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民生> 正文

守正创新,将文脉传承下去

——河南商丘积极拓展数字文化体验新场景

2023-09-19 08:25:18 光明日报


蓝天白云下的商丘古城。魏文慧摄/光明图片

商丘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多层剪纸传承人贾艳梅在进行剪纸创作。王支援摄/光明图片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中国式现代化】

河南商丘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有“殷商文化起源于商丘”之说。

近日,殷商探源与豫东考古暨三代文明学术研讨会在商丘市举行。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考古学会、中国殷商文化学会、北京大学等50余家考古科研机构和高校的70余名专家学者参加研讨会。

会上,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研究所先秦史研究室主任、研究员刘源说:“文献记载了商丘是商代先民早期居住的地点之一。商丘人民对殷商文化有深厚的感情。”

“披尽泥沙始见金。”当下,商丘以“行走河南·读懂中国”为主题,以历史文脉为主线,加强文物保护,拓展数字文化体验新场景,线上线下一体推进非遗作品展陈,全力建设华夏历史文明殷商文化之源传承创新区,致力于让“殷商之源”名动神州大地。

文物馆藏数字化呈现

商丘博物馆犹如一座微缩的古城。上下叠层的建筑主体喻示“城压城”的古城考古埋层结构。主展馆南立面东、西两角上部微微向上翘起,像一只鸟的两个翅膀,寓意“玄鸟生商”。“商丘起源”展厅展出了象牙化石、犀牛牙、鹿角及王泊坊、孟庄等古文化遗址出土的历史文物,反映了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及商代先民们的社会生产和生活。

在商丘博物馆的声光电影中,1976年出土于商丘民权县吴岗村的商代陶簋以“活”的姿态展现在人们面前。陶簋是古代盛食物器具,在非科学发掘中往往被遗弃或被打烂,商代时期完整且纹饰精美的陶器存世量极为稀少。如今,“活化石”般的珍藏品在商丘博物馆里佐证着“殷商之源”。

燧人氏钻木取火、玄鸟生商等神话故事经三维可视化改造后,融合声光电多媒体技术,为观众提供沉浸式文化体验。馆藏文物兽耳带盖青铜敦采用全息展柜,观众无须佩戴任何设备,就可以看到3D全息画面。馆藏文物陶狗采用270度全息展柜,悬浮在空中的影像有时近在眼前,有时又像在遥远的星空,忽远忽近、忽明忽暗、变幻莫测。

“通过全息影像的制作及展示,全面记录和还原文物的历史原貌和故事,以解决过往展览面临的实物重、运输贵、保护难、展示不充分等问题。”商丘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局长史新艳说。

商丘博物馆、商丘市文化馆的数字提升项目是落实商丘市委、市政府“文化发展强市”决策部署的重点工程。商丘市文广旅局围绕提升用户体验,让文物、历史、文化“说话”,让博物馆、文化馆变得“有趣起来”,实现“数字为历史赋能”的初衷。

商丘博物馆借助AR(增强现实)、VR(虚拟现实)和数字三维立体还原技术,重新搭建“数字商丘古城”,重现商丘古城的风貌。观众能够通过AR望远镜看到动态的归德古城繁荣面貌、商丘古城的格局造型等。

此外,原本封藏在展柜中的金缕玉衣也将借助三维可视化等先进技术手段,融合多种媒介,以新方式“活起来”,为广大观众展现一个全新的“活文物”。

商丘博物馆运用云管理服务平台,借助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将实体博物馆以三维立体的方式完整呈现于网络,让“云逛”博物馆更加精彩。

多彩非遗“见人见物见生活”

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商丘火神台庙会是极具烟火气的。

每年正月初一至二月初二,来自豫鲁苏皖四省交界的数十万名游客云集商丘古城,祭火神、看歌舞、品美食……非遗+文旅,“见人见物见生活”。

庙会,是非遗展示的大舞台。会上,各地的地方戏、曲艺、杂技、魔术及高跷、竹马、旱船、肘歌、花棍、独杆轿、武术、龙灯等各种民间艺术表演令人目不暇接;各路能工巧匠制作的泥老虎、布老虎、布娃娃、泥狗、泥鸡、面人、糖人、花灯笼、琉璃蹦蹦等,品种繁多、琳琅满目;民权贡麻花、刘家烧饼、西关糟鱼、永城水煎包、辛家五香驴肉等,让人垂涎欲滴。

如今,很多非遗产品长期处于旺销状态。

“吃着咯嘣嘣,夜间能点灯,落地粉粉碎,入水扑棱棱。”朗朗上口的顺口溜是人们对民权贡麻花的赞誉。在民权县王桥镇麻花庄村,炸麻花已经有300多年历史,麻花制作工艺是省级非遗。如今,该村麻花年销售额达1000多万元。

非遗项目助力乡村振兴是商丘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的成果之一。比如,宁陵刘腾龙笔庄的毛笔年产量达20万支,销售额达800万元;拥有市级非遗项目的梁园区魏庄村修建了8家麻糖加工作坊,年产麻糖20多万斤,年产值约1200万元。

为深入贯彻非遗保护“见人见物见生活”理念,商丘市非遗保护工作瞄准市场需求,创新传承手段,合力推动非遗融入群众生活、回归百姓日常,使具有商丘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活下来、传下去、走出去,从而全面提升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水平。

商丘把握文旅融合的趋势和机遇,探索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增强自身传承动力。以商丘市非遗展示馆、睢阳区非遗展示馆,以及非遗工坊、商丘古城等场所为中心点,打造集传承、体验、教育、培训、旅游等功能于一体的传承体验设施体系,鼓励非遗项目进景区,以文促旅、以旅彰文、融合发展,拉进文化与百姓的距离。

商丘市还开展了“非遗过大年·文化文明进万家”活动,并举办非物质文化遗产曲艺展演周、“百年百艺·薪火相传”商丘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精品展、代表性传承人现场展示交流活动和“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系列宣传展示展演活动。同时,商丘开展“非遗进校园”和“河南省豫剧名家面对面”戏曲进校园活动,主动将非遗特色作品推出去,让更多人了解和欣赏商丘独特的文化遗产。

为丰富和活跃农村群众文化生活,商丘市文化馆发动非遗传承人260余人,将戏台搭在村民家门口,把更多百姓喜闻乐见、传播正能量的大戏、好戏送到老百姓身边,让村民共享文化发展成果。截至目前,共演出113场,演出足迹遍及商丘市32个村镇,惠及观众约16万人。

近年来,商丘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利用百姓文化云、“文化豫约”等平台,举办了“云上书场”、非遗小课堂、非遗年货购物节、带货直播等活动。如今,随着“一体策划、集中采集、多种生成、立体传播、同频共振”的非遗保护传承新局面的构建,非遗越来越展现出其在文旅方面的强劲发展韧性。

创新活化传统文化资源

舞台上,刀光剑影映忠魂;舞台下,满座观众泪沾襟。

古装豫剧《喋血睢阳》讲述的是唐朝名臣张巡、许远在安史之乱中坚守睢阳的悲壮故事。《喋血睢阳》用时代之眼发现传统之美,将“历史典故”与“现代表达”有机结合,刻画好英雄人物形象,让观众产生强烈共鸣。

优秀剧目既是商丘古城厚重文化底蕴、特色文旅资源的彰显,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充分体现。

如今,商丘正在创排大型情景史诗舞台剧《商颂·古城寻梦》、古装舞台剧目《商祖王亥》、红色戏曲情景剧《英雄儿童团》、情景剧《大汉礼仪》等精品剧目。

用创意之力激活历史之韵,在尊重历史的前提下注重创新思维,注入创意活力,创作出精品佳作;用科技之火点亮文明之光,用好用足数字演绎、虚拟技术、沉浸音频等先进技术,为人们带来全新的观影体验。

5月11日,红色豫剧《小推车》代表河南省参加全国地方戏曲(北方片)会演取得圆满成功。宁陵县自主创排的大型现代豫剧《黄河故道梨花开》,于2月在央视农业影视中心正式演出五场,这是商丘大型豫剧首次进京展演。

仅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就有5处的永城,拥有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地下西汉王陵墓群。该市聚焦芒砀山汉文化资源,以汉为“魂”深度挖掘开发文旅融合项目,丰富文旅融合产品,塑造“汉兴之地”文旅品牌。

初秋时节,记者走进位于商丘市睢县尚屯镇回示村的惠济文化大观园,其中的睢州美术馆、豫东民俗博物馆、家风家训展览馆、非遗传习所等场所到处充满生机,墨香四溢、书声琅琅。惠济文化大观园是大、中、小学生理想的研学场所,高素质农民培训的场所,现已成为全国书画家和书画爱好者的“打卡地”,是商丘市一张亮丽的文化名片。

睢阳区结合古城历史文化特点,在多个景点植入实景演出、情景剧、研学课程等丰富多彩的活动,编排了“火神祭祀”“钻木取火”“梦回睢阳”等大型实景演出和“祭孔”“成人礼”研学课程,带动效果十分明显,古城人气大大提升。

“中国庄子文化之乡”民权县,打造了国内唯一一座弘扬庄子文化的庄子文化馆。蝴蝶门、逍遥门……庄子文化馆的布置处处展现庄子文化。据了解,庄子文化馆分为庄子著作厅、庄子文化展厅、庄子故事厅、博物馆等,占地15920平方米。

“转角遇到书,书房在你身边”,一脉书香是城市最好的软实力。在商丘,以城市书房为抓手的文化便民圈渐成品牌。城市书房犹如“毛细血管”,可打通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最后几十米”,营造全民阅读文化氛围。“应天书院”城市书房是商丘市深化“书香商丘”建设、构建10分钟文化服务圈文化惠民工程的创新成果。目前,商丘全市已建成并开放城市书房29个。

守好文化之根,传承传统文化,赓续历史文脉……商丘正守正创新、多措并举,让文物“活起来”、让文创“火起来”、让文脉“传下去”。

■数说

2022年,河南省规模以上文化新业态特征较为明显的16个行业小类实现营业收入249.1亿元,比上年增长39.4%。

目前,河南省商丘市有世界文化遗产1项2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5处,省文物保护单位62处,国家级、省级非遗名录62项,国家级、省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60人。

数据来源:河南省统计局、商丘市文物局、商丘市文化广电旅游局

(本报记者丁艳王胜昔本报通讯员侯国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