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闻 >> 商丘要闻

归德府中学堂 商丘近现代教育的开端

2024-05-29 00:41:05 来源:商丘日报

  范文正公书院,又名范文正公讲院,位于商丘古城东门内归德府文庙东侧,是一所承接应天书院千年文脉历史的中州著名书院。在这里,建立了商丘第一所新式学堂,成为商丘近现代教育的开端。

  北宋景祐二年(公元1035年),范仲淹曾掌教应天府学,后士民为纪念范仲淹讲学育士之功,故名范文正公讲院。历宋、元、明各代均保存遗构,明代中后期没于黄河。明万历三十九年(公元1611年),归德府知府郑三俊重建讲院于东门内,有讲堂、文昌楼、文正祠、藏书楼各3楹,号房20楹,集九邑俊秀之士肄业其中,后屡有废兴。

  清光绪三十一年(公元1905年),归德府中学堂在范文正公讲院旧址成立,当年共招学生41名,学制4年,成为商丘近现代教育的开端。商丘师范学院、商丘市第二高级中学的办学历史,都可追溯到归德府中学堂的开办。

  花开两朵,先说商丘市第二高级中学——这所根植商丘古城的学校的前身,可追溯到归德府中学堂的创办。

  民国元年(公元1912年),归德府中学堂迁旧试院(归德府文庙处),改为河南省立商丘中学,占地10亩零5厘,学生3个班。民国十年(1921年)3月改为河南省立第三中学,有学生4个班。民国十六年(1927年)8月改为河南省立第二中学,学制改为3年。

  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暑假后改为河南省立商丘中学,并在镇台衙门增设了高中部,招收高中一年级新生1个班。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又招收新生两班。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再招收新生两班,河南省立商丘中学成为完全中学,高中学制3年。后因日寇入侵,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1月,河南省立商丘中学迁淮阳。高中部借用淮阳师范的一部分房子,初中部借用当地一私立初中为校址。当年7月因豫东沦陷,学校迁鲁山。11月武汉失守,豫南各县沦为战区,学校又迁河南淅川。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春,因敌伪进犯豫西,师生先后逃亡到西安、宝鸡等地。

  日本投降后,1945年12月,河南省立商丘中学回到商丘古城原址复校。解放前夕,河南省立商丘中学高中奉令南迁浙江义乌县佛堂镇。1949年5月,返商办学。1949年,省立商师、县立师范附属初中班、私立粹英中学并入。1950年,归德中学并入。

  1953年,河南省立商丘中学迁往商丘市西南郊,高中部单独建制为河南省立商丘中学,后为河南省商丘第一高中;初中部单独建制为河南省立商丘第二初级中学。1956年,河南省商丘师范迁出县城,商丘二中迁商丘古城内商师原址。1961年四中并入后,改为商丘县一中,学校被地、县定为中学。1961年,改名为河南省商丘第二高中,迁往二师校址。1969年,在停办后的商丘县一中校址(归德府文庙处),以原二高和新一中的教师为基础重新组建成商丘县五七中学,该校为完全中学。1978年,停止招收初中生,改名为商丘县高级中学。

  1998年3月,商丘县高级中学更名为商丘市第二高级中学。

  再说商丘师范学院——这所商丘最高学府的办学文脉,传承于1905年创办的归德府中学堂,办学历史追溯到1945年成立的河南省立商丘师范学校。

  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8月,范文正公讲院改为归德府中学堂。民国元年(1912年)改为河南省立商丘中学。解放前,河南省立商丘中学曾多次更名,但以“省立商丘中学”最为著名。商丘解放后,学校称河南省立商丘中学,仍在商丘古城内办学。

  1953年,河南省立商丘中学迁往商丘市西南郊(今商丘师范学院文化路校区),高中部单独建制为河南省立商丘中学,后为河南省商丘第一高中。1958年,新建商丘大学(专科)。1975年,在商丘大学基础上创办商丘师范学院。1977年,恢复高考后,在商丘师范学校附设“商丘师范大专班”。1981年7月,经国务院批准设立商丘师范专科学校。1992年4月,学校更名为商丘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2000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商丘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商丘师范学校与商丘教育学院合并成立了商丘师范学院,成为商丘一所省属普通本科院校。

  传承应天书院的千年文脉,发轫于商丘古城的归德府中学堂,是今日商丘繁盛的文教事业的重要源头。


本报融媒体记者 白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