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商文化起源于商丘

—— 本报“殷商之源·探源”采访组探访商丘殷商文化

2023-10-17 16:56:05 来源:商丘日报

汤王台  燧皇陵  山东曹县成汤王陵  虞城伊尹祠  阏伯台

  商文化起源于商丘,兴盛于安阳。

  “天命玄鸟,降而生商。” 商丘是华夏文明和中华民族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商丘之所以称为“商丘”,与商族、商人、商朝和殷商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商丘之名,传承文明。商丘最早就是指阏伯观测“商星”的那座高丘。

  玄鸟生商,不是传说。玄鸟最早来自东夷族的玄鸟氏、玄鸟图腾。

  殷商之源,源头在商。商丘,是历史学家、考古学家心中的“殷商之源”。

  一、商丘之名,传承文明

  有这样一座伟大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伴随着中华民族的五千年历史、五千年文化、五千年风雨,历经兵祸天灾、战乱洪灾,一次次毁灭而又一次次重建,永远屹立不倒,传承华夏文明之火。

  这就是商丘。

  “商丘试一望,隐隐带秋天。地与辰星在,城将大路迁。”如同高适的诗句,商丘一直在中国人的诗词里、心灵里。

  “商丘”一名是怎么来的呢?

  “商丘名称的来历与阏伯台密不可分。”站在有4200多年历史的中国最古老的观星台前,商丘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张学勇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阏伯台又称火星台、火神台和商丘。据考证,此处便是帝尧时期火正阏伯观星授时的观星台。阏伯的主要职责是:任火正之职,观察大火星,并以大火星的行迹变化,确定时节,指导农业生产,为民祈福。阏伯是一位天文学家,而他观星授时的高丘,就是一座原始的天文台。这一观点已被1994年中国商丘火星台学术研讨会确认。”

  阏伯死后,百姓感念他的功德,称为“火神”,将他葬在生前观星授时的土丘上。自古以来,人民群众将阏伯当神灵供奉和朝拜。阏伯之后,相土继承“火正”之职(相土是契的孙子,商族部落首领),在先商时期,“商丘”始终是商族研究天文、确定历法的地方。

  天上一颗商星,地上一个商丘。

  商丘这个地名,最早就是指阏伯观测“商星”的那座高丘。上古时代的先民,正是靠着观测“商星”和其他星辰,先后确定四季、二十四节气,发明了阴阳合历的中国农历。

  燧人取火非常业,世界从此日日新。

  传说中比商丘更古老的地名叫“燧明国”。相传在一万年前,燧人氏在燧明国(今河南商丘)发明了钻木取火。燧人氏发明的华夏文明之火,开启了华夏文明的新纪元。从此,“人猿相揖别”。“三皇之首”燧人氏发明钻木取火,教人食熟食,结束了远古人类茹毛饮血的历史,燧人氏的创造和贡献,让史前的商丘成为一块文明向八方流淌的高地。

  商丘,长眠着中华“火祖”燧人氏,供奉着“火神”阏伯,这里是中国火文化的发源地,是中国火文化之乡。燧皇陵与阏伯台,成为商丘独特的火文化景观。

  二、玄鸟生商,不是传说

  商丘古城南45里,有一个有4300年历史、以帝喾高辛氏的名字命名的古老集镇——睢阳区高辛镇。高辛镇西北不远,有一座高大的坟茔,这就是帝喾高辛氏墓,也称帝喾陵。

  “帝喾是五帝中的第三帝,他前承炎黄,后启尧舜,奠定华夏基根,是华夏民族的共同人文始祖,被殷商族人认为是其第一位先祖。”张学勇介绍。

  帝喾后裔,枝繁叶茂。商朝、周朝、汉朝三大王朝皆为帝喾子孙。帝喾后裔姓氏有1700多个,在现行按人口比例排列的百大姓氏中,有86个姓氏源于高辛帝喾。帝喾后裔,从古至今称帝称王者有280多位,称帝称王有3000多年。

  “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宅殷土芒芒。”商族的起源,通常被认为源自“玄鸟生商”的传说。

  高辛镇北边潘庙村被称为“玄鸟生商之地”。玄鸟生商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

  司马迁所著的《史记·殷本纪》是以记述契的诞生开始的:“殷契,母曰简狄,有娀氏之女,为帝次妃。三人行浴,见玄鸟堕其卵,简狄取吞之,因孕,生契。契长而佐禹治水有功……封于商,赐姓子氏。”

  玄鸟生商,最早并不是传说。玄鸟最早来自东夷族的玄鸟氏、玄鸟图腾。商族是由东夷族而来,所以商族的后代就说是“玄鸟生商”。

  商族的起源和东夷族密不可分。著名的美籍华人学者、人类学家、考古学家张光直和张长寿发表于《考古》1997年第4期的《河南商丘地区殷商文明调查发掘初步报告》一文中这样写道:“考古学材料给了我们一条很坚强、很清楚的线索,说明先商文化自东海岸沿着现在陇海路的路线从苏北经徐州进入豫东,征服了土著,在商丘一带建立了他的第一个都城——商,这种可能性是可以郑重考虑的。”

  三、殷商之源,源头在商

  商丘,是华夏文明和中华民族的重要发源地之一,是商族的重要发祥地、是商朝的建都地、是商业的起源地,是历史学家、考古学家心中的“殷商之源”。

  说起殷商的来历,要从商与亳说起。

  殷商的先世——商族是兴起于黄河中下游的一个部落,商的始祖契与禹同时。契的十三世孙成汤灭夏后,以“商”为国号,在亳建立商朝。之后,商朝国都频繁迁移,至其后裔盘庚迁殷后,国都才稳定下来,在殷建都达273年,因此商朝又被后世称为“殷”或“殷商”。

  《史记》称“汤始居亳,从先王居”。亳,是成汤始居之亳,即其先祖帝喾成为天下共主后定都的亳。亳是商朝的第一个都城,也是帝喾的都城。

  “亳”在哪里?这是商文明研究的一个重大命题。

  自汉代起,众说纷纭。中国先秦史专家、南开大学教授王玉哲把古今关于“亳”地的说法总结概括为六种:关中说、偃师西亳说、河南商丘南亳说、山东曹县北亳说、河南内黄说、郑州说。影响较大的为“三亳说”,即南亳、北亳和西亳。

  《尚书蔡传》《通典》《括地志》和《河南通志》均有“三亳”之说:“书所称三亳者,蒙县之亳曰‘北亳’,汤所兴;谷熟之亳曰‘南亳’,汤所都;偃师之亳曰‘西亳’,汤所迁也。”

  在“三亳”之说中,“汤所都”之地明确为南亳。

  王国维在《说商》一文中引杜预《春秋释地》说:“宋、商、商丘三名一地。”

  三亳,均以商丘为坐标。南亳,在今商丘市睢阳区东南部、虞城县谷熟集西南三十五里。北亳,即景亳,在今山东曹县南和商丘市梁园区北交界处。西亳,在商丘以西大约280公里处的洛阳偃师商城。

  除西亳原为西方之夏都所在地外,南亳和北亳与商丘为一地,离不开原古商国的范围。南亳之地,是商汤建都之地,有纪念商朝开国之君商汤的商汤庙及汤王台。北亳之地,有成汤王陵。商国前期都城、商朝第一个都城在商丘,由此形成了先商、早商文化。

  商丘不仅是商朝开国之都,兴周灭商也与商丘素有渊源。睢阳区勒马有一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枣冢庙,祭祀的是帮助武王伐纣灭掉商朝建立周朝的大将黄飞虎。而更为重要的是,周成王封殷商后裔微子启于商,称宋国,“以奉殷祀”。宋国延续和发展了殷商文化。


文 本报融媒体记者 白鹏 侯国胜 图 本报融媒体记者 崔坤 贾晶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