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商丘> 正文

写在键盘的边上(四十八)

2024-05-31 02:15:09 商丘网-京九晚报

■宋立民

人老了,喜欢胡思乱想。

临近儿童节,想起十几年前的好莱坞影片《倒时钟》。主线是美国心理学家艾伦·朗格在1979年做的实验:宾夕法尼亚某修道院,朗格和学生搭建了一座“时空胶囊”,房间按1959年布置。受邀的16位七八十岁的老人,8人实验组,8人控制组,在“胶囊”里生活了一周。其间实验组回到了1959年,读旧报刊,听旧音乐,看20世纪50年代的电影和情景喜剧,讨论古巴军事行动和美国首射人造卫星。他们一起布置餐桌,收拾碗筷,没有人帮他们穿衣服或搀扶而行。而控制组则是用怀旧的方式谈论和回忆1959年的往事。结果是两组老人的身体都有了明显改善。视力、听力、记忆力都有了提高,血压降低,体重增加。而“生活在1959年”的实验组更是进步惊人,大多关节更柔韧,手脚更敏捷,智力测试得分更高,几个老人甚至玩起了橄榄球。至今,朗格仍难以解释:那一周,老人的身心发生了怎样的交互。唯一可以肯定的是,老人们都相信自己年轻了20岁,于是身体做出了相应的配合。

结论:某些时间与地点,“返老还童”完全可能。

1.其实,“返老还童”是生理现象,也是心理过程。正如小宝宝要穿尿不湿,而耄耋老人最终也要穿一样。既然“质本洁来还洁去”,所以“终点又回到起点”情在理中。

2.去年,8岁的外孙女发来诗作,写海风:“冷巴巴的风吹到身上,/它的声音好像海浪。/雨,青一瓢,白一瓢,/仿佛可以停在空中。/树叶们在洗头,/小的树叶耷拉头,/大的树叶露背面。/大王椰的树干开始摇晃,/它最新的一片树叶从不会倒下。”

“诗”有欠简洁,但已有孩子观察的“眼”。

3.同时,某7岁的“萌派诗人”曰:“灯把黑夜/烫了一个洞。”这就已经写出了孩子的“心”。

结论:孩子都是上帝派下来写诗的人。

4.鲁迅:“看十来岁的孩子,便可以逆料二十年后中国的情形。”西哲维特根斯坦晚年放弃所有遗产,去做小学教师。不论成功与否,其格局是宏大的。

5.并不爱“掉书袋”的鲁迅,曾引用易卜生戏剧《群鬼》:帅哥欧士华“要生活,能创作”,积极向上。无奈父亲不检点,得了梅毒并传染给了他。自知不久将必死无疑,他悄悄准备了吗啡,约定发病时让侍女助他自杀。无奈梅毒发作之际,侍女不在身边,他只好托母亲把毒药递过来。母亲惊呼:“我!你的母亲!”“我,生你的人!”欧士华的回答是:“我不曾教你生我。并且你给我的是一种什么日子?我不要他!你拿回去吧!”

结论:“凡是不爱己的人,实在欠缺做父亲的资格。”

我们自己做得如何?

6.无奈鲁迅也是人。

1934年12月6日,他致函萧军、萧红:“至于孩子,偶然看看是有趣的,但养起来,整天在一起,却真是麻烦得很。”此前的1932年11月7日,他在给日本友人的信中写道:“孩子是个累赘,有了孩子就有许多麻烦。你以为如何?近来我几乎终年为孩子奔忙。但既已生下,就要抚育。换言之,这是报应,也就无怨言了。”

唯其如此,鲁迅才是有血有肉的凡人。

7.查《20世纪儿童文学系列·百年诗歌精品》,大吃一惊:儿歌作家是梁启超、黄遵宪、李叔同、鲁迅、胡适、李大钊、刘半农、闻一多、朱自清、郭沫若、冯雪峰、俞平伯……“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是李叔同先生1914年填词;“排排坐,吃果果”是历史学家顾颉刚1922年的作品。

8.纪伯伦说:“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他们是生命渴望自身的儿女。他们通过你出生,却并非来自于你……你可以努力将自己变得更像他们,却不要设法把他们变得像你,因为生命不会后退,也不会停留在昨天。”让我们“努力变得更像孩子”,谁是谁的老师?辈分该如何划分?

9.北岛:“一生中/我曾多次撒谎/却始终诚实地遵守着/一个儿时的诺言/因此,那与孩子的心/不能相容的世界/再也没有饶恕过我。”

反证曰:后来,我不再撒谎,虔诚地守着儿时的诺言,那与孩子的心稳稳重叠的世界,再也没有为难过我。

10.两年前,创作、翻译300余种——主要是儿童文学——的广东鹤山籍作家任溶溶驭鹤,笔者赋挽联曰:西樵岭,大雁山,溶流凭古水盛;百岁身,千万字,任老以童心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