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城高新区打造产业集聚发展新高地
近年来,虞城高新区结合实际,以高质量发展为根本方向,推进体制机制改革、优化营商环境、注重平台建设,做大做强装备制造、食品加工、新兴医药产业,打造“聚企成链、聚链成群”的产业集聚发展新高地。
推进体制机制改革,为项目建设赋能
“我们高新区2017年就开始探索推行‘管委会+公司’模式改革,被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专题报道过,也在《河南日报》刊发过。”虞城高新区副主任张再君自豪地说。
虞城高新区将原来由管委会独自承担的职能,改由管委会和新组建的国有及国有参股公司共同承担。通过国有公司控股或参股,使高新区各区中园形成了政府主导,公司化、市场化运作的开发建设新模式,把区中园建设、融资、招商、运营、服务等全面推向了市场。
虞城高新区国有公司通过与民营资本股份制合作,成立多家混合所有制公司,开启了民营资本参与产业发展平台建设的新路径,即充分发挥国有或国有参股公司优势,提高了在政策性资金、金融机构贷款、专项债券等方面资金利用的效率,又用有限的国有资本撬动了社会资本参与园区的建设,构建了资本招商的框架布局。截至目前,成立国有公司2家、全资子公司4家、控股公司6家、参股公司2家,各国有公司新增融资11.9亿元,融资难点逐步得到破解,有力保障了区中园项目的建设。
打造良好营商环境,为企业发展助力
“我们之所以选择高新区,主要是看中这里的发展前景和背后优良的营商环境。”今年建成投产的河南盛佳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王胜瑞说。
为积极帮助企业纾困解难,虞城高新区深入开展“万人助万企”行动,聚焦企业需求,建立完善企业分包责任制,建立了“一企一档”“一企一责任人”的包联服务制度。针对搜集的企业问题台账,因企制宜,对A类企业尽最大可能保障自由运营发展,无事不扰,有求必应,打造放心标杆企业。对B类企业,在深入调研了解企业的基础上,帮助企业出谋划策,共同解决发展中遇到的困难问题。对C类企业,采取政策扶持、商业收购、二次招商等方式,倒逼企业转型退出。今年上半年,通过召开银企对接会,为8家企业获得贷款投放290万元。通过组织招聘会,为26余家企业招聘430人。开通重点企业(项目)审批绿色直通车,优化投资审批流程,压缩立项、环评等事项审批时限,推行问题1日报送、处理意见1日批复,实现了“问题解决率”“企业满意率”的双提升。
良好的营商环境既孕育出更多本土优秀企业,也吸引了许多外来企业到虞城高新区这片热土投资兴业。今年以来,虞城县润拓针纺织项目、上海皇球智能仓储项目、华腾智能机械设备及工量具生产项目顺利开工;日用品产业园项目、圆通快递豫东区域总部项目、上海吉屋家居制造项目、未来智造(海南)科技有限公司项目、低温西式肉制品进出口贸易产业园项目、虞城国际陆港产业园项目完成签约;虞城亚太聚能制造供应链项目、同福集团乡村振兴一二三产业融合项目正在洽谈。
坚持发展平台经济,为产业发展强基
“截至10月底,我们保税物流中心共完成保税贸易额约58.29亿元人民币,缴纳进口关税、增值税、消费税4485.18万元,在全国保税物流中心进出口排名中商丘保税物流中心位列第12位,出口排名第5位。”保税物流中心总经理李峰介绍道。
近年来,虞城高新区按照“集中布局企业、集群发展产业、集合构建功能、集约利用资源”的思路,陆续规划建设了电镀生态园、综合保税区等公共服务平台,为虞城县及周边地区的产品检验检测、科技企业孵化、进出口贸易、表面处理、科学技术创新等提供了强力的公共服务支撑。
截至目前,商丘工学院虞城校区已全部建成,并顺利通过教育部审核验收,设置机械设计制造、信息与电子工程、食品智能加工、现代农业技术、现代物流管理、通信工程等22个本专科专业。食品产业园已建成21.01万平方米,已入驻金豆子、禾豆坊、世通豆腐、可美食品、吉粮实业、新三宏食品等企业,园区收入98358万元。电镀生态园入驻企业43家,收入52479万元,上缴税收1412万元。电商物流园入驻顺丰、韵达、极兔运营,日分拨能力近300万单,全部建成后,服务半径可达150公里,分拨中心日分拣能力1000万单以上,可进入全国前十。还有彩印包装园、豫健医疗健康产业园、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大虞春秋文化产业园等专业园区,实现了集中布局企业、集群发展产业、集合构建功能、集约利用资源的发展新格局。
“虞城高新区相继被科技部认定为国家工量具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国家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河南省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等。下一步,我们将大力发展主导产业、大力推动体制机制改革、大力做好巡视问题整改,为‘七个强市’和‘河南强县、中原新城’的奋斗目标贡献力量。”虞城县人大常委会主任、高新区负责人王计富说。
文/图 本报融媒体记者 刘建谠 通讯员 吕万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