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诗免门票”是文旅融合的有益实践

来源:商丘日报 05-06 02:11:44

文旅促消费新华社发 朱慧卿 作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5月1日,在延安市清凉山景区门口,游客们背起了古诗,完整背诵后,便可免门票畅游清凉山。

  今年“五一”假期,各地积极推出多种多样集聚人气、文旅深度融合的特色活动,包括背诵与景区相关的诗词可免门票,丰富游客的假日体验。除了延安清凉山景区,还有不少景区推出“背诗免门票”活动,有的已成为惯常。比如湖南岳阳楼景区,已连续12年在国家法定节假日推出背诵《岳阳楼记》免门票活动;山东曲阜“三孔”景区从2013年开始,只要游客10分钟内背诵《论语》中任意30个段落,就可免费游览“三孔”景区一次。

  “背诗免门票”是一种特殊的旅游文化打卡,是新时代文旅融合的体现。对游客来说,和买门票相比,通过背诵经典获得游览机会,意义完全不同。游客在背诵诗词时,不仅增强了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也让此次旅游别具特色、令人难忘。对景区来说,“背诗免门票”大多利用景区特色的文化资源,结合知识性与趣味性,不仅拓宽了景区的营销渠道,丰富了游客的体验感,还能提升景区的影响力,实现经济效益与文化效益的双赢。

  站在传承文脉的角度,“背诗免门票”受到文旅行业的青睐、游客的欢迎,与中国人的文化基因不无关系。作为中华文化的瑰宝,许多经典名篇代代传扬,彰显着中华民族的精神气质。通过“背诗免门票”的方式,寓教于旅、寓教于行,不仅可以唤起人们对传统文化、传统之美的浓厚兴趣,在背诵经典中汲取养分,在潜移默化中陶冶情操,获得成长向上的力量,还有助于弘扬中华优秀文化,提高国民文化素养,涵养民族精神,坚定文化自信。

  景区“背诗免门票”是深挖文化的良好开端,是文旅融合的有益实践。当然,不是所有景区都可以加入“背诗免门票”的行列,毕竟每个景区的资源禀赋不同。如果盲目跟风、一哄而上,就可能流于“背书”形式,陷入简单复制的同质化竞争。即便是现有开展“背诗免门票”活动的景区,也需要不断创新和优化“背诵”模式,避免游客产生“背诗疲劳”。我国幅员辽阔,美景众多,各地都有自己独特的地方文化,“旅游+文化”大有文章可做。

  实践表明,只有不断挖掘自身文化资源、找到自身文化定位,通过深化文旅融合,探索更加多元的新玩法,才能实现景区与游客更好联结,让美景释放更多文化魅力。比如,在背古诗词之外,景区还可通过讲述当地历史故事、编排情景剧、知识问答等互动形式,给游客带来沉浸式新奇体验,在传承中华文化、提升文化自信的同时,形成自己的金字招牌。

付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