究基地作用,多学科开展殷墟宗庙宫殿区、洹北商城、王陵区考古挖掘,推进建设考古实验室,加强甲骨文保护。以国家社科基金冷门绝学、河南兴文化工程为依托,深化殷商历史文化专题研究,充分调动科研机构和高校相关研究力量。加强殷商学学科体系建设,充分发挥好中国殷商文化学会、河南文字学会、河南大学商文明研究院作用,培养甲骨文研究领军人物和青年专业人才,推出高水平研究成果,增强河南在甲骨文研究领域的话语权。扩大殷商甲骨文研究范畴和研究人群,从历史与文明的大视野,持续拓展深化对殷商文化的研究,把殷商文化作为一个信仰体系、文明体系和文化体系来研究,讲清楚殷商文化中所蕴含的价值体系、信仰方式和哲学观念,讲清楚甲骨文作为中国汉字之根、中华文明之魂的重要地位,讲清楚殷墟甲骨文所承载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中华文明、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讲清楚殷商文化在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中的重要作用。

(二)做好顶层规划,持续提升殷墟甲骨文的品牌影响力。殷墟作为世界文化遗产,要按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相关要求制定科学合理的文化遗产保护利用规划。同时,深入挖掘殷墟甲骨文的历史底蕴和文化内涵,编制《殷墟甲骨文中华文化新地标建设规划》,深化殷墟文物保护和殷商文明研究,谋划实施一批传承保护、活化利用项目,加快建成一批标志性建筑、标志性项目,积极培育文化旅游新亮点和消费增长点,推动殷墟甲骨文这个中华文化新地标、中原文旅新名片深入人心。加快建成中国文字博物馆(新馆),扩大甲骨文展陈面积,提升甲骨文展示水平,把甲骨文展览做成精品展览。建设甲骨文数字博物馆,把散布世界各地公私收藏的有字甲骨片,尽可能齐全地以数字文物的形态予以收藏、展览,把中国文字博物馆打造成为甲骨文资料中心和研究中心。优化完善“洹河夜游”文旅形态,构建“夜游、夜宴、夜娱、夜赏”多业态融合的夜经济新形态。引进国内外知名文旅演艺项目,开发殷墟甲骨文相关大型文旅实景演艺精品,打造有世界影响力的文旅品牌。

(三)明确地标项目,打造殷墟甲骨文核心吸引物。核心吸引物一般是地标性的文化建筑,地标性文化建筑能够使人们一看到它就可以联想到其所在的城市,就像北京天安门、巴黎埃菲尔铁塔、悉尼歌剧院、埃及金字塔等世界上著名的标志性文化建筑一样,成为一个城市甚至一个国家的名片和象征。殷墟甲骨文的地标建筑应明确为殷墟遗址博物馆,继续完善优化殷墟遗址博物馆的文化服务功能,将其打造成为殷墟甲骨文的核心吸引物。目前,殷墟遗址博物馆的青铜造型和甲骨文“大邑商”的标识已经在全国范围内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力,需要在此基础上持续宣传推广,扩大殷墟遗址博物馆的全球影响力。一是持续推出特色展陈及网红藏品,讲好藏品背后的殷商故事。如,“子何人哉——殷墟花园庄东地甲骨特展”,以商王武丁时期的卜用甲骨作为主要展品,解读一本已藏地下3000多年的商代“王子日记”,将这位神秘的“王子”呈现在观众眼前。类似特色专题展可以持续更新,推动博物馆持续“出圈”。二是举办特色文化活动。可以通过“博物馆+餐饮”“博物馆+剧本杀”“博物馆+小剧场”“博物馆+住宿”等方式,增加殷墟遗址博物馆的趣味性和公众参与度,将殷墟遗址博物馆打造成集参观展览、研学旅游、休闲娱乐、会议服务、文化推广、时尚发布于一体的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三是开发博物馆文创产品。可以通过品牌联名、品牌授权、合作开发等形式,推出殷墟甲骨文特色文创产品,打造类似河南博物院考古盲盒系列的现象级爆款文创产品,让殷墟甲骨文“飞入寻常百姓家”,成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四)强化创意驱动,以文化旅游形式展现殷墟甲骨文的独特魅力。以大视野谋求大发展,统筹考虑、系统规划,加快建成一批标志性建筑、标志性项目。加大沉浸式、体验式旅游产品开发力度,以商代文明为主题,研发类似《只有河南·戏剧幻城》的沉浸式体验项目。开发特色旅游线路,将殷墟甲骨文作为“行走河南·读懂中国”品牌推介的重点内容,按照文化主题、历史路径、人物事件等,穿珠成线,立足殷墟遗址博物馆、殷墟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中国文字博物馆,加强与红旗渠、太行山、岳飞庙、羑里城、曹操高陵等安阳其他文旅资源的融合,推出一批文明探源游、汉字文化游、古都遗址游、红色文化游等旅游精品线路。发展考古研学,聚焦殷墟甲骨文独特文化资源,突出中国文字、寻根拜祖、商代文明、周易哲学、诵诗识字等主题,大力培育殷墟甲骨文考古研学产品和课程。推动中小学开展“殷墟甲骨文”研学活动,持续深化与国内外研学组织、知名研学机构的合作,举办研学类展会、论坛等活动,不断提升殷墟甲骨文在国际研学中的知名度。打造殷商文化场景,充分挖掘商朝服饰文化、婚俗礼仪、祭祀占卜、军事战争等内容,在安阳打造100个融故事、场景和体验为一体的沉浸式体验场景,增强殷墟甲骨文的可感知度和可亲近感。

(五)深化文旅融合,提升安阳作为殷墟甲骨文故乡的旅游承载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殷商文化兴盛于河南安阳。安阳作为殷墟甲骨文的核心展示空间,要整体提升城市文化旅游水平。首先是明确“殷商盛地·中华字都”的城市文化定位。中国的八大古都,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核心文化品牌,比如西安的盛唐文化、开封的宋文化、北京的明清文化等,安阳应将殷商文化作为自己的核心品牌,集中精力进行品牌塑造和形象打造。其次是完善文化旅游要素。从“吃、住、行、游、购、娱”等要素着手,拉长安阳文旅产业链条,提升安阳文旅的接待服务水平、公共交通便捷度、文化娱乐消费满意度等,将安阳打造成国际文化旅游目的地。最后是与其他殷商文化城市联动,打造文物主题游和特色旅游线路。全省统筹谋划,把殷墟与郑州商城遗址、小双桥遗址、偃师商城遗址等串联起来,共同讲好商代商汤的故事、盘庚的故事、武丁的故事、妇好的故事。加强安阳、商丘、郑州、洛阳、新乡五地合作,做大做强殷商文化产业。

(六)善用科技赋能,创新殷墟甲骨文在数字时代的呈现方式。推动殷墟甲骨文数字化工程,促成全球甲骨文数字化“回归”。数字化技术和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为甲骨文的缀合、释读、研究和展示形式等方面都提供了更多可能。由于历史原因,殷墟卜辞的收藏遍布全球各地,发现地安阳存留的甲骨文却十分有限。对散布全球的甲骨文进行数字化采集,持续开展“甲骨文全球数字焕活计划”,用数字科技高保真、更真实地把甲骨文实物还原,建立“殷墟甲骨文云端全信息数据库”,促成全球甲骨文数字化“回归”。做好“大数据云平台支持下的甲骨文文字考释研究”等重大项目,助力甲骨卜辞缀合、释读和研究工作。运用投影技术和数字化方式布置数字特展,打造集灯光、图像于一体的沉浸式演绎空间,用数字方式呈现3000年前殷商时期的生活方式、历史典故、人物故事。开发用好“了不起的甲骨文”微信小程序,通过故事性引入、游戏化互动、社交化分享等方式,吸引公众了解甲骨文及汉字的演变。打造殷墟虚拟代言人形象,将公众喜欢的妇好鸮尊、亚长牛尊等文物化身成充满正能量的卡通虚拟人物,作为殷墟甲骨文的数字代言人,提升殷墟甲骨文的时尚感和亲近感。

(七)做好宣传推广,让殷墟甲骨文融入民众日常生活。甲骨文是中国最早的文字体系,以前更多局限于专家学者的研究领域,如何让甲骨文“飞入寻常百姓家”,让普通民众对甲骨文产生兴趣,学习甲骨文、了解甲骨文,是构建殷墟甲骨文中华文化新地标的关键所在。围绕“探寻大邑商”“安阳,一个‘鼎’好的地方”“了不起的甲骨文”三大品牌,坚持移动优先、视频为主、交互传播,推动殷商文化“活”起来。把移动端作为主要传播平台,与抖音、快手、小红书等社交媒体合作,策划热搜冲榜活动,提升网络关注度。把短视频作为主要传播载体,邀请流量明星、网红博主制作短视频,扩大传播范围。把交互式作为主要传播方式,策划网络关注热点,推动关注度持续升温,用网络语言讲好甲骨文故事,吸引更多人打卡殷墟、点赞殷墟、传播殷墟。引导专家学者撰写甲骨文普及读物,让民众更多了解甲骨文。开展甲骨文双语小课堂,用趣味化、动漫化方式引导中小学生走近甲骨文,了解汉字魅力。依托甲骨文构型和内涵进行文创开发,打造甲骨文书法作品、甲骨文表情包、甲骨文商标、甲骨文盲盒等产品,丰富公共文化产品供给。安阳市可仿效淮阳太昊陵庙会和浚县正月庙会,举办“华夏汉字节”,发展节会经济,让甲骨文融入民众日常生活。

(八)塑造城市品牌,提升殷墟甲骨文的空间感知度和文化感染力。殷墟甲骨文是无形的文化遗产,在把其打造成为中华文化新地标的过程中要将无形转化为有形,提升可感知度。安阳市应围绕殷商文化和甲骨文,明确城市形象标志,即城市logo,把甲骨文作为安阳市城市形象标识和文化符号,在重大活动、城市宣传、城市窗口、公共建筑、公共设施、荣誉信用、公务系统、对外交往等领域统一规范使用。筹建与甲骨文相关的人物群像,比如无锡的灵山大佛、曲阜尼山的孔子塑像、我省的鲁山大佛等都是成功案例。可以塑造王懿荣、刘鹗、孙怡让、罗振玉、王国维、董作宾、郭沫若、胡厚宣等甲骨学家群像,也可以塑造契、王亥、商汤、伊尹、盘庚、武丁、妇好、傅说等商代明君贤臣的塑像群,还可以塑造甲骨文字塑像群。这些塑像要体量大、规模大、规格高,达到吸引眼球的目的,真正形成“出圈”的文化新景观。以殷商文化和甲骨文为主题,完善城市的市徽、市旗、吉祥物等文化标识系统,通过标语、雕塑、绘画等形式将城市的标识体系展示出来,改善城市的视觉印象,营造浓厚的殷商文化和甲骨文文化氛围。

(九)促进文明交流互鉴,提升殷墟甲骨文的国际传播力和影响力。汉字是世界上代表中国的最好名片之一。通过开展跨国文化旅游活动、国际考古研学、商文明学术研讨会等活动形成国际传播矩阵,借助国际媒体广泛传播。依托殷墟甲骨文进入《世界记忆名录》,邀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主办“中国(安阳)国际汉字大会”“世界文字博览会”“中国国际汉字文化创意设计大赛”等活动,利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巨大威望和强劲号召力,邀请世界知名文字专家和文化名人参会,一年一次,持续举办,达成“博鳌论坛”“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的轰动效应和地标效果。加强与外交部的联络沟通,邀请世界各国驻华使节到殷墟参观考察,参照北京八达岭长城、西安秦始皇兵马俑景区模式,把安阳殷墟列为世界各国重要外宾首选参观地,加强对殷墟甲骨文价值的宣传展示,让甲骨文成为沟通中外文化、加强文明互鉴、增进友谊合作的重要纽带。策划举办“何以华夏——解读最早文字甲骨文”“中国写给世界的一封信——甲骨文出海记”“中华文明探源——从甲骨文开始”等专题活动,将殷墟甲骨文作为中华文化新地标的影响力拓展到全球各地。

策划:刘雅鸣孙德中

统筹:万川明

组长:李立新杨晓东

成员:宋朝丽尹松鹏马培红任梦一刘源王华岗王丹李力贺新刘红涛 

执笔:李立新宋朝丽王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