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去年超额完成残疾儿童康复救助服务
4月初,宁陵县城关镇的薛女士为儿子辉辉(化名)向宁陵县残联提交了残疾儿童康复救助申请。2岁的辉辉出生时有脑损伤导致现在右侧肢体肌张力高、语言发育落后,需长期在医院进行住院康复治疗。薛女士说:“给孩子康复不是一天两天,需要几年,刚开始我们一家还能勉强维持,时间长了经济压力真大,愁得不得了。幸好国家对残疾儿童康复救助的政策好。我们也有信心把孩子的康复进行下去。”
辉辉并不是个例,全市像辉辉这样的“折翼天使”还有很多。残疾儿童康复救助是一项抢救性工程,关系残疾儿童切身利益和健康成长。为更好保障广大残疾儿童权益、促进社会文明进步,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工作已连续多年纳入省、市民生实事。为全力做好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工作这一民生工程,减轻残疾儿童的家庭经济负担,市残联多措并举超额完成了2023年残疾儿童康复救助民生工程任务。
4月11日,记者从市残联康复部了解到,2023年,对具有我市户籍或居住证且符合康复条件的视力、听力、言语、肢体、智力等残疾儿童和孤独症儿童开展康复救助。据统计,去年全市共为3797名残疾儿童实施了康复救助服务,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134.12%,全市10个县(市、区)均已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
为确保有需求的残疾儿童“应救尽救”,全市残联部门持续开展残疾儿童摸底调查。市残联要求各县(市、区)残联主动加强与卫健部门的对接,及时掌握新生儿疾病筛查信息,共享残疾儿童筛查、诊断信息,有效进行康复救助政策宣传,并进行早期干预。对疑似残疾儿童及持证0-6岁残疾儿童进行康复需求集中筛查,全面细致掌握残疾儿童康复信息,做到底数清、情况明。
与此同时,市残联持续推动定点服务机构“抓规范、提质量、上水平”,联合卫生健康、民政、教体等有关个部门出台相关细则,建立准入退出动态管理机制,对全市定点服务机构进行评审认定,建立规范的残疾儿童康复档案,为残疾儿童提供安全、有效的康复服务;并不断加强康复专业技术人员规范化培训,提高康复服务从业人员能力素质,确保康复服务质量。
为了加强社会对残疾儿童康复救助政策的知晓度,让更多残疾儿童获益,市残联在传统媒体之外,充分利用公益短信、微信、微博、网络等新媒体,开展残疾儿童救助政策解读和宣传。救助儿童全部建档,实现了“康复一人、幸福一家、影响一片”的社会成效,真正把这一“民生工程”做成了老百姓称赞的民心工程。
记者 宋云层 见习记者 李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