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5日,我们迎来了24节气之惊蛰。“轰隆隆”,听,春来了!一雷惊蛰始,春回万物生。此时节,数九将尽,春气萌动,万物以荣,桃花粉蕾点染枝头,柳树新叶抽芽吐绿,山水倏忽明丽起来了,蛰伏了一冬的小动物们纷纷出动,尽情享受和风暖阳,春天的气息越发浓了。
惊蛰到 仲春始
“春雷响,万物生。”二十四节气作为一种时序系统,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对天地运行与四时交替的思考。
记者采访了我市民俗专家刘秀森老师,他说,惊蛰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古称“启蛰”,元代吴澄撰写的《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将其描述为“二月节”。惊蛰作为二十四节气之一,出现于夏商时期,最早见于《大戴礼记·夏小正》:“正月必雷,雷不必闻,惟雉为必闻。”意思是,正月必会打雷,雷声会使冬眠的动物苏醒,所以叫“启蛰”;后淮南王刘安作《淮南子·天文训》时,为避西汉景帝讳改作“惊蛰”,也因“惊”字的生动传神而沿用至今。关于“惊蛰”,最完整、科学的记载来自《淮南子·天文训》,书中记载:“加十五日指甲,则雷惊蛰,音比林钟。”意思是,雨水增加十五日,北斗斗柄指向甲位,惊雷响起,惊蛰便到了。俗话说:“惊蛰到,仲春始。”《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曰:“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惊蛰一过,春天就算是真的来了。
历史上的惊蛰并不总是排在“二月节”,它的次序曾发生过数次变化,如被放在立春后的“正月中”。在我国古代众多天文学家、历史学家的努力下,于南宋时期定准。
一年之计在于春。惊蛰的到来往往意味着春耕时节的开启。中国古代以农业立国,节气是庄稼人判断农时的重要依据。常年务农的人家在惊蛰节气前后会敏感地觉察到气候的微妙变化,从而开始安排一年的农事。惊蛰一过,庄稼人就要忙起来了。这时候到地里走一走,微微一嗅就能感受到泥土的芬芳。小雨酥酥麻麻地落着,土腥气夹着草的芳香,与晨间露气细细密密地裹着人,那滋味是一种无法言状的舒畅。
刘秀森说,我国古代将惊蛰节气的十五天分为三候:“一候桃花始,二候鸧鹒鸣,三候鹰化鸠。”生动描述了春回大地、桃花绽放、黄莺啼叫、燕子飞回的美好景象。
惊蛰作为一年劳作的开端,对于古人的农事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正因如此,在这一节气,不同地区就衍生出不同的传统习俗。《千金月令》记载:“惊蛰日,取石灰糁门限外,可绝虫蚁。”在潮湿的南方农村,人们在惊蛰这天燃烧晒干的艾叶熏蒸房屋,或撒上石灰驱赶蚊虫,这些行为也有辟邪避灾之意。《周礼》记载:“凡冒鼓必以启蛰之日。”在古人看来,惊蛰是由春雷引起的,而神话中的雷公以锤和鼓制造雷电。于是,惊蛰这天,百姓蒙鼓皮祭祀雷公,以期盼当年风调雨顺。这些与自然节气息息相关的仪式,是古代人民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田家几日闲,耕种从此起。”唐朝诗人韦应物,走在家乡的阡陌之间,看到微雨中万物生长,农家开始忙于稼穑,心有所触写下了这首《观田家》。民间讲“到了惊蛰节,锄头不停歇”,惊蛰被视为我国春耕开始的节令。这一时节,雷声渐频,每一次打雷都能给土地带来大量的氮肥,帮助农作物生长,因此家家户户忙着收拾土地、播种作物,盼望今年有个好收成。
现在,随着社会进步、农耕方式与生活方式的改变,人们从事农业生产的方式更加科学、精细和多样,对传统节气的依赖相比以往要少多了,但惊蛰这个古老的节气却以文化传承的方式永久地保留了下来。不误农时,不负春光,愿大家伴随着这个古老的节气,开启一年新的耕耘。
早睡早起去春困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与唐朝诗人孟浩然一样,春天不少人容易嗜睡、犯困,我国古代就有“春困”的说法。
在中医看来,“春困”是人体与自然环境相互作用的一种自然反应,而非疾病。中医认为,春季属木,与肝脏功能密切相关。肝主疏泄,负责肝气调畅和情绪平衡。春季阳气上升,肝气随之旺盛,若肝气调畅,则人体精神愉悦,若肝气不畅,则易引起“春困”。《黄帝内经》提到:“肝气主春……肝若疏泄,则精神爽利。”这说明“春困”与肝气的疏泄有着直接的关系。现代医学认为,春困可能与春天气温回升、大脑缺氧有关。惊蛰是二十四节气中升温最快的时节,故而春困更明显。
如何克服春困?多睡就不再犯困了吗?中医认为,克服春困最重要的是顺从自然变化规律,做到起居有常。春季阳气初生,人体也应顺应自然规律,调整作息时间,早睡早起,避免熬夜,保证充足的睡眠,以助阳气的生发。此外,春季宜进行适量的户外运动,如散步、慢跑、打太极等,这些运动有助于肝气的疏泄和气血的流通,能增强体质,减少春困之感。
中医认为,春天适宜到旷野郊外踏青问柳、登高望远、放风筝散心,在享受大自然美景的同时,呼吸新鲜空气,无形之中陶冶性情,舒展阳气,将身心与大自然融为一体。这样顺应春阳萌生的自然规律,使身体得到锻炼,加快血液循环,能够真正缓解春困。
春雷响,万物长。一切蛰伏的美好正在醒来,愿我们不负春日好时光,抖擞精神再出发。
吃梨润燥长精神
惊蛰当天,民间素有吃梨的习俗。“梨”谐音“离”,据说,惊蛰吃梨寓意庄稼跟害虫分离,也希望在气候多变的春日,让疾病离身体远一点。
在山西祁县还流传着这样一则故事。传说闻名海内的晋商渠家,先祖渠济是上党长子县人。明洪武初年,他带着信、义两个儿子,用上党的潞麻与梨倒换祁县的粗布、红枣,往返两地间从中赢利,渐渐地有了积蓄,便在祁县城定居下来。雍正年间,十四世渠百川走西口,正是惊蛰之日,其父拿出梨让他吃,并告诉他:“先祖贩梨创业,历经艰辛,定居祁县,今日惊蛰你要走西口,吃梨是让你不忘先祖,努力创业光宗耀祖。”后来,渠百川走西口经商致富。此后很多走西口的人也仿效他吃梨,寓意“离家创业”,再后来人们惊蛰日也吃梨,亦有“努力荣祖”之念。
惊蛰吃梨不仅是图个好意头,也蕴含着中医养生的智慧。惊蛰时节气温回升较快,很容易使人口干舌燥、外感咳嗽。《本草纲目》记载:“梨者,利也,其性下行流利。”生梨性寒味甘,有清热养阴、利咽生津、润肺止咳的功效,十分适合此时食用。
梨的吃法有很多,例如生食、蒸食、榨汁、烤或煮水喝等。脾胃虚弱的人可以将梨蒸熟后食用,避免引起胃肠道不适。梨子性偏寒,一次不可食用过多,否则反伤脾胃,脾胃虚寒及血糖偏高之人不宜食用生梨。此外,枇杷、百合、银耳、莲藕、山药、大枣等食物也有润肺健脾的功效,适合本节气食用。
中医认为,春季人体需要疏肝、理气、排毒,疏通已经造成的阻塞,并把冬天潜伏在体内的病邪宣泄出去。因此春季宜适当补肝、养肝、护肝,如饮菊花茶,以白菊花为佳。古书中记载:“甘菊,取白色者,其体轻,味微苦,性气和平,至清之品。”泡冲白菊花茶,可以起到平肝阳、清肝热的作用。
烟雨湿阑干,杏花惊蛰寒。中医认为,惊蛰时分人体全身的阳气尚不充沛,食用寒凉食物易损害人体的阳气,此时人们应少吃冷饮、寒凉水果、生冷海鲜等寒凉食物。由于惊蛰时节气温变化大,冷热刺激可使人体免疫功能下降,易感冒,此时可以多吃西红柿、荠菜、柑橘、柠檬等富含维生素C的新鲜果蔬,也可以多吃胡萝卜、苋菜等富含维生素A的食物,可提高人体的免疫功能,增强人体的抗病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