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闻 >> 河南新闻

网络中国节·端午丨与端午“守”艺人一起邂逅“非遗”

2024-06-10 21:09:31 来源:大河网


大河网讯 夏意绵绵,艾叶飘香,又是一年端阳至。

端午节是我国首个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统节日,戴香包、吃粽子、挂艾草、赛龙舟,端午习俗背后的“文化因子”,是作为“非遗”存在的“老手艺”与“新潮流”碰撞出的别样火花。

今天是6月10日,端午节,让我们一起走进河南端午“守”艺人的故事,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温度与魅力。

“非遗”名片:叶雕

端午的味道,是槲叶里透着的粽子香。

2015年,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在信阳城阳城遗址一座战国中期的楚国贵族墓中,发现了40个槲叶粮食包裹,很有可能是目前发现的我国传统食物粽子的最早的形式。

端午前夕,信阳市平桥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叶雕代表性传承人李昊就用槲叶雕刻出了“中华第一粽”。

李昊用槲叶加入创新,雕刻出“中华第一粽子”

“采摘捡集回来200片树叶,可能只有四五片能进行雕刻。”与记者交谈间李昊并未停下手中的刻笔,“叶雕是利用叶子的形、色、脉络的特点,将其雕刻成画,大自然的美与传统文化能在这方寸间结合得相得益彰。今年是甲辰龙年,我还给这个‘小粽子’设计了龙头的形象。”

当“非遗”叶雕遇上“中华第一粽”,李昊想和网友一起猜猜2000年前的人们Pick咸口还是甜口?

“非遗”名片:团扇

端午的惬意,在清凉扇摇曳出的阵阵微风中。

端午节习俗中,除了吃粽子、挂菖蒲、戴香囊,还有一个被称为有君子之风的特别习俗叫“赠扇”。

同学们和老师一起展示制作好的团扇

绘图、绣制、捻花、装饰、固定……来自南阳市第六小学校团扇社团的同学们在老师指导下,穿针引线地将南阳艾草绣在扇面上,将丝带挽成花朵状,把南阳月季装在团扇上,用印章将“吉祥如意”等美好祝福从古色古香的团扇中传递开来。

“团扇又称宫扇、纨扇,寓意美好、团圆、友善,不仅是纳凉工具,随着时间的推移,也成了承载文化内涵的艺术品。”南阳市第六小学校的团扇文化推广者张贺说,在“非遗”基础上,社团进行了软浮雕设计和制作,并结合南阳特色,融入了艾草、月季、中医药等元素,使纳凉团扇的色彩更加丰富、图案更加立体、意义更加深远。

愿长夏清凉,张贺希望和大家一起在团扇的清风中静下心去感受万物的盛放。(董蕾/文、视频刘昱渤/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