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话题:网友“一技奔天涯”留言,孩子马上要高考了,按目前的成绩预估,上一本没问题,可孩子妈妈执意让孩子毕业后出国留学。一想到孩子四年后可能会去国外,心里就乱糟糟的。
杰说家教:从立德树人、培根铸魂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国家的教育政策一直在正向引导,但涉及到每个家庭,家长们的想法不尽相同。有的希望孩子考上好的学校,改变命运;有的希望孩子能尽早出人头地,过上幸福的生活。总之一句话,孩子圆梦高考,家长才有光彩。
十年扬帆征考场,一朝姓名题金榜。“网红校长”郑强认为,教育不是为了出人头地,教育的目的也不该是为了当“人上人”。教育的灵魂理应是培养健康向上、富有家国情怀的人,而培养什么人、为谁培养人、怎样培养人,不仅仅是学校的责任,更应是家长的心之所系。
在中国人的精神谱系里,“小家”与“大国”是不可分割的自然整体。家国情怀是一个人对祖国和人民所表现出来的深情大爱,是对祖国深深的眷恋萌生出的高度认同与责任使命。合格的家长不应把赚钱与做官当成孩子考学的最终目的,而应寄语孩子树立“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文理想,养成“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大爱担当,崇尚“家祭无忘告乃翁”的忠诚执着,从而考出筑梦家国的最美姿态。
孩子的家国情怀源于家长与老师的培养及家庭环境的浸润。拥有家国情怀的中国人很早就意识到个人的成长与国家的发展紧密相连,从而激发他们为国家的繁荣富强而努力奋斗的责任感和使命感。1842年,林则徐被贬遣戍新疆伊犁,逆境中写下“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豪言壮语;1911年,14岁的周恩来面对校长“为什么读书”的提问,决然喊出“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豪迈誓言。高考不仅是对学生知识掌握程度的检验,也应该体现出对学生价值观和情怀的引导,从而培养学生筑梦家国的情怀。
党史故事“八子参军”催人泪下。1931年,红都瑞金九堡镇有一位叫杨荣显的老人,生有八个儿子。他一家世代遭受地主剥削,生活十分艰难。红军到来后,给他们家分了田地,他的几个儿子也娶了媳妇,日子慢慢好起来。后来,国民党与蒋介石开始围剿红军,参加红军的两个儿子三个月后牺牲。老人忍痛把剩下的六个儿子叫到面前,希望他们报名参军。老人说:“幸福生活是红军给的,现在红军有难,你们说怎么办?”由于老七、老八年纪太小,没能参加红军,可后来,老七、老八还是瞒着父母,到别的村虚报年龄参了军。苏区军民团结一心,粉碎了敌人一次又一次的军事围剿。可杨家的六个儿子又都陆续牺牲在了战场上。杨家八子报国的故事启迪我们,珍爱家国是信仰,是初心,值得每一个中国人终生为之学习奋斗。
家是国的屏障,国是家的依靠。民族复兴的星辰大海需要每一个家庭为之全力奔赴。如今,高考的大幕已徐徐开启,万千考生将举起手中的时代之笔,凝聚“九万里风鹏正举”的磅礴力量,考出筑梦家国的最美姿态,奏响教育强国的恢宏乐章。
“杰说家教”栏目垂询电话:0370-2616006
手机:13849660198(微信同号),欢迎网友提供话题,参与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