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给四百多名英烈立传
近年来,虞城县的一群志愿者不停奔走在寻访烈士亲属的路上,挖掘烈士生前的点滴故事,志在为该县400多名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牺牲的烈士立传。其中,城郊乡郭土楼村的退休干部郭修建,一直为此事忙碌着。
虞城县爱心人士为烈士立传的故事,首先要从一名退休教师说起,这名退休教师叫韩宪臣。据他统计,虞城县有400多名烈士,而这些烈士只有姓名、祖籍信息,有据可查烈士生平事迹的仅有2位。于是韩宪臣就决定,要为这400多名烈士寻找亲属。
当年,韩宪臣在打听城郊乡郭土楼村一名烈士的亲属时,该村退休干部郭修建主动和他取得联系,领着他在烈士家里走访。得知有400多名烈士的亲属需要走访时,郭修建也主动要求加入走访中。从此,郭修建走访烈士亲属、搜集烈士事迹的行动一发而不可收。
2022年,韩宪臣溘然长逝。已经72岁的郭修建接过“接力棒”。每找到烈士的一名亲属,郭修建就用随身携带的小本记录下来。为了不给烈士亲属添麻烦,他常常是在乡村小卖部购买方便面充饥。
烈士的家乡多在农村,走访工作相当艰苦。郭修建的交通工具就是一辆电动车,一有时间他就会骑上电动车按烈士名单上的地址去寻访烈士亲属,随身还带着干粮、水、雨伞,入村入户,慢慢打听,一趟一趟地跑。
郭修建退休前曾在多个乡(镇)政府工作,对全县的乡村都比较熟悉。他利用这个优势,一天下来,有时能走访两三位烈士的亲属。
烈士牺牲时年龄在20岁左右,大都没有留下亲生骨肉,这给寻访工作带来了很大难度。而且由于年代久远,需要寻访一些耄耋老人才能挖掘出烈士生前的事迹。
更令郭修建感到艰难的是,有些村民对他的行为不予理解,认为这是几十年前的事情了,他这是“多管闲事”,甚至是“揭烈士家属的伤疤”,让烈士亲属回忆那些令人心碎的往事。每到这时,郭修建就不厌其烦地给乡亲们解释,苦口婆心地讲道理,争取乡亲们的理解和支持。
渐渐地,郭修建等人的行为引起了很多志愿者的共鸣,也引起了县领导的重视。虞城县巾帼木兰志愿者协会的志愿者们看到郭修建等人为烈士的事迹奔波,主动加入到这个队伍中来。如今为了支持这项工作,该组织还成立了“为烈士立传志愿服务队”。但这支队伍是清一色的“娘子军”,郭修建成了队伍中少有的男丁。
两年来,不管是酷暑盛夏,还是数九寒冬,郭修建老人就像一头默默耕耘的老黄牛,不停地行走在为烈士立传的路上。平时,“为烈士立传志愿服务队”的志愿者在早上8时30分集合时,75岁的郭修建老人已早早来到了集合点。如果不顺利,常常深夜才能回到家。对此,郭修建无怨无悔,从不喊苦叫累。
“郭修建是我们队伍中的老师级人物,他对这项工作非常热心、不余遗力。他的工作积极性一直感动着我们。”虞城县巾帼木兰志愿者协会会长高峯丽说。
截至目前,郭修建和志愿者已经走访了全县26个乡(镇)的268户烈士,整理出的246名烈士的资料有20多万字。更值得一提的是,烈士的亲属已经将牺牲在外地的郎学斌等5名烈士的遗骸迁回故里,安葬在虞城县烈士陵园内。
“我虽然年龄大了,但是能为烈士做一些工作,我感到很荣幸、很欣慰。只要我的身体状况允许,我就在这条路上一直走下去。”郭修建如是说。
本报融媒体记者 成绍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