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凝聚着深邃的哲学智慧和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其实践经验,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要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把中医药创新发展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推动中医药文化创新对“健康中国”的发展和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中医药文化弘扬工程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十四五”重点项目之一,“十四五”时期重点以实施中医药文化弘扬工程为统揽,聚焦推动中医药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对于增强民族自信与文化自信,助力健康中国建设,推进中医药事业振兴发展、促进不同文明之间交流互鉴等具有重要意义。
结合时代背景和现实要求,就推动新时代中医药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基本路径而言,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发掘区域中医药文化资源,打造中医药文化特色品牌。立足现实生活需要,打造具有魅力的区域特色文旅品牌是中医药文化转化创新的重要路径。以坐落于上海豫园老城隍庙的童涵春堂为例,童涵春堂是创始于清代乾隆年间的百年老药铺,集道地药材、中药博物馆、中医门诊于一体,具有丰富的中医药文化资源。近年来,童涵春堂在传承中医药文化的同时,不断推进品牌融合创新。如实现中药博物馆的智能互动体验,推出药食同源新茶饮养生奶茶,展示复刻明清时期的老药铺“老药房”等。进一步发掘上海豫园童涵春堂的旅游资源,打造“百年童涵春、健康新体验”的文化旅游品牌。
二、拓展中医药文化传播平台,构建“中医药+互联网”新模式。科学技术是促进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5G等现代科学技术进一步拓深拓宽中医药文化传播方式。一是依托各地中医院校博物馆和地方省市级博物馆等宣传基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打造具有中医药养生知识和休闲娱乐为一体的中医药特色体验馆,吸引更多民众了解中医药的传统魅力。二是积极创作、传播和推广中医药题材的电视剧、电影和微视频等文艺作品,讲好中医药故事,提升广大民众对中医药文化的关注点和兴奋点,积极传播中医药文化的精髓和核心价值理念。三是以大数据、互联网和人工智能等现代科技为支撑,将中医药健康服务领域延伸至中医医院的信息化建设、远程医疗、智慧药房、数据应用与数据、健康旅游等具体领域。通过构建“中医药+互联网”的数字中医药新模式,扩大受众群体的覆盖面,提升中医药行业的生产效率和服务能力,满足民众不同层次的健康需求。
三、开发中医药文化创意产品,激发中医药现代活力与生命力。将中医药的传统文化底蕴和精神内涵等非物质文化内容转化为具有经济价值的有形文化产品,实现中医药文化的创新发展,激活传统中医药的生命力。未来随着健康中国建设的深入,大健康、治未病等中医药理念嵌入中医药文化创意产品将成为文创开发的潮流热点,极大释放中医药的现代活力和生命力。
四、推动中医药进校园,传承发展中医药文化。针对中小学生不同年龄段的心理发展水平和认知特点,开展多层次的中医药理论和实践教学,推动中医药文化进校园。以上海中医药大学为例,学校自2009年起就坚持推动“中医药进中小学”工作,开发出版面向中小学生的《中医药掌故趣谈》《身边的药用植物》《中医名家的故事》等系列读物。
立足新时代,中医药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是以服务现实实践为要旨,借助文化创意对传统中医药文化的创造性重构,充分利用前沿科技为中医药文化赋形赋能,推动中医药文化形式与内容整体性发展提升。由此展现中医药文化新的时代风采,焕发中医药文化新的思想光华,为传承发展中华优秀文化、增强民族自信与文化自信、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促进文明交流互鉴以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贡献智慧和力量。 (作者单位:河南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