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闻 >> 河南新闻

关注2023中原农谷国际种业大会丨提振农业“芯”动力——2023中原农谷国际种业大会掠影

2023-11-11 11:07:25 来源:河南日报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杜君 刘晓阳

一粒种子促振兴,中原农谷起高峰。11月10日,2023中原农谷国际种业大会在郑州开幕。

嘉宾云集、高朋满座,聚焦种业创新发展,定位世界种业前沿,高端学术交流,创新引领成果展示,本次大会是观察河南种业振兴的一扇窗,请跟随记者一起透过这扇窗,感受河南保障国家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的智慧和力量。

12e95e1c2aae2df13eeff99c8e87ece0_p59_b.jpg

11月10日,2023中原农谷国际种业大会展览展示吸引众多嘉宾。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聂冬晗 摄

[问道]

破解种业创新难题

神农种业国际高端论坛大咖云集,可以说是本次大会的重头戏。

来自国际、国内种业领域的30多位院士、专家,围绕作物、畜禽、瓜果、花卉、苗木、微生物等种业领域,以及基因编辑育种、分子育种等种业前沿科技和理念,进行深度交流探讨,贡献种业发展智慧方案,共同推动种业高质量发展。

“我国的芝麻基因组研究一直处于领跑地位,花生全面参与了国际基因组计划,牵头完成了我国两个骨干亲本测序,处于并跑状态。”中国工程院院士张新友说。

“扩面积、提单产、增效益。”张新友给出了提高油料产能的总体思路,具体来说,要加大政府重视力度和扶持力度,开展高产优质抗逆品种选育和推广,配套高质高效生产模式创建与示范,农机、农艺深度融合,推动优质专用品种产业化发展,强化油料产后加工与品牌建设。

中国科学院院士钱前介绍了一株名叫“小薇”的水稻,2016年,它“成功上天”,登上“天宫二号”空间站。

“小薇”是钱前团队培育的一种新型水稻品系,有生长周期短、株型和生物量小、空间利用率高等优势,可以在实验室进行大规模种植和筛选,并实现表型精确鉴定。

“‘小薇’的生长周期仅46天(一般水稻品种在120天左右),株高就和一支钢笔差不多高。”钱前说。超矮秆新型种质助力粮食工厂与太空种植,目前,“小薇”已在实验室实现“立体种植”,希望有朝一日中国的粮食生产,从种子到稻米,也能实现工厂化、自动化。

“我国人口规模和土地资源禀赋需要持续改良小麦品种产量潜力,实施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也需要持续挖掘小麦品种产量潜力。”中国工程院院士许为钢表示,要加大源性状的改良,提高光合速率,同时还要改良株型与群体结构、提升抗倒伏能力、增强后期耐胁迫的能力、谋划适宜的发育节律。

“引进、建立了强筋、弱筋小麦品种遗传改良的技术体系,并育成了一批可与进口面包、饼干糕点小麦相媲美的优质品种等。”许为钢说,经过20多年的努力,我国已完成小麦优质化第一阶段目标,开展优质面条馒头等中国大宗面制品专用品种选育是我国小麦优质化第二阶段的重要内容。

09401fa25737f2ce4fe5d9477dd6f93a_p60_b.jpg

11月10日,2023中原农谷国际种业大会展览展示吸引众多嘉宾。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聂冬晗 摄

[展示]

种业创新成果丰硕

种业创新引领成果展是大会人气最旺、最有活力的一环。

白雪公主彩色辣椒、豫艺大麻花螺丝椒、酸甜果番茄……在河南农业大学展位上,30多个琳琅满目、各具特色的蔬菜品种吸引不少参观者驻足。

“酸甜果番茄,八分甜、二分酸,十分好吃。柔红白菜富含胡萝卜素和番茄红素,营养价值更高,吃这种白菜相当于同时吃了番茄和胡萝卜。”河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教授马长生介绍起来如数家珍,“优质、多样、个性、安全是我们的育种方向,近些年,我们选出了很多适合市场的品种,满足口感多样化和需求多样化,真正让农业提质增效、农民增收致富。”

“豫艺大麻花螺丝椒在焦作进行了示范种植,菜农对这个品种的反馈比较好,经济效益很不错,值得推广。”正在展台前参观的焦作市种业发展中心主任焦竹青表示。

在河南良种联合攻关成果展区,豫艺种业副总经理张宝金正在煮一锅彩色白菜。

“它既可以煮熟吃,也可以生吃,色泽鲜亮、营养丰富,农户种植收益也高,是普通白菜的2至3倍。”张宝金自豪地说。以企业为主体,豫艺种业联合省农科院园艺研究所、河南农大园艺学院等团队开展抗病抗逆大白菜良种攻关,已经育成三个抗根肿病新品种,有望打破日本、韩国在此方面的垄断。

据悉,本次种业创新成果展邀请了10家省内外知名农业科研院所和高校,河南省良种联合攻关项目28家牵头企业,以及河南种业集团、先正达、拜耳等头部种企参展,全方位展示近3年来我省种业创新和良种联合攻关新成果,展示国内外一流科研平台和种业企业创新成果,推动相关成果转化和技术交流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