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部族始祖原本称为卨、偰,在汉字简化、规范化过程中,现在写作契,仍读作“xiè”。从目前大众语言流行的情况看,不少人说到商部族始祖,只知为契,常称其为qì,对其原名称中所包含的寓意也不甚了解。有必要正本清源,避免以讹传讹。
一、商部族始祖原称为偰、卨
我们现在读的司马迁《史记·殷本纪》记载:“殷契,母曰简狄,有娀氏之女,为帝喾次妃。三人行浴,见玄鸟堕其卵,简狄取吞之,因孕,生契。”这是汉字简化版的《史记·殷本纪》,其实在西汉,《史记·殷本纪》中的“殷契”原写为“殷偰”。
我们查找东汉许慎著《说文解字》可知,在其成书时期,距今大约1900年前后,契、偰两个字是分开使用的,字义也明显不同。
《说文解字・人部》:“偰:高辛氏之子,尧司徒,殷之先。从人,契声。私列切。”私列切,读音接近今音“xiè”。偰,专指殷商始祖。
史籍记载,商祖偰又称为禼。
《说文解字·禸部》:“禼,虫也。从禸,象形。读与偰同。私列切。”偰与禼通。
在《史记·三代世表》中有“高辛生禼”“禼为殷祖”的记载。《汉书·五行志》有记:“相土,商祖契之曾孙,代阏伯后主火星。宋其后也。”颜师古注:“契读曰偰……字或作禼,其用同耳。据诸典籍,相土即禼之孙。”
商部族始祖原本称为偰、卨,是一个专用名词,早期与契并不通用。
二、“偰”简化为“契”的过程
汉字在几千年的创造传承使用过程中,有一个逐步推进字形统一化、书写简便化、使用规范化的过程。《说文解字》《康熙字典》《新华字典》等字书、词典,在这个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到《康熙字典》成书的清朝前期,专指商始祖的偰,已经与契通借了。
新中国成立后,在现代汉语汉字简化、规范化过程中,“偰”与“栔”作为异体字都归并到“契”。
当代,偰字不再单独使用,其作为专指商族始祖之义项归并入契字,殷商始祖偰统一表述为殷商始祖契,但仍保留原读音,读作xiè。现在的汉字字库中,我们可以找到偰字,但在书籍印刷等规范化使用时,偰字已经作为异体字被契字替代。
三、当代语言传播讹误问题的规避
当代大众学习使用汉字时,大多人只知道契字读音qì,不太了解契字包括异体字偰的悠久演化过程。现代人读《史记·殷本纪》记载“殷契”的时候,有的会读作yīn qì,而不知道应该读作yīn xiè。
为了规避当代大众语言传播中出现语音讹误,主流媒体如报纸、广播、电视等应该做好语言传播标杆,发挥规范引导民众语言的作用。旅游景区解说、地名标牌等应该做好宣传,对外来游客作好规范详细介绍。既要读准商祖契(xiè)的语音,也要介绍清楚“契”包括的“偰”的含义。
“契”与“偰”两字所蕴含的意义之间原本有一些内在的联系。
“偰”是会意字,从人,从契;专指商始祖,含义是“创造契刻文字的那个人”。甲骨文是商部族创造出来的,商始祖偰就是伟大的契刻文字的先驱。作为“舜之司徒”,殷偰是中国有史料记载的最早专司文化教育的官员,是中华文化史上的一颗明亮的巨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