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商丘> 正文

我干了,您随意!

2023-09-27 05:37:31 京九晚报

  劝酒,是酒桌文化的重要内容,由来已久,于今为烈。说到劝酒,我们很自然会想起王摩诘的“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想起李太白的“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想起白乐天的“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想起孟东野的“劝君金曲卮,勿谓朱颜酡”,想起苏东坡的“别酒劝君君一醉”……那都是文劝,虚劝,泛泛而劝,雷声大雨点小,形式大于内容,喝多喝少由你,喝不喝也由你,可谓高雅而不失热情,还是比较文明的。

  还有一种是武劝,硬劝,强人所难,不喝不行,花言巧语,咄咄逼人,不喝就是不给我面子,就是和我过不去,我就要你的好看云云。为此而生出无数争端,轻者骂骂咧咧,借酒撒泼,重则大打出手,非死即伤。最令人发指的是西晋豪富石崇,每有宴请,便命令美人向客人劝酒,如有客人饮酒不尽者,就要斩杀劝酒美人。有一次,为劝大将军王敦喝酒,竟一连杀了三个美人。令人惨不忍睹,真够血腥的。后来孙秀灭他三族也不亏。

  劝酒的极端形式就成了灌酒。罗马帝国时代,宫廷宴会一吃就是三四天,只要皇帝没有命令退席,大家就得坚持喝酒。最后实在喝不下去了,皇帝就派人强行灌酒。为此,还专设了“呕吐室”,有美貌女奴手执鹅毛,伸到醉酒者的嘴里一阵猛掏。待胃中的东西吐光后,回来接着再喝。一位罗马将军回忆说,他三天就掏了九次之多,实在太难受了,还不如去战场上冲锋陷阵来得痛快。

  可见,这酒不是不能喝,也不是不能劝,但要劝得文明,礼貌,合情合理,适可而止,不能强人所难。在这方面,毋庸置疑,南方沿海一带的酒桌文化就比北方强。他们的习俗是敬酒不劝酒,敬酒词可以说得天花乱坠,热情洋溢,但喝多少个人自便。因而就很少听说有发酒疯、借酒胡闹的事,更鲜见有喝酒喝死人的悲剧。

  无酒不成席,无酒不欢,喝酒既能活跃气氛,解忧去乏,又是一种常见交际手段,大多数人难以免俗。但酒桌文化却大有改进的必要,最主要是劝酒这个环节。理想模式就是只敬不劝,各人量力而行,贯彻能者多劳的方针,量大者多饮,量小者少饮。可频频举杯,热情相邀,至于喝多少,那就随个人意愿,以喝得高兴为原则,“莫酩酊,微醺境界总相宜”。

  眼下而论,随着社会进步,文化昌明,劝酒之习正逐渐式微,可以说已经快到了穷途末路。一是反感劝酒者越来越多,他们上了酒桌,既不劝酒也不被劝酒;二是年轻人们普遍信奉靠实力说话,凭本事吃饭,瞧不起动不动就请吃饭的陋习,酒桌文化很有可能在他们这一代被彻底清零;三是如果劝酒喝出了毛病,把人喝坏了,喝死了,要负法律责任,劝酒的劲头有多大,赔钱的数目就有多大,你看着办吧。至于像某大公司主管借劝酒猥亵女性的人渣,肯定也会吃不了兜着走。

  当然,道理是这个道理,但总有人喜欢劝酒的热闹氛围,不如此就觉得不尽兴,没喝好。那就人各有志,各从其爱,热衷于劝酒者不妨继续觥筹交错,邀来劝去,但一定请悠着点,并把这两句话挂在嘴边:我干了,您随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