睢阳之战与忠烈文化
现在漫步商丘古城,经常可以碰见身穿古装铠甲的大唐忠烈“张巡”扮演者在巡城。商丘古城南湖之畔的张巡祠,每天都在叙说着张巡、许远血守睢阳、屏障江淮的千秋功勋、不朽壮举。
“守一城,捍天下。”大唐忠烈,穿越千年,万民敬仰。睢阳之战与忠烈文化已成为商丘古城一张重要文化品牌。
商丘自古为中州重镇,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睢阳之战是唐代安史之乱时期的一场著名战役,又称睢阳保卫战,主要是以张巡为首的唐军与以尹子奇为首的叛军之间的战争。
唐肃宗至德二年(757年)正月,叛军为了打通睢阳南下江淮,派大将尹子奇率兵13万夺取睢阳。睢阳太守许远求助于雍丘(今河南杞县)防御史张巡。张巡自宁陵率领3000人进入睢阳,合兵6800人,在睢阳人民支援下,开始了艰苦卓绝的睢阳之战。张巡负责军事指挥,许远负责后勤保障,战斗连续16昼夜,毙伤叛军2万余人,守军士气大振。张巡等坚守了10个月,大小战斗400多次,杀敌12万多。其间,城中的战马、麻雀、老鼠、树皮等能吃之物全部吃光,兵士仅余400人,终因饥饿、疲惫至极,无力再战,城池沦陷,张巡、许远及南霁云等将士英勇殉国。
睢阳之战极大地牵制了叛军的力量,阻住了安史叛军南下,保全了江淮,并最终为唐王朝的反击赢得了时间,为平定“安史之乱”立下了大功。
睢阳之战,宋州经济受到极大破坏,在战后半个世纪的时间里,经济仍很凋敝,人口难以恢复,《全唐文》记载:“自东都至淮泗,缘汴河州县,自经寇难,百姓凋残,地阔人稀,多有盗贼。”城破时,城内仅有的400名居民也全部被叛军屠杀,至此,原城内所有官兵和居民全部死亡,无一幸免,无一人投降。
睢阳之战后,朝廷旌表,民间敬奉,形成了以忠、义、节、烈为主要内涵,以尽忠报国为重要内容的忠烈文化及其信仰。
唐肃宗至德二年(757年)十二月,皇帝下诏,保赠张巡扬州大都督、许远荆州大都督、南霁云开府仪同三司,再赠扬州大都督,并宠其子孙,皆立庙睢阳,岁时致祭。此时,为纪念张巡、许远等英烈,睢阳人最早开始在城南七里通济渠南侧建立睢阳庙,以祀张巡、许远,南霁云配享,史称“双庙”,也叫“双忠庙”,这是睢阳最早供奉张巡、许远的祠庙,也是全国第一个供奉张巡、许远的祠庙。后又建立“五王庙”,增祀雷万春和贾贲。
北宋大观年间(1107年至1110年),又增祀姚誾,徽宗追封张巡为“忠烈侯”,许远为“忠义侯”,雷万春为“忠勇侯”,南霁云为“忠壮侯”,贾贲为“忠济侯”,封爵姚誾为上公,表其庙曰协忠,改“五王庙”为“六忠祠”,也叫“六王庙”“协忠庙”。
明清两代,六忠祠历经多次重修。新中国成立后,六忠祠被学校占用,上世纪80年代,六忠祠尚存“过厅”三间。
为满足海内外人士怀念,祭祀张巡、许远等英烈的心愿,弘扬忠烈爱国精神,于1990年成立了原商丘县重修张巡祠委员会,重修张巡祠。现张巡祠占地4.07万平方米,南北长370米、东西宽110米,自南向北依次为广场区、建筑区和墓葬园林区三部分。
历史上,中原地区屡遭兵患,社会反复动荡不安,劳动人民的生活十分凄凉,形成多次南迁的移民潮,张巡、许远忠烈文化得以在我国南部广泛传播。至今在江淮大地、东南沿海及东南亚华人居住区供奉张巡、许远的庙宇不计其数,信民数以万计,并演绎形成民俗活动、民间舞蹈、古庙会等表演形式。张巡、许远忠烈文化成为民众的一种精神寄托和信俗文化。
商丘是唐朝睢阳保卫战的发生地,睢阳庙是最早供奉张巡、许远的地方,为天下供奉张巡、许远庙的祖庭。商丘自然成为张巡、许远忠烈文化的源头。
从英雄到神明,张巡、许远忠烈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体现了中华民族精神中忠义节烈的内涵,反映出民众对英雄忠烈的尊崇和敬仰,使之成为民族精神的表率和象征!
记者 白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