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井安全生产的守护人
煤矿工作不仅辛苦,还有一定风险。监测监控系统是矿井实现安全生产的“眼睛”,这双“眼睛”需要24小时稳定运行,在矿井下时刻监测各种细微变化,有风险时及时预警。
获得今年河南省劳动模范荣誉称号的神火股份新庄矿机三队技术员姬刘超就是这双“眼睛”的守护人。在与他交流的过程中,发现他憨厚的眼神总是会变得游离而紧张,一副无助的样子,只有当他聊起安全仪器监测监控方面的专业知识时才变得神采飞扬。
从学徒到“大拿”
姬刘超毕业于郑州工业安全学院煤矿开采专业,2011年1月,因专业特长他被选拔到神火股份新庄矿机三队工作。科班出身、成绩优异这两个标签,一度让他以为胜任安全仪器监测工作绰绰有余,可没想到那段时间他几乎天天处于“绞尽脑汁”的状态。监测监控系统是融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控制技术和电子技术为一体的综合自动化产品,而且新庄矿在用的很多设备仪器都和书本上曾经学习的大相径庭。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他都很难适应这样一份专业性很强的工作。
为了学好各项监测监控设备技术,他虚心向经验丰富的老工人学习请教,向领导、同事学习实践知识、工作方法和工作思路。每天都跟随师傅一起上班、下班,甘愿当个“小跟班”,有重活、累活都冲在最前面。为熟练掌握理论知识,他购买了相关书籍,充分利用业余时间,强化新标准和理论技能学习。为了解井下监测监控设备的性能和工况,熟悉每一处设备的管控范围,他每天泡在现场,拿着说明书和设备元件一一比对,详细记录设备的各项参数和技术要点,对于不懂的就请教厂家或查阅资料,做到了心中有数、手中有术。
在这种不断学习、磨炼的钻研过程中,姬刘超积累了充足的技术经验和故障处理手段,技能水平得到了稳步提升。他提出的“去线保电接线工艺”有效杜绝了检修设备期间出现的误报警现象,“高低浓度甲烷传感护罩在井下的应用分析”“安全监控分站架在井下的应用分析”等创新项目获得矿五小创新一等奖。由于他对设备元件“一眼准”,对系统原理和技术性能指标“一口清”,对查找和排除故障“一手灵”,人送外号“姬”器克星。
从“大拿”到状元
2019年8月,公司决定选派技术人员参加“河南能源杯”全国煤炭行业职业技能竞赛,姬刘超因为连续三年获得新庄矿职工岗位技能竞赛安全仪器监测工“技术状元”,有幸获得领导钦点。但此时恰逢新庄矿迎接国家一级安全生产标准化矿井验收,井下设备安装和现场达标任务十分繁重,既要保证井下工作进度,又要保证技能竞赛理论学习质量。于是他每天清晨5时起床背诵复习资料,记不住的地方就在书上和笔记本上着重进行标记,下午升井后再到实操基地进行实践操作练习,睡觉前将白天记的笔记再翻阅一遍。一个月的坚持,他熟练背诵了两本行业标准的每一条内容,《煤矿安全规程》里和监测监控有关的章节也早已烂熟于心。为了查找自己的薄弱环节,他还通过往年的比赛试卷加强记忆、查漏补缺。功夫不负有心人,在这次比赛中他获得了安全仪器监测工二等奖。
也就从这一年开始,他先后多次参加公司、市、省的各级技术比武,从2020年“陕煤杯”安全仪器监测工三等奖到2023年“梅安森杯”安全仪器监测工一等奖,每一次竞赛,都是一次成长,每一次竞赛,都是一次进步。他也因此先后被授予商丘市技术能手、商丘市“五一”劳动奖章、商丘市劳动模范、全国煤炭行业技术能手等荣誉。
4月30日,2024年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暨表彰河南省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大会在郑州隆重召开。姬刘超又有了新的身份——河南省劳动模范。
从“一枝独秀”到“春色满园”
在新庄矿工作的16年间,姬刘超历任多个岗位,一直扎根基层一线,尽心尽力服务基层,始终把安全和创新工作放在首位,多项创新成果在矿井中得到转化应用。他先后主导完成新庄矿监测监控系统兼容升级,实现了人员定位、语音广播、通信联络等各监控系统从独立向合并升级改造;组织实施信号传输模式升级改进RS485传输工程,在增强信号抗干扰能力、数据传输速率等方面实现了质的跨越,监控系统误报警率从原来的50%降低至5%以下,进一步提高了监控系统的稳定性、安全性、高效性。
姬刘超深刻认识到企业的发展是团队作战和综合实力的共同体现,只有让更多的职工成为“大拿”、人人都是“行家里手”才能更好地促进工作开展。担任班组长期间,他把学习笔记和工作经验进行了全面提炼总结,并结合工作实际,采取多种形式对监测设备理论进行重点讲解和指导,手把手地教班组成员拆装检修、判断故障,使他们在较短的时间内提高了本岗位的操作技能,提升了判断、处理故障的能力。如今,这些职工有很多成为了生产中的技术骨干,并在各级技能大赛中多次摘金夺银,极大地促进了大家学技术、练本领、比干劲的工作热情。
2021年,为提高监测监控数据传输速率,确保异常状况各监控系统能够更快联动响应,新庄矿实施了万兆光纤环网升级改造工程。此项工程共需要敷设光纤16000余米,安装设备100余台,熔接光纤200余处。依靠近10年的现场安装经验和对安全监控系统的了解,姬刘超根据矿井采掘布局,合理调整安装工序、优化各区域传感器布置,利用改变风流、设置风障等措施解决熔接光纤难度大的问题,保证了每个光纤熔接点的损耗控制在0.00dB-0.03dB之间。所有设备安装、调试、运行一次成功,提前近10天完成了万兆环网的升级改造。
在姬刘超看来,荣誉只能说明过去,荣誉也是新的起点,它既渗透着艰辛的汗水和成功的喜悦,也凝聚着单位的关怀和厚爱。“随着矿井自动化水平的不断提升,需要我们学习的东西还很多;技术发展到哪里,我们的安全保障就要跟到哪里!”谈到未来,姬刘超眼里有光、心中有方向。
本报融媒体记者 袁国豪 通讯员 周国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