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民生> 正文

生长激素不是想打就能打

2024-06-11 03:48:43 京九晚报

  近日,“6岁孩子打激素长高后频繁生病”的话题登上微博热搜,受到关注。近年来,医学上主要用于治疗矮小症的生长激素(所谓的“增高针”)在家长圈颇受欢迎。有家长看到孩子身高低于同龄人,或者想让孩子长得更高,便想到给孩子注射生长激素。然而,给孩子注射过生长激素的家长发现,他们的孩子虽然身高有所改善,但各种副作用也不少。

  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医疗专家林毅轩说,儿童注射生长激素需要指征,不能单纯依据儿童身高判断是否需要注射。随意注射生长激素,不但无法让孩子长高,还可能给孩子身体埋下健康隐患。资料显示,目前与生长激素治疗相关的不良反应有良性颅高压、糖代谢受影响、甲状腺功能低下、色素痣、手脚变大、局部红肿及皮疹、中耳炎等。还有的孩子注射生长激素后,会出现股骨头滑脱、脊柱侧弯现象。

  A 家长焦虑孩子身高

  家长对孩子身高的焦虑正在加剧。在很多社交平台上,记者看到不少家长分享自己给孩子注射生长激素的笔记,评论区有很多家长留言:“不想让孩子因为身高自卑”“孩子5岁了,还没有1米,怎么办”“打激素3个月了,身高一动不动,焦虑得不行”……

  一位儿科医生每天接诊的患者中,有不少是家长来咨询孩子身高问题的,还有的家长询问是否需要使用生长激素来帮助长高。

  记者用某热门搜索引擎搜索“孩子正常身高”,出现在第一位的是某私立儿童医院的“追高”广告:“10岁小女孩骨龄正常身高偏矮?孩子出现低于同龄儿童身高,这是矮小的前兆!不可忽视,家长要注意,如果孩子不长个儿就要及时去检查,明确原因,防止孩子过早停止生长,影响孩子……”

  资料显示,近年来随着社会需求的增加,生长激素的使用量越来越大。国内一家生长激素龙头企业收入连年增长,2016年至2020年间,其年收入增长了4倍多,收入90%以上来自与生长激素相关的产品。儿童生长激素的全称是基因重组人生长激素,这种生长激素只能用于治疗生长激素缺乏症、特发性矮小、SGA出生后持续生长迟缓、短肠综合征等,不能擅自扩大治疗范围。

  尽管如此,一些家长看到孩子不长个儿时,仍然避免不了焦虑,想方设法给孩子注射生长激素。一名受访医生吐槽,有家长到门诊来,要求给孩子做生长激素化验,医生说不用做还被埋怨。

  B 随意注射生长激素

  “打生长激素的这一年里,孩子各方面表现和反应都不好。”家住南京路某小区的何丽说,“比如经常出现感冒、发烧等症状,却找不到生病的原因,并且每次上完体育课后,孩子总感觉肌肉酸痛,早晚还会出现不明原因的头晕症状”。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家长对孩子的身高焦虑容易被非正规医疗机构利用并放大。目前,市场上的生长激素针剂一般包括三种类型:短效粉剂、短效水剂和长效水剂,价格依次升高。两种短效针剂需要每天打,粉剂每月花费1000多元,水剂每月需花费3000多元,体重越高花费越高。长效水剂价格最高,每周打一针,每月需要6000多元。对于那些不愿意或者没有条件每天打针的患者,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有机构建议家长选择长效针剂。

  有业内人士称,一些非正规医疗机构利用家长想让孩子增高的迫切心理,把生长激素吹捧成“增高神药”,医生在开指标时,将各项指标正常的儿童填写为不正常,以便后续接种。其实生长激素分泌正常的儿童是不能注射生长激素的,否则容易导致内分泌系统紊乱等问题。

  C 规范使用迫在眉睫

  林毅轩告诉记者,关于生长激素的使用,医学界存在使用指南和规范,医生应该严格按照指南和规范去执行。但在实际操作中,所有的指南、规范必须服从于患者最大利益。因为每个患者具体的家族史、家族病史等条件都是不同的,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掌握指南和规范。从这个角度来说,医生会针对具体病人进行个性化的治疗。“在特殊情况下,例如有些病人可能不一定达到了指南规范的条件,只是处于临界值,根据他的个人情况和家族的身高情况,医生是有可能突破指南和规范指导用药的。指南和规范不是绝对刚性的标准。每一个具体病人的实际治疗要遵循综合因素的评估。”林毅轩提醒,对于孩子能否接种生长激素,要完全遵循医嘱,家长没有决定权。

  对于儿童使用生长激素,目前仅有医学层面的规范,缺乏法律层面的规定。要遏制儿童生长激素随意注射的问题,还需加强法律建设,提高执法水平,从根源上规范生长激素的使用,切断儿童生长激素的利益链条,杜绝一切损害儿童权益的药物滥用行为。

  “医生用药需要遵守严格的医疗规范,必须基于问诊、查体和实验检查的客观结果评估是否达到用药条件,而不能受到患者家属的主观影响。家长也应当遵守和理解医生的工作,不要试图对医生提出无理要求。如果医生盲目建议儿童滥用生长激素,有违医疗规范和医学道德。”林毅轩说,此外根据《基因重组人生长激素儿科临床规范应用的建议》的规定,非疾病状态的矮小不得随意使用生长激素治疗。滥用生长激素反而可能给儿童的发育成长带来负面影响。如果医生出于经济利益等不正当目的教唆患者滥用生长激素,造成不良后果的,将受到卫生主管部门的处罚。

  业内人士还指出,医生主动要求或在家长的要求下随意给儿童打生长激素,有违医疗规范和医学道德,如果儿童因注射生长激素不当,出现生长畸形等损害后果,医院可能还要面临医疗损害赔偿。对于身材矮小的儿童,必须进行儿童骨龄、生长激素分泌水平等检查,还需要排除各种疾病,方可决定是否适合使用生长激素治疗。对确实患有矮小症的儿童,生长激素是目前认为最有效的治疗方式。在最佳的治疗时机通过药物来干预,会促进孩子生长,但一定要选择正规医疗机构。

  对于当下弥漫在儿童、家长群体间的身高焦虑,林毅轩认为,医生要善于解决家长的心理问题,要通过短时间的门诊沟通,缓解家长的焦虑情绪,消除身高焦虑,让患者理解医生是站在病人的角度,以病人的最大利益给出建议。同时也要加强对儿童生长激素的科普宣传,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用药观,明白生长激素并不是想打就能打的,如果真有需要,必须经过相关检查,由专业医生开具处方后方能用药。

  如何把握孩子生长激素的分泌高峰

  夏季是孩子长高的黄金时期,因此家长不应忽视这个关键阶段。林毅轩提醒家长,生长激素是一个脉冲式的分泌,每天可能有6至8个高峰,家长可以把握好孩子生长激素的分泌时机,帮助孩子更好地长个儿。把握好这个时机,要注意几点:

  1.保证孩子晚上10点前入睡。深睡眠能促进人自身生长激素的分泌。

  2.保证运动。运动能够促进自身生长激素分泌,这一点也用于生长激素缺乏的筛查,鼓励孩子多做纵向运动,如跳绳、打篮球等。

  3.避免肥胖及营养不良,前者导致生长激素峰值降低,后者导致生长因子生成不足,都可能会导致最终身高低于遗传。

本报融媒体记者 张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