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文化工程”大型融媒报道 | 生动阐释 河南考古实证中华文明
生动阐释 河南考古实证中华文明
——专访郑州大学教授韩国河
人物简介
韩国河,1965年生,郑州大学党委副书记、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中心主任,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全国模范教师、河南省优秀专家等荣誉称号,入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研究方向为历史考古、陵墓考古,出版著作、考古报告等16部,发表论文、考古简报等百余篇,成果获郭沫若中国历史学奖、夏鼐考古学研究成果奖等;主持完成国家级、省部级项目10余项,目前正在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多卷本《中国古代陵寝制度史》”。
专家观点
作为考古人,既要做好扎实的考古研究工作,也要承担好向大众普及考古知识及最新成果的责任。
希望通过易于理解的文字和图片,让公众了解历史文化知识,带动更多人参与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
加强文物数字化,结合传世文献和图册,积极开展多媒体的文物展示和活化利用工作,“再现”各地独一无二的城市历史文化。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史晓琪
河南是中华文明形成和发展的中心区域,历史底蕴厚重,文化遗产丰富,地下文物全国第一,地上文物全国第二,决定了河南是我国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核心地区。
2022年以来,河南连续三年实施“兴文化工程”,旨在支持中原地区传统文化的保护、阐释和创新工作。郑州大学教授韩国河主编的《豫见考古宅兹中国——中华文明起源与发展的河南实证》一书作为2022年度“兴文化工程”研究项目,于2023年12月出版,填补了我省考古科普类相关图书的空白。
5月23日,韩国河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作为考古人,既要做好扎实的考古研究工作,也要承担好向大众普及考古知识及最新成果的责任。
河南承载着中华文明的主根主脉
“河南是中国现代考古学的诞生地,是经过考古实证的‘中华文化形成的核心区’和‘中华文明总进程的核心与引领者’。”韩国河说,河南承载着中华文明的主根主脉,是我国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的主要实证地。
“河南典型的人类化石有旧石器时代早期的淅川人,旧石器时代中期的栾川人、南召人,旧石器时代晚期的灵井人(许昌人)等,年代集中于两个阶段,距今55万年左右、10万至2万年;距今1万年至8000年的新密李家沟、新郑裴李岗、舞阳贾湖等遗址出土的陶器和磨制石器、诞生的早期农业和家族聚居聚葬的形态印证了‘一万年的文化史’;距今5000年左右的巩义双槐树、濮阳西水坡、郑州大河村、渑池仰韶、三门峡庙底沟、灵宝西坡等遗址阐述了古国时代在河南的进程;新密古城寨、禹州瓦店、淮阳平粮台等遗址是国家与王朝初建阶段的代表,同时周邻各种象征阶级、权力的物品不断向中原地区汇聚,形成了以中原为中心的历史趋势,最终在偃师二里头诞生了最早的中国——夏王朝。”韩国河说,河南考古工作基本完成“延伸了历史轴线”的重要任务。
夏商周三代的考古发现,则“增强了历史信度,丰富了历史内涵”,中国多元一体的文化格局初步奠定。河南的文化遗产证实了这里自史前以来就是四方文化的辐辏之地,也是中华民族精神特质的形成之地。
“因此,河南的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对于中国文化遗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来说都是十分重要的。”韩国河说。
阐释中华文明起源与发展的河南实证
“推出这本书的初衷,就是希望通过易于理解的文字和图片,让公众了解历史文化知识,带动更多人参与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韩国河说。
《豫见考古宅兹中国——中华文明起源与发展的河南实证》以河南地区考古发现和相关阐释为基础,系统梳理出“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的发展主脉,论述了河南在中华文明形成和发展中的核心作用。全书分“点点篝火人类起源”“刀耕火种文明肇始”“宅兹中国礼乐相成”“王朝一统天下华章”和“中华文明起源、发展的核心地位”五个部分,以图文结合的形式记录了大量河南考古新发现,对于研究和保护河南历史文化遗产,延续和传承中华民族优秀精神特质,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和实践意义。
“既要客观,又要好看”是这本科普读物编著的原则。韩国河介绍,书中配有河南历史年表,其中夏商和史前文化的年代都是通过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和一系列测年数据得来的。编著人员还尽量多纳入河南历年的重大考古发现,并选择最具代表性的文物作为参照,使本书成为游客“行走河南·读懂中国”的“历史文化指南”。
这本书的副标题是“中华文明起源与发展的河南实证”,韩国河解释,黄帝是中华民族人文始祖,黄帝故里在新郑,“黄帝时代”对应的是考古学上所说的“仰韶时期”,三门峡仰韶村遗址考古发掘命名了中国第一支考古学文化——仰韶文化;灵宝铸鼎原遗址、西坡遗址、巩义双槐树遗址、郑州西山遗址、大河村遗址等都发现有社会组织相对严密、等级秩序逐渐明显的趋势,这就为国家的诞生奠定了基础;登封王城岗、禹州瓦店同新密新砦、偃师二里头等遗址共同证实了中国第一个王朝——夏王朝的诞生与变迁过程;二里头遗址第一次实证了中国文明的一体化。这些,都是河南为中华文明起源提供的“实证”。
推动更多考古成果走向大众
“记忆中原,老家河南”,中原大地可以说是全世界炎黄子孙的心灵故土。如何让大家在河南生动感触心向往之的故土,怎样加强优秀文化遗产的普及、传播和转化工作,韩国河有自己的思考。
他说,考古工作和文化遗产要更加贴近社会大众。考古工作需要在阐释文物本体的基础上,同各地经济、文化的实际发展相结合,不断满足新时代社会文化发展的公众需求,进一步做到通过遗产本体向公众讲述河南厚重的文化底蕴。
此外,还要多学科、多手段地呈现考古遗产的价值与内涵。比如,加强文物数字化,结合传世文献和图册,积极开展多媒体的文物展示和活化利用工作,“再现”各地独一无二的城市历史文化。
同时,要提升文化遗产释读的传播能力。通过图书出版、传统媒体、自媒体等多方面的努力,让公众更加立体地感触历史遗产,增强历史文化获得感。
韩国河说,深受群众喜爱的“热门”文化遗产,其视觉效果都是很好的。而考古发掘的大多数对象都是地下遗存,可视化程度并不高,需要进一步加强科学修复、复原工作,让大家“看得见、摸得着”。
为了进一步推动河南考古成果走向社会,韩国河牵头成立了河南考古科普系列读物撰写组,将以关键历史节点或重要遗址作为研究对象,推出《五帝时代》《定鼎夏都》《煌煌大商》《汉魏洛阳》《隋唐东都》《东京梦华》《陟彼北邙》《中原吉金》《中原瓷韵》《中原伽蓝》《脍食中原》《北宋皇陵》等科普图书,为兴文化工程添砖加瓦。
实践者说
筑牢根基培塑河洛文化研究品牌
——访洛阳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徐超文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陈学桦 王雪娜
5000多年文明史、4000多年城市史、1500多年建都史,洛阳是国务院公布的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丝绸之路、万里茶道和隋唐大运河在此交汇……
5月21日,洛阳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徐超文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近年来,洛阳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重要指示精神,以兴文化工程为抓手,以河洛文化、夏文化、石窟文化等为研究重点,着力塑造河洛文化研究品牌,持续加强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研究阐释,不断坚定文化自信、筑牢文化根基。
“为了更好推动文化研究阐释工作,洛阳坚持统筹推进,建立工作机制,打造研究平台,加强队伍力量,着力形成工作合力。”徐超文说,洛阳市委高度重视文化研究阐释工作,成立洛阳市兴文化工程文化研究计划指导委员会、专家委员会和专门工作班子,印发《洛阳市关于深化推进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和夏文化研究传播工作的实施方案》《洛阳兴文化工程实施方案》等文件,健全推进兴文化工程的工作体系和制度保障,推动工作落实。
同时,成立早期中国研究中心,筹建夏商文明考古研究中心,组建洛阳市考古研究院,重组龙门石窟研究院,加强与南开大学、首都师范大学、河南大学等高校合作,不断增强文化研究阐释工作力量。
“洛阳文化底蕴厚重,做好文化研究阐释工作,需要理清历史脉络,突出重点,整合资源,开展集中攻关。”徐超文说。
坚持品牌化建设、一体化谋划、项目化推进,深入开展河洛文化研究。建立当代发展研究、红色文化研究、历史文化专题研究、文献典籍研究“数据库”,用好“河洛文化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研究中心”“河洛思想文化传承创新研究中心”等研究平台,围绕历史文化专题、历史名人、历史事件、历史文化遗存等开展河洛文化研究。先后推出“黄河文明与河洛文化丛书”、《最早的中国》(英文版)、《河洛文化论衡》等一批有影响力的研究成果。
聚焦“中华文明探源工程”“考古中国”等重大课题,深入开展二里头遗址等夏文化考古调查、勘探与发掘工作,二里头都邑多网格式布局入选“2022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先后承办世界古都论坛、二里头遗址考古与夏文化研究学术座谈会、二里头文化研究青年论坛等重要学术活动,编纂出版《图说最早中国》《二里头知多少》等夏文化普及性读物,积极打造在全省乃至全国有影响力的夏文化研究品牌。
深入贯彻落实全国石窟寺保护与考古工作座谈会精神,坚持保护优先、科技赋能,持续开展石窟寺研究。建立健全信息资料数据库,运用新技术、新方式,开创新时代“数据聚合”的流散文物保护利用“龙门模式”,积极打造“龙门石窟文库”出版品牌,出版了《龙门百年》《龙门石窟研究院藏文物聚珍:石刻卷》等30余种图书。
徐超文介绍,为了推动研究阐释成果的广泛传播和转化利用,洛阳市着力打造“1+3”高品质古都文化体验区,发展“穿越式”汉服经济,策划推出“博物馆奇妙夜”“寻迹洛神赋”等沉浸式文旅产品,开展“东方博物馆之都”等全媒体直播活动,以文化为核心的洛阳文旅火的龙头,信阳师范大学不断增强学习宣传研究阐释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始终把贯彻实施兴文化工程作为重要政治任务,充分发挥学科优势和专业优势,加强对炎黄文化、根亲文化和大别山精神等的宣传研究阐释,在守正固本中勇于创新,用高水平文化研究、文化交流擦亮办学底色,为培根铸魂立德树人固本强基,为高等教育现代化贡献师大力量。”5月21日,信阳师范大学党委书记王文鹏接受采访时表示。
爆“出圈”,让历史文化可观、可感、可体验,教育引导广大群众特别是青少年更好认识和认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徐超文表示,下一步,还将进一步增强担负新的文化使命的自觉性坚定性,在提升文化研究阐释的思想内涵上下功夫,在推动研究成果的传播力影响力上下功夫,积极打造兴文化工程精品项目,为新时代中原文化繁荣发展作出洛阳贡献。
立足区域优势谱写育人新篇
——访信阳师范大学党委书记王文鹏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刁良梓 通讯员 丁少锋 高国栋
“作为大别山地区高等教育 高校作为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的结合点,要充分发挥在知识和文化领域的优势,重视文化育人,切实强化文化教育。王文鹏表示,信阳师范大学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着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擦亮“讲价值观故事”品牌,以高品质校园文化推动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
两年多来,信阳师范大学积极开展河南兴文化工程文化研究工作,提升管理服务水平,助推科研增量提效。先后获批的10个河南兴文化工程文化研究专项项目,发表高质量论文16篇,其中CSSCI论文5篇,被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中国社会科学文摘》转载2篇。获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个,出版学术专著2部,撰写研究报告100余万字,召开学术会议6场。
创新新时代炎黄文化研究新形态。学校在全国率先成立炎黄学研究院,获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特别委托项目“炎黄学概论”,通过教材建设、课程建设、教学建设、科研建设、人才梯队建设等,建构炎黄学学科体系,为弘扬传统文化提供源源不断的源头活水和思想养分,推动炎黄文化研究于当代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立足红色沃土做好红色文章。学校充分发掘大别山革命老区红色资源,培育红色资源学科,构建“研究、创作、传播、树人”四位一体的大别山精神研究体系,成立大别山精神研究院,先后获批国家、省级科研项目20余项,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办公厅向学校大别山精神研究课题组发信致谢,《大别山精神读本》《大别山精神史话》等学术成果相继问世,《大别山上杜鹃红》《大别山上苍松翠》《大别山上桂花香》《大别山上红旗飘》等原创话剧作品火热出圈,做好“红色+”转化利用新文章,努力实现“两个更好”的殷殷嘱托。
推动以孔子学院为载体的文化交流互鉴。去年,学校巴陵康孔子学院成功授牌。巴陵康孔子学院的建立,有力推进印尼中文教学多层次、全方位的发展,促进两国在经济、教育、文化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增进两国人民之间的了解和友谊。
王文鹏介绍,下一步,信阳师范大学将深学笃行习近平文化思想,更加自觉承担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围绕扎根大别山革命老区47年办教育的典型经验做好文化传承创新,充分发挥自身人才队伍、学科专业、智库力量等独特优势,为推进文化强省建设贡献力量,以实际行动支持地方和区域经济社会文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