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踏豫晋两界,思接鸿蒙万载,站在三门峡大坝上远眺,奔腾咆哮的黄河宛如苍山黛翠间的一条巨龙,狂躁急舞,吞吐着黄沙滚滚东去。
山高岩陡,峡谷险滩,驰骋在崤函大地的黄河于陕州段折北向东,人门、鬼门、神门三险处乱石穿空、惊涛拍岸、暗礁密布、漩涡湍急,正对挣脱三门而出的狂浪怒涛,天地造化出中流砥柱奇观。挺拔于浊浪洪流里,砥柱石吸纳天地之精华,风化成为炎黄族人的不屈精神雕像。
她凝结天地灵气,见证沧桑自然史。亿万年太短,相对于苍茫自然史;千百年漫长,较之于短暂人类文明。中更新世,冰川激增,海平面骤降,大自然以洪荒伟力勾勒山河,隆起雄山断裂大川,地表山脉纵横、江河蜿蜒,呈现出鸿蒙大象。复杂的地质运动在我国北部构造出自然杰作——黄河的轮廓。一条桀骜不驯、肆意虐患的大河,一条曲曲弯弯、百折不回径直向东的大河,一条富有母性、孕育泱泱华夏的大河。
“天地和合,阴阳相荡”,吸纳天地间千祥百瑞,汇聚日月灵光,结构成顶天立地的砥柱石。历经时间的水蚀、岁月的风化、光阴的汰漉、大化的洗礼,她默默昂立于黄河中流俯瞰时空易变。高岸深谷,沧海桑田,自然史的嬗变一笔一笔地镌刻进砥柱石里,完好地保存着黄河的流变史。书似青山常乱叠,砥柱石,自然史的缩影、黄河史的档案。
她存储自然密码,见证人天斗争史。物相,时空中的存在。砥柱石,耸峙在大河中流的史书,存载着大道变易的路径,她的层层岩脉镂刻着风痕水印,叠叠肌理刻录着时光屐痕,道道纹路承载着岁月变迁轨迹。人类只能从岩脉纹路中解知年轮,破解其间的诡异仍需接续。
砥柱石沉淀着过往。时光倒流中,眼前徐徐展开人与天斗的壮烈长卷,胼手胝足的崇伯鲧壅堵截流,腿胫无毛的夏禹疏导分流,弯腰驼背的艄公劈波击浪,挥斧持凿的匠人开山削石,赤脚裸背的纤夫躬腰爬行,对岸若隐若现的栈道那是先人遗在绝壁上的足痕,一幅征服与被征服的恢宏壮图。激流漩涡猖狂着野性,三门天堑幻化着魔法,两岸峭壁挑战着智慧,大自然以其野蛮阻拦着挺进的步伐,搏击在滔滔浊浪中的雄影,攀爬在悬崖间的身躯,昭示着先人不甘屈从自然的痛苦抉择。
日作不辍,功不唐捐,从夏禹分流治洪到高峡出平湖的三门峡大坝截流,狂躁巨龙终被逮治,始有黄河安澜、天下安康。砥柱石,人定胜天的精神象征。
她闪烁诗性哲光,见证人文变迁史。山水含辉,文人多情,山水因文人的笔墨熠熠生辉。江山胜迹,总不乏文人的笔墨诗章涂画抒情。更何况,万里黄河第一坝,一篇幽深醇美的诗文;天下第一石,一个充满神性哲理的传说。大桥两侧的石墙上、通往张公岛的岛墙上刻着晋人、唐人、宋人、元人、明人、清人、当代人的诗文,无不是历史深处砥柱石的沉吟、先民直面自然的呐喊。
见我若有所思,对黄河文化了如指掌的友人指着远岸绝壁上漫漶不清的石刻,略述其大意,那是先民征服自然的朦胧追求,还有刻在岩壁上的图腾、信仰、期望。此时,我内心泛涌着热浪,也不免些许空落,有形的文字符号怎么能诉述砥柱石的无穷意象,有限的思维怎么能囊括其无尽意涵。
诗文,灵秀蕴藉,在我看来,再深邃的文字不足以窥透砥柱石的堂奥,一柱厚重如山的人文变迁史。
她饱经人间悲欢,见证血泪文明史。三门峡,黄河漕运的咽喉,她西接长安,东通中原,南达江淮,是一条经济命脉、政治生命线。此处,黄河水冲出三门束缚后,分流析派,飞湍激浪,水情险恶莫测,过往漕船触礁撞石,葬身水底者不计其数。
西汉至清末的两千多年里,治理三门天险贯穿一部黄河漕运史,历代治者不惜用人命保障三门漕运畅通。“诏凿底柱”者有之、在底柱两岸开凿栈道者有之、奴役纤夫牵挽漕船闯越天险者有之。“激石云洄,澴波怒溢……破害舟船,自古所患”,古无门匠墓,凶险的三门峡吞噬了无数鲜活性命,也以其换取王权存续、帝都繁荣。
透过历史的尘烟,依稀看到酷吏嚣张的霸鞭、纤夫跋涉的身影、船工跌入激流的惨状、白发孀妇孤儿遗腹的哭声。
得失皆空,成败皆土。
大音希声,砥柱无言,她凝固着黄河的精魂,见证着月落星沉、大河儿女血肉之躯书写的气贯长虹史篇。时移世易,史影苍茫,新中国成立后建立起的三门峡水利枢纽工程结束了水患肆虐的历史,也结束了炎黄族人的噩梦。通过蓄水调沙,大河流缓波平,从容稳度,泽被华夏。
天地悠悠,古今茫茫,岿然屹立中流的砥柱石让人万古景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