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意渐浓,皮肤干燥、掉发、口唇干燥、便秘、感冒、疲乏……您的身体是不是像这多变的气候一样,状况频出?对于一些有慢性疾病的老年人,天气寒热的变化也容易引发旧疾。那么,秋季应该如何养护身心、保持健康呢?近日,记者就此采访了商丘市中心医院内科医生王偲伟,为大家带来了秋季养生攻略,护你安然度过“多事之秋”。
润燥养肺正当时
天气转凉,早晚温差较大,气候干燥,让人感受到浓浓秋意。王偲伟提醒说,秋季是自然界寒热更迭的季节,受此影响,人体也处于阳消阴长的过渡时期,而此时干燥的气候极易伤损肺阴,从而出现口干咽燥、干咳少痰、皮肤干燥、便秘等症状,故秋季养生要顺应季节的自然特性,润秋燥、养肺阴正当时。
A 燥邪易伤肺 ■
秋天,人体哪个部位最脆弱?“当然是肺。”王偲伟说,“入秋后,空气逐渐干燥,肺喜润而恶燥。”中医认为,燥是秋之主气,五脏属肺,肺为“娇脏”,极易受伤。
王偲伟提醒,立秋后,受气候、环境等因素影响,呼吸道疾病、慢性疾病特别容易复发。从医院门诊接诊情况看,中年人季节性哮喘多发,老年人慢性支气管炎多发。如一旦出现不适症状,要及时就诊,对症医治。如果不及时调养,到冬季就容易患肺部感染性疾病。特别是老年人,呼吸道老化,支气管上皮萎缩,纤毛运动减弱,清除病菌功能下降,更容易患肺炎。
B 养阴不食姜 ■
“秋季阳气渐收,阴气生长,保养体内阴气是首要任务,而养阴的关键也在于防燥。”王偲伟说。中医认为,秋季五行属金,内应肺,也就是说秋季肺功能极易偏旺偏亢,肺阴很容易虚损,而辛味食品吃得过多,会直接伤及肺阴。王偲伟提醒,秋天饮食应遵循“少辛增酸”的原则,即少食辛味食物,如生葱、生姜、生蒜、韭菜、辣椒等。特别是生姜,古代的医药典籍中曾反复告诫“一年之内,秋不食姜;一日之内,夜不食姜”。在少辛的基础上,应多吃酸味食物,如苹果、石榴、葡萄、猕猴桃、橘子、樱桃、柚子、柠檬、山楂、番茄等,酸味食物有收敛肺气之功效。
“人体在经过夏季的大量汗液排泄之后,津气受到一定程度的损失,入秋后,可以多食用平补食品及时给予补偿。在所有颜色中,肺最爱白色的食物。”王偲伟建议,秋季饮食宜清淡,多食白色食材,如银耳、豆腐、百合、山药、莲藕、蜂蜜、糯米、粳米、豆芽等食物,有养阴、润肺、生津的作用。同时,加强对水分和维生素的摄入,每天保证喝水2000毫升。
C 运动宜平缓 ■
“防止‘燥邪伤人’,除了食补,还要调节起居,早睡早起,加强锻炼,增强体质。”王偲伟说。秋天,是开展各种运动锻炼的好时节。秋季养生离不开“收”“养”原则,运动量不宜过大,可选择轻松平缓的项目,如打太极拳、八段锦、慢跑等。秋季气温逐渐下降,早晚温差较大,老年人锻炼身体时要注意保暖,适当增减衣物。要经常开窗通风换气,每日早晚可选择空气清新处主动咳嗽,以清除呼吸道及肺部的有害物质,减少对肺部的损害。此外,平时要注意呼吸系统的锻炼,可用腹式呼吸法:伸开双臂,尽量扩张胸部,然后用腹部带动呼吸。“此项锻炼有助于增加肺容量,有利于慢阻肺和肺气肿患者病情恢复,还可保持肺细胞与支气管的弹性。”王偲伟补充说。
中医有“常笑宣肺”一说,笑对机体来说是一种最好的“运动”,尤其是对呼吸系统来说,大笑能使肺扩张,人在笑中还会不自觉地进行深呼吸,清理呼吸道,使呼吸更通畅。同时,人在开怀大笑时,可使更多的氧气进入身体,随着流畅的血液行遍全身,让身体的每个细胞都能获得充足的氧气。
“贴秋膘”并非人人适合
我国素有“贴秋膘”的说法。“贴秋膘”的理由是,夏日的炙热和闷湿让不少人食欲欠缺,由于吃得少了,体重往往有所减轻,为了弥补这“苦夏”的亏空,秋季就要为自己“补膘”。那么,是否人人都需要“贴秋膘”呢?
A 体重偏低者应“贴秋膘” ■
王偲伟介绍,“膘”用在人体上主要指的是皮下脂肪。从专业上讲,人体皮下脂肪的量占体重的比例,也就是体脂百分比(BF%),是反映人体健康、预测疾病的一项重要指标。
目前,判断肥胖最常用的一个指标是体脂指数(BMI),也就是体重(公斤)除以身高(米)的平方,但只用BMI来判断是否肥胖是不全面的,因为BMI只有身高和体重两个要素,并不能区分体重是脂肪还是肌肉,可能漏掉“隐形胖子”或是“强壮型(肌肉发达)”人群。这个指标是不能反映体内脂肪的,因体内脂肪的测定不如体重和身高容易测量,我们可以用皮肤皱折卡钳测量法、指捏法,或者依靠专业仪器(如人体成分分析仪)测量体脂百分比,成年男性体脂百分比(BF%)>25%,女性体脂百分比(BF%)>30%即为肥胖。
对于已经超“膘”的人来说,就不应该再盲目地“贴秋膘”了。而对于体重偏低,或者已经属于低体重的人,可以考虑适当地“贴秋膘”。健康“贴秋膘”应做到:食物多样,合理搭配;吃动平衡,健康体重;多吃蔬菜、奶类、全谷、大豆;适量吃鱼、禽、蛋、瘦肉;少盐少油,控糖限酒;规律进餐,足量饮水。
B 中心性肥胖者要当心 ■
“脂肪在人体的不同分布,也会对我们的健康产生不同影响。”王偲伟告诉记者,脂肪主要分布在内脏和上腹部皮下者称之为“腹型”或“中心性”肥胖;脂肪主要分布在下腹部、臀部和大腿皮下者称之为“外周性”“梨形”肥胖。我国成年男性肥胖大都属于中心性肥胖,也就是俗称的“将军肚”,而成年女性肥胖大都属于梨形肥胖。中心性肥胖得慢性疾病的概率比正常者大大增加。
相比其他类型的肥胖,中心性肥胖患者代谢综合征的患病率升高三四倍,同时也更容易合并高血压、高血脂以及糖尿病,发生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性也更大。
警惕干燥综合征
秋季,一些人会被“干”困扰:一天到晚总喝水,老跑厕所,还是觉得口干舌燥、皮肤发痒、眼睛发干。普通的“秋燥”通过皮肤保湿和饮食补水可以改善,而有一种特殊的干燥,就算疯狂补水也无济于事。
A 特殊的干燥综合征 ■
王偲伟介绍,干燥综合征是一种以侵犯泪腺和唾液腺等分泌腺、具有高度淋巴细胞浸润为特征的弥漫性结缔组织病,女性较男性多见,发病年龄高峰在50岁至70岁。患者会出现口干、眼干症状,严重的还会出现吞咽困难、牙齿发黑脱落。这种疾病既不属于口腔科也不属于眼科,而是风湿免疫科疾病。干燥综合征早期起病隐匿,严重时可能累及肺脏、肾脏、神经系统等多系统。因此,早诊断、及时治疗十分重要。
B 秋季易患干燥综合征 ■
王偲伟说,干燥综合征的主要症状为多种症状一起出现,如口干、眼干,同时还可能有牙齿发黑、龋齿、关节痛、腮腺肿大等问题;秋季干燥主要是嘴巴干,眼睛不一定干。那么,出现哪些问题,我们需要提高警惕呢?
眼部是否感到不能忍受的干燥,持续3个月以上,是否反复有眼部磨砂感?口腔是否每日感到干燥,持续3个月以上?吞咽干食是否需要液体送服?以上问题有一个回答肯定,就需要及时就医,进一步明确有无干燥综合征可能。
王偲伟提醒,类似干燥综合征的某些症状可能是其他疾病所致,例如关节炎或关节痛的症状,有时可能是类风湿关节炎引起;消化不良可能只是单纯的肠胃不适,不必过分忧虑。但当患者被确诊为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疾病后,同时出现口干、眼干症状时,建议考虑是否为干燥综合征。
C 这样缓解干燥 ■
控制原发病,及时就诊。出现上述症状者,最重要的是及时到正规医院的风湿免疫科就诊,接受全面检查和对症治疗,以免延误治疗时机。只有控制住原发病,才能更好地缓解不良状况。另外,如果患者服用降压药、抗心律不齐药、抗抑郁药等也会出现口眼干燥,就诊时要告知医生,方便医生判断。
加强滋润度,呵护皮肤。对干燥综合征患者来说,如果皮肤过于干燥,需加强滋润度。一般在洁面、洗澡后,患者可以使用润肤露滋润皮肤,锁住水分的同时,降低皮肤敏感性。另外,不要频繁洗澡,洗澡时间也不宜过长,还要控制水温,这样有助于减少对皮肤表面油脂层的损害。
改变生活习惯,注意口腔保湿。患者应减少吸烟、喝酒,降低对口腔的伤害;多吃水果蔬菜、多喝水;多漱口,保持口腔清洁。必要的情况下,可以多使用含氟的漱口液漱口,以降低感染风险。
使用人工泪液滋润眼睛。很多干燥综合征患者会出现眼睛干涩、有异物感的情况。一般情况下,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人工泪液缓解干燥症状、减少眼角膜的损伤,并可有效防止出现眼部并发症。
适度锻炼,保护关节。加强身体锻炼,可以提高机体免疫力,但不能进行剧烈运动,可以进行太极拳、慢跑、走路等舒缓运动。日常生活中,出现关节僵硬、疼痛、肿大变形、活动受限等症状,最好到医院进行相关检查,排查关节疾病,提防免疫系统出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