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其中蕴含的天下为公、民为邦本、为政以德、革故鼎新、任人唯贤、天人合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讲信修睦、亲仁善邻等,是中国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中积累的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的重要体现,同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主张具有高度契合性。”这是党的二十大报告在阐述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第二个结合”时提出的最新论断,深刻诠释实现“第二个结合”的原因在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主张“具有高度契合性”。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主张的高度契合性,为“第二个结合”提供了前提条件和重要基础
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根本途径是“两个结合”,而“高度契合”是“第二个结合”的重要前提和依据,因而“高度契合”对“两个结合”乃至整个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进程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这为深化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规律性认识,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提供了科学指南。作为马克思主义重要内容的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主张,具有开放性和时代性的特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包容性,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主张相契合创造了条件。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更加夯实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基础和群众基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创立贯穿着“革故鼎新、一往无前”的精神,是在“进行艰辛理论探索”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的,是为改变当代中国人民乃至人类历史命运而创立的,是在中国人民从富到强的实践中形成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坚持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理论品格的典范,是创新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典范。坚持和发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是坚持和发展科学社会主义。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主张的高度契合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的重要体现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内涵丰富、博大精深。我们要深刻理解和把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不断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赓续好中华民族的道德基因和血脉。
一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宇宙观同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主张具有高度契合性。中国传统文化讲求人与自然的和谐,《易经》的宇宙观强调“天人合一”“道法自然”“万物归一”探索了万物的起源、宇宙的起源和进化、生命的奥秘以及人与宇宙的和谐关系。《周易》中的“道”,综合天道、地道、人道,其中“天地”是万物之母,一切皆由其“生生”而来,“生生”是“天地”内在的创生力量。天道、地道、人道既是一个不断创生的系统,也是一个各类物种和谐共生的生命共同体。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明历来崇尚天人合一、道法自然,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还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我们党始终坚持“求同存异”,强调“和而不同”,充分彰显了“和合”理念的时代价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天人合一的宇宙观有着与其相似的自然生态理念。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强调“天人合一”“道法自然”“与天地参”“不违农时”“众生平等”等尊重自然、保护自然的价值追求。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建立在对人与天地万物一体同源的体悟之上,其中蕴含着人与自然万物共存共生的生命共同体意识,把天地万物视作同自己紧密相连的存在,从而把天地人统一起来,把自然生态同人类文明联系起来,这为构建中国特色生态哲学提供了重要价值论参考。
二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天下观同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主张具有高度契合性。亲仁善邻、协和万邦是中华文明一贯的处世之道,天下一家、世界大同是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思想传统。《诗经•小雅》中的“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是对古代中国“天下观”最早也最精辟的诠释。《礼记》云,“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讲信修睦、爱好和平,崇尚“协和万邦”一脉相承,从黄帝的“万国和”,尧帝的“协和万邦”到孔子的“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这些协和万邦的天下观对促进人类文明的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天下大同、协和万邦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对人类社会的美好憧憬,也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蕴含的文化渊源。”我们要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宇宙观的智慧,推动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因此,协和万邦的天下观主张亲仁善邻、天下一家、世界大同,倡导化干戈为玉帛,和谐相处,开放包容,文明交流互鉴。
三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社会观同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主张具有高度契合性。亲仁善邻、协和万邦是中华文明一贯的处世之道,天下一家、世界大同是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思想传统。“和”是中国古典哲学中的一个重要范畴,孔子提出的“和而不同”思想是对中国人产生深刻影响的一个重要观念。在《论语》中,孔子进一步提出“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将和而不同的主张引申到人伦关系中。和而不同的社会观是符合事物和社会关系发展规律的,蕴含着深刻的哲学和伦理智慧,因而成为中国人遵循的行为准则。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化崇尚和谐,中国‘和’文化源远流长。”“在五千多年的文明发展中,中华民族一直追求和传承着和平、和睦、和谐的坚定理念。”“和”文化是中华文明的精髓所在,“和”的核心精神是相互承认、彼此尊重、和谐圆融;“和”的途径是以对话求理解,和睦相处,以共识求团结,和衷共济,以包容求和谐,共同发展。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以及社会内部诸要素之间实现均衡、稳定、有序,相互依存,共生共荣。和平、和睦、和谐是中华民族一贯追求和传承的理念。因此,“和而不同”集中彰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社会观,倡导求同存异,承认和尊重差异,追求平等和睦、共生共荣。我们要坚持弘扬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文明观,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不断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凝聚共识、汇聚合力。
四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道德观同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主张具有高度契合性。“善”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一个民族和国家正确的价值取向。《周易》提出“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中国哲学的鼻祖、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主张“上善若水”,孔子讲“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孟子主张“恻隐之心,人皆有之”,提出了著名的性善论,都把善与为人处世之道、安身立命之本相联系,彰显中国人崇德向善的美好追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无德不立,品德是为人之本。”“要用中华民族创造的一切精神财富来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中华民族是重视道德、崇尚修德的民族,传承发展人心和善的道德观,就是要以“和善”化人、以“和善”育人,重视人与自身、人与他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伦理关系,崇德向善,追求心灵祥和安宁以及“仁者爱人”“推己及人”的道德境界。李学生舍身救儿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的习近平同志称之为“平凡之人做出不平凡壮举的英雄”,这是为全国首届道德模范、“商丘好人”杰出代表李学生作出的批示。商丘凡人善举如雨后春笋,倡导“学习好人、回报好人、争当好人”的道德理念,“商丘好人”道德品牌建设温暖全中国就是最好的诠释。因此,这些价值观念和道德规范铭刻于中国人民心灵深处,融入中华民族血脉,同马克思主义道德观、社会主义道德观具有内在共通性、高度契合性,成为支撑中华民族薪火相传的重要力量。
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主张高度契合,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商丘落地生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对“高度契合”规律性的认识和践行,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对坚持和发展科学社会主义所作出的理论贡献与实践探索。持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商丘落地生根,市社科联重点做好推动优秀传统文化进教材、进课堂、进作品、进网络、进社区、进家庭活动;打造殷商之源文化品牌,加快商丘殷商文化研究建设,把殷商文化成果推向省内外;河南省社科院成立了河南省中医文化研究会,该研究会立足于挖掘和传承中医文化,积极推广弘扬中医文化传承、发展及研究,推进中医药文化活态传承、完善学术传承制度,助力党和国家收集民间中医药验方、秘方和技法,实施中医药文化传播行动,使中医药成为广大人民群众,促进健康文化自信的源泉。及时成立中医文化研究会、高适文化研究会等,组织举办殷商文化、国学文化、中医文化等学会(协会、研究会)论坛和讲座。
我们要深刻理解和认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创新成果,用科学的理论武装继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推动党的创新理论更好地与时俱进,展现出强大的真理力量,把“六个坚持”即坚持人民至上、坚持自信自立、坚持守正创新、坚持问题导向、坚持系统观念、坚持胸怀天下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运用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生动实践中,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主张高度契合的实践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和精神动力。(商丘市社科联 谢芳 中共商丘市委党校 常立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