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分时节,夏邑县郭店镇何集村,处处散发着盎然的春意和活力。“都知道我们村的木业是出了名的,但是我们的养殖、种植和食品加工也毫不逊色。”3月24日,记者在何集村采访时,村民何瑞莲乐呵呵地说,在这里春季也是收获的季节。
春季何来收获?这一切,得益于该村产业的不断壮大。从该村原来仅有一台功率不足100千瓦/时的变压器,变成现在10台功率400千瓦/时的变压器,就可看出产业“共振”的“频率”和“波长”。该村已形成“木业搭起致富桥、西瓜圆了致富梦、蛋鸭唱响致富曲、食品拉长致富链” 四大特色优势产业。2023年,该村纳税200余万元。该村先后荣获“河南省卫生村”“商丘市产业兴旺村”称号;该村党支部被评为商丘市“先进党支部”,村党支部书记王金安被评为2023年度夏邑县“十佳支部书记”。
走进位于何集村的夏邑县富华木业有限公司,映入眼帘的是一排排成方连片集中晾晒的木板,不远处的加工厂内,工人正忙着去皮、刨木、切片……一张张板皮经过一道道工序从机器端输出,随即通过叉车送去热压定型、打磨抛光,直至形成完美的实木板材。
“我今年65岁了,之前一年到头也挣不了几个钱,俺两口自从到了木材加工厂工作,一个月总共能挣六七千元工资,一年到头除去开销还能存三四万元。在家门口干活,还能接送孙子上下学,真是太好了!”该村村民孙连英笑容满面地说道。
据了解,夏邑县富华木业有限公司成立于1998年,是该村党支部书记王金安领头创办的企业。该公司现有员工22人,其中有12人为脱贫户,在这里务工让他们年增收4万元到6万元,对于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起到了重要作用。该村木材加工厂最多时有40余家,成规模的有8家,全村常年在木材加工厂干活的村民有400余人,从事相关产业的村民300余人。
在何集村,木材加工只是发展较早的一个产业。近几年,该村西瓜种植面积也不断扩大,形成了又一个支柱产业。
“我从2020年开始种西瓜,当时只有30亩,在县农广校专家的指导下,我的种植管理技术不断提高,今年我种了50亩。”42岁的西瓜种植能手何海涛笑着说。
在何海涛的西瓜大棚里,他蹲下身来,仔细查看西瓜苗根部,“你看,个别西瓜苗嫁接亲和度不好,影响养分的吸收,移栽时要逐棵修复。把大豆煮熟做成有机肥做底肥,西瓜会更甜。”说起西瓜种植,何海涛头头是道:“我们村有20多户瓜农,县农广校专家多次到我们这里进行现场指导,我们的西瓜,无论是产量还是品质都非常好,深受外地消费者的青睐。”
“这一片二十棚,‘五一’前上市,主要销往北京、上海、杭州、南京、武汉等城市,亩纯收入突破万元。”何海涛说,从传统的“8424”到现在的“美都”“中蜜”“麒麟”,西瓜品种越来越多,市场越来越广,他的收入也日渐攀升。
“这50亩的西瓜就像我的‘孩子’,我每天都要把这棚转一遍,晚上到家一看手机,微信运动每天都在6万多步。”何海涛说,他现在还是他们村西瓜经纪人,周边种植户的西瓜都是经过他销往全国市场的。致富后的何海涛积极向党组织靠拢,现在已是预备党员了。
何集村另一个支柱产业,当数蛋鸭养殖了。
巡栏、投食、换水、消毒……每天一大早,36岁的养鸭大户王海龙就开始与蛋鸭“打交道”。
“我这一组鸭子有4000余只,每天能下种蛋500余斤,能卖3000多块钱,鸭子一年多后不产蛋了,每只也能卖40多块钱。”王海龙笑着说,蛋鸭养殖收入稳定、风险小,养殖蛋鸭,让他和村民走上了致富路。
成方连片的养鸭大棚与莲藕水塘相间,“蛋鸭养殖基地”里2组4座鸭棚一字排开,28岁王向腩正在鸭棚里忙碌着。为了伺候刚刚买来的鸭苗,王向腩和妻子两个人天天不离鸭棚,忙并快乐着。记者问他:“累不累?”他连连说:“不累!鸭子现在小,多照顾点,等再过几天长大点,就不忙了,平常就是喂喂鸭、捡捡蛋、卖卖钱。”
在何集村最东头,有一个响当当的食品加工“绿色工厂”,所生产的食品全部都是“网红”产品,深受消费者欢迎。
“营养、健康是我们公司发展的第一要求。”位于何集村的夏邑县龙泽盛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刘三龙表示,“我们的愿望就是让消费者吃上安全、健康、美味的卤制品。”
“我虽然年轻,但我坚持只做放心食品。”刘三龙介绍,他们有国内先进的肉制品加工设备,16道洁净程序把“放心”的理念落到每个细节,从原材料开始把控食品安全,再通过行业高标准车间深加工,实现全产业链可追溯。
乡村振兴,产业振兴是关键。何集村的产业发展,只是郭店镇培育特色优势产业、加快推进乡村振兴的缩影。眼下,该镇正以“一村一品”为“金钥匙”,发展特色产业,完善乡村配套,深化乡村振兴“五大工程”,拓宽兴村富民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