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民生> 正文

37年前,新华社原社长穆青第四次到宁陵县石桥镇万庄村看望老朋友、全国林业劳模“老坚决”潘从正,两人共同栽种一棵象征友谊的泡桐树——

“友谊树”见证中国酥梨之乡变迁

2023-09-28 02:16:19 京九晚报

  秋分时节,地处黄河故道的宁陵县22万亩酥梨进入采摘旺季。9月26日,有着32年种梨经验的宁陵农民杜华说:“我在老梨树上嫁接的秋月梨,产量高,价格好,一亩地能收入1万多元!”

  万亩梨园中,“老坚决”纪念馆院子里,有一棵高大壮硕的泡桐树,它是1986年3月31日新华社原社长穆青第四次到宁陵县石桥镇万庄村看望老朋友、全国林业劳模“老坚决”潘从正时,两人共同栽种的“友谊树”。

  37年过去了,当年那棵小树苗如今已是合抱之木、参天大树。它迎风而立,不仅是穆青“勿忘人民”和潘从正“缀网劳蛛”精神的凝结传承,更见证了脚下这片不毛之地成为中国酥梨之乡的时代变迁。

  1965年12月,穆青第一次到宁陵县采访潘从正时,万庄村周边还是一片荒滩,仅有的绿色屏障,就是优秀共产党员潘从正栽下的防护林。1979年,穆青和同事陆拂为再访潘从正,并于4月25日在《人民日报》头版刊发《一篇没有写完的报道》,讲述了植树老人潘从正长年累月与风沙搏斗的故事,从此,潘从正“缀网劳蛛”的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党员干部不忘初心、接续奋斗。

  多年来,宁陵县干部群众持续传承穆青“勿忘人民”和潘从正“缀网劳蛛”的精神,谱写了宁陵县经济社会发展的绚丽篇章。就拿酥梨产业来说,全县梨树种植面积已从20世纪50年代的1.45万亩发展到今天的22万亩,居河南第一、全国第四;酥梨年产量6.5亿公斤,占河南总产量的一半,年产值达到20亿元。2001年,宁陵被授予“中国酥梨之乡”称号。

  在今年举办的酥梨采摘节上,宁陵县石桥镇镇长李永介绍:“我们已经成功举办20届梨花节、17届酥梨采摘节,小小的酥梨带动宁陵10万多名群众实现家门口就业增收,过上甜蜜的生活。”

  在万亩梨园旁,宁陵县投资3亿元建设的集仓储、分选、物流、深加工于一体的现代化果蔬冷链物流交易中心,目前已投入使用。该县还孵化培育了7家大型电商企业和500多名电商带头人,网上年销售酥梨1亿多公斤,梨膏、梨酵素等深加工产品正在售往全国各地。

  走进“老坚决”纪念馆,仰望“友谊树”,如一座挺拔的精神坐标,带给人深深的思考。宁陵县委书记蔡勇说:“这棵泡桐树,铭记着一名人民记者和一名普通劳动者的朴素情结,见证了宁陵万亩荒滩变成‘醉人’梨园。”

记者 李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