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花香里说丰年丨一起闯出一片新天地
河南日报记者 胡巨成 河南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李子耀
蒙蒙细雨,挡不住秋收的喜悦。展台上,南湾鱼、虾稻米、信阳板栗等土特产品摆得满满当当。十里八乡的群众冒雨赶来,共享这幸福的时刻。
9月23日上午,信阳市浉河区浉河港镇桃园村里热闹非凡,2023年中国农民丰收节河南省主会场活动在这里举行。
来自信阳市平桥区“马妈妈农场”的工作人员李霞,刚把带来的水培生菜、芹菜和虾稻米等农特产品摆放整齐,顾客就接连上门了。
“我们的农产品一直很受欢迎,信阳几家大超市都是我们的大客户。因为今天有几个外地考察团去农场参观学习,农场负责人马超一早又赶回去了。”李霞说。
“这么忙啊?”记者拨通马超的电话。
“可不是嘛,第十一届中原(固始)根亲文化节临近了,外地来考察的人多。”电话那头,马超乐呵呵地说。
41岁的马超,是平桥区平昌关镇人。从部队退役后,他曾在上海从事二手房中介工作,凭借着脑子活、肯吃苦,很快升任公司经理。让人没想到的是,2011年马超转身回了乡,创办了“马妈妈农场”。
“家乡土质好,种出来的东西个顶个,我相信在农村这个广阔天地可以大有作为。”马超说,“创业之初,市、区有关部门给予了我们很多支持帮助,修路打井建大棚,改善基础设施,还派农业专家来指导。”
经过10余年发展,“马妈妈农场”已经成为农旅融合的新型现代农业综合体,打造了集“种、管、收,游、娱、购,产、学、研”于一体的休闲生态旅游产业基地,形成了“一二三产业有机融合”的发展模式,也给周边群众提供了就业机会,500多户农户受益。
乡村要振兴,人才是关键。为了进一步激发信阳乡村振兴新动能,今年以来,信阳大力实施“雁归来”工程,制定了“返乡就业创业十条支持政策”,在资金支持、子女教育等方面为返乡就业创业者提供保障服务。如今,越来越多的“马超”回到家乡,助力乡村振兴和经济社会发展。
在距离信阳市区不远处的罗山县铁铺镇何家冲村,也是一片丰收景象。“有稻山房”民宿里,老板黎杰正忙着为电话预订的顾客预留房间。
“我们村已经成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和国家4A级景区,每年来游玩的人非常多。”黎杰说。
2021年,在外闯荡的黎杰回到家乡,把旧居改建成“有稻山房”民宿,生意很好,旅游旺季要提前几天才能订到房间。
“党和政府对我们非常支持,我相信,我一定能和乡亲们一起闯出一片新天地!”黎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