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商丘> 正文

丈夫为志 穷当益坚 老当益壮

——纪念王子超先生

2024-01-05 02:09:10 商丘日报

  王子超先生1930年2月出生于商丘,字鹏昇,斋号两益轩、甑斋、坠甑斋,是古文字学和考古学大家。先生1954考入中山大学,就读于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后留校任教,并师从著名古文字学家、考古学家、金石学家、学者容庚和商承祚治古文字学及考古学。在此期间,先生随容庚和商承祚调至北京,协助建立中国社科院的中国少数民族语言研究所,为新中国的古文字学、考古学作出了重要贡献。

  王子超先生1970年秋回到商丘,1973年至1979年在文物部门工作,先任群众艺术馆文物组长,后又担任文物管理委员会业务负责人,为商丘地区文博事业和地方文化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在商丘文物部门工作期间,先生积极开展培训工作,从无到有,带出一支专业的文物工作队伍。

  王子超先生先后组织3次全区文物普查,对商丘地区文物情况进行了系统的发掘整理,并且建立了专门机构及文物档案,同时征集、抢救了一批重要文物,共发现汉画像石近百块,部分被定为国家一级文物。1976年先生建议并具体负责组织全区精品文物汇展,从各县遴选了千余件藏品,办起了历史文物与革命文物两个基本陈列,为稍后建立商丘博物馆奠定了基础。同时,先生积极配合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河南工作队进行田野调查,发现了从原始社会到明、清各个时代古文化遗迹、古墓葬、古建筑百余处,并对永城王油坊和黑堌堆龙山文化遗址、柘城心闷寺商代前期贵族住地进行了科学发掘,发掘报告一经发表后,就引起了国内外考古界的广泛注意,有效证明了商丘地区地上地下文物相当丰富,也从此结束了“商丘无古可考”的历史,开启了商丘考古工作的先河。

  上世纪80年初,王子超先生应邀再次到中山大学任教,后调至河南大学,在河南大学一直任考古(文博)教研室主任兼文物馆馆长,并担任硕士研究生导师,同时主持晋、冀、豫三省文博干部专修科的工作。先生先后出版《汉文字学》《信阳战国楚竹简研究》《中国古文字学》《战国文字概论》《考古学通论》《河南出土重要在文字资料述评》等20余部书籍,发表《1977年豫东考古纪要》《开、归、陈、汝水利图碑跋》《由两周媵器论及宋盈姬匜》《河南出土商周金铭研究》《商丘、帝丘非一地考》《一件涉及宋、郑早期关系的青铜器》《媵器试论》《说“楚京”》《甲骨、金文中所见“龙”形象试析》等70余篇论著,被国内外考古界广泛征引。

  王子超先生1990年夏到商丘师专任教,承担了当时历史系的重要课程,直至1992年退休。退休后,先生依然经常给学生作学术报告,帮学报修改文史类稿件,指导年轻教师的教学科研工作,还就学校文科的专业设置、学科调整以及课程的开设写出文字意见,时刻关心支持着学校的发展。

  王子超先生在金文、甲骨文、青铜器方面研究造诣颇深,与中国社科院、故宫博物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的相关专家、教授、博士生导师相交甚厚,如郭沫若、启功、廖蕴玉、刘汉屏、冯时、李学勤、张文彬、郑光、刘雨、曾宪通、黄家教、季旭升、彭卿云、杜家祁都与他有书信来往,进行学术交流,甚至于求学求教。

  先生严谨治学的态度,活到老学到老的进取精神,吾辈后人应当努力学习。对于学术问题,他从不苟同,更不会人云亦云、曲意逢迎,总是在查阅大量文献资料后,拿出令人信服的证据。其所著之作,全是自己的真知灼见,观点鲜明,眼光独到,思维缜密,言简意赅,厘清了许多容易混淆的学术问题,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丈夫为志,穷当益坚,老当益壮。”王子超先生以使命和责任为发端,以严谨和求实为阶梯的学术追求,决定了他淡泊名利、甘于寂寞、乐于奉献的风格。他的身上凝聚着进取、勤奋、谦逊、平和、博爱、俭约等诸多美德。先生已离开我们几年时间了,纵有千言万语,言不尽我们对先生的无限敬仰;纵有万语千言,表不尽我们对先生的深情怀念!先生已去,精神永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