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认识流感 做好自身防护
冬季是流感高发的季节,近期,多地出现了因流感感染、缺课缺勤人数上升的情况,如何在流感高发期保护好自己成为当下群众关注的话题。商丘市中心医院儿科主任王威指出,科学认识流感,做好自身防护,流感并不可怕。
“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也是一种人与动物共患的传染病,是人类面临的主要公共健康问题之一。”王威介绍,流感病毒分为甲、乙、丙、丁四型。感染后的主要症状为发热,体温可达39-40℃,畏寒,多伴流涕、鼻塞、咳嗽、咽痛、头痛、肌痛等,少部分出现腹泻和呕吐等消化道症状。其中,鼻塞、流涕、咽喉疼痛、干咳,以及其他上呼吸道感染症状,是因新产生的子代病毒颗粒通过上呼吸道黏膜扩散并感染其他细胞,导致宿主细胞变性、坏死乃至脱落,造成黏膜充血、水肿和分泌物;毛细支气管炎和间质性肺炎,以及其他下呼吸道感染症状,是由于上皮细胞的破坏降低了宿主对细菌的抵抗力,常常继发细菌的感染;流感病毒全身症状是因部分病毒和其代谢产物进入血液,造成病毒血症所致;高热、头痛、腓肠肌及全身肌肉疼痛等症状,是由于流感病毒感染诱导炎症因子表达增加,造成了全身炎症反应。
王威表示,流感所造成的并发症对人体健康威胁很大,如儿童流感常见并发症肺炎(在甲型H1N1重症病例中,约2/3病例出现肺炎);免疫功能紊乱、低血钾等电解质紊乱;肾脏并发症(重症病例中可出现肌酐水平增高,甚至急性肾炎、肾衰竭);肌炎和横纹肌溶解症(季节性流感的并发症);重症病例可出现神经系统受累(表现为脑炎、脑膜炎、Reye综合征等),除此之外,流感可合并肝脏损害,多表现为转氨酶异常,H1N1重症病例中有合并心肌炎、心包炎等(多发生于有基础病的患儿)。
5岁以下儿童,尤其是2岁以下儿童,65岁以上老年人、孕妇、免疫抑制患者及慢性病患者(包括: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系统疾病、肾病、肝病、血液系统疾病、神经系统及神经肌肉疾病、代谢及内分泌系统疾病)一旦患上流感,其发生并发症概率、住院率及病死率会大大增加。
流感来势汹汹,我们该如何应对。“预防流感的第一道防线是接种流感疫苗。”王威指出,通常接种疫苗2-4周后,可产生保护水平抗体,6-8月抗体滴度开始衰减,建议根据各地流感高峰合理安排。其次,流感病毒对热、酸、碱、紫外线、消毒剂等敏感(热:通常56℃、30分钟或60℃、10分钟即可被灭活;酸和碱:PH3.0以下或10.0以上环境中感染力被破坏;75%乙醇或1%碘伏作用30分钟即可被灭活)。
王威建议,针对流感病毒的一些特性,我们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烹调时只要使食物所有部分达到70摄氏度以上即可使流感病毒灭活;打喷嚏或咳嗽时应用手帕或纸巾掩住口鼻,避免飞沫污染他人;流感患者在家或外出时佩戴口罩,以免传染他人;每天开窗通风数次,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充足休息,避免过度疲劳;保持良好的个人及环境卫生;勤洗手,使用肥皂或洗手液,并用流动水洗手,双手接触呼吸道分泌物后(如打喷嚏后)应立即洗手;在流感高发期,尽量不到人多拥挤空气污浊的场所;戴口罩。
“神经氨酸酶抑制剂是治疗儿童流感的首选用药,临床常见的药物如奥司他韦、帕拉米韦,感染者应在48小时内尽早用药,这是因为流感病毒的排毒量在发病0-48小时达到高峰。”王威说,如果感染了流感病毒,要在发病48小时内尽早开始抗流感病毒药物治疗,避免盲目或不恰当使用抗生素,症状显著且持续48小时以上的患儿也可以从抗病毒治疗中获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