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心时微笑,伤心时痛哭,愤怒时握紧拳头,沮丧时垂头丧气。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会关注孩子的面部表情和身体姿势,因为通过观察表情和姿势,我们可以了解孩子的情绪状态。然而,通常人们会认为是先有了情绪体验,而后情绪单向地影响表情和姿势。但事实上,许多研究成果表明,面部表情和身体姿势也会反过来影响情绪体验,改变姿势和调整表情能够帮助调适心理状态,甚至帮助内在自我的成长。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商丘青少年成长规划专家宿豪杰认为,当孩子自己也不明白该怎么做才能不那么情绪低落时,家长和老师可以先陪同孩子调整表情和姿势,进而改善心理状态。
1 用积极的姿势和表情触发正向情绪
宿豪杰说,情绪具身观理论认为,我们是通过身体来感知情绪的。比如,当遇到危险情景时,身体先开始有反应——肌肉紧张、心跳加速、手心出汗等——我们的身体做好了战斗或逃跑的准备,然后以这些躯体感受为线索,我们知道自己正在体验被称为害怕或恐惧的情绪。所以,情绪是对躯体感受的再体验,当躯体感受被调整时,情绪体验就会发生变化。身体姿势对情绪的影响也是如此。
比较弯腰低头坐着和挺胸抬头坐着的人,会发现前者在遇到挫折时更容易放弃;在进行词汇联想的时候更容易想起负面词汇;在进行自我评价的时候相对更为消极。而如果对身体姿势进行调整,情绪体验就会随之变化。比如,从弯腰姿势变成直立姿势,将可能会增强自尊,让人面对挫折时更加积极,并减少恐惧和羞怯。
据宿豪杰介绍,社会心理学家艾米·卡迪发现,改变姿势能够影响内分泌和脑部活动,因此做出一些高能量姿势能让人更加自信、更有控制感。比如,双手叉腰、双脚开立、抬头挺胸,这能缓解紧张和提升自信;坐着时背脊靠着椅背、双脚落在地面上、一边手臂架在椅背上,这能带来舒缓和放松的体验;双手举过头顶或放在脑后,像伸懒腰一样拉伸身体,能减轻压力,触发愉悦感。这些高能量姿势仅需要保持2分钟,就能够带来情绪上的改善。
在艾米·卡迪提出的高能量姿势的基础上,结合文献和临床经验,我们将这类可能触发正向情绪体验的姿势和表情归纳为3个特征:
1.开放的、扩张的、向外延展的。比如,站直或坐直、打开双肩、适当抬起下颌、眉头舒展。
2.松弛的、舒缓的、不紧绷的。比如,双臂自然下垂、双脚踏实落在地面、面部和躯体肌肉放松。
3.笃定的、有活力的、有力量的。比如,与人交流或表达观点时身体前倾、目光直视他人、面带笑容。
当然,能触发积极情绪体验的姿势和表情并无固定样式,家长和老师可以通过帮助孩子去回忆,在过往体验积极情绪时有着什么样的身体姿势和面部表情,从而寻找最适合孩子的积极姿势和表情。
此外,我们需要意识到当前因课业负担繁重、电子设备普及等因素,孩子们日常需要保持长时间的久坐和伏案,低头、含胸、皱眉、肌肉紧绷等是他们常见的身体姿势和面部表情。这些姿势和表情长期固化下来,容易使孩子们产生负面心境,削减自信,降低控制感。
练习健康坐姿、适当休息和放松身体等,可以帮助孩子经常打断这些消极姿势和表情。此外,孩子适当运动、参加聚会,可以使其在真实情境中自然而然地放松身体、舒展表情。这将会更有效地帮助孩子熟悉和掌握积极的姿势和表情。
2 不要压抑负面情绪表达
宿豪杰认为,虽然前文提到改变身体姿势和面部表情能够帮助调整情绪,但千万不要因此就去压抑孩子所有的负面情绪表达。负面情绪本身是有意义的,如恐惧能够激发孩子逃离危险的行为,不悦能够帮助孩子调整自己与环境、他人的关系。负面情绪的表达也是有必要的,它让孩子表达出自己对周围人、事、物的看法,也让孩子能够向家长和老师、朋友传达需求和寻求帮助。
如果否认和压抑孩子的所有负面情绪表达,一味要求孩子做出积极的姿势和表情,不仅无法帮助其调适情绪,反而会适得其反。帮助孩子通过调整姿势和表情来进行情绪调适可以是一种有效方式,但前提是家长和老师对孩子有良好的共情,能够以陪伴和支持的态度与孩子共同商讨和制订调整方案。
这几种办法能够改善孩子情绪
◆共情法◆
教育孩子的最基本原则是要首先了解和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共情法是帮助家长更好地了解孩子内心世界的一种技巧,这种技巧要求家长跟孩子之间建立起相互的信任和理解,让孩子感受到家长的关爱。
具体方法:家长可以和孩子亲密地交谈,问问孩子的心情和感受,了解孩子的内心想法。然后将自己的感受告诉孩子,这样孩子就会感到被理解和被接纳。接着,家长可以仿照孩子的情绪来表达自己的感受,让孩子产生共鸣。这种方法不仅能让孩子体验到被理解的感觉,也能疏导孩子的负面情绪,让他们逐渐掌握情绪管理的能力。
实践建议:共情法需要家长倾听孩子的声音、理解孩子的想法和情绪,帮助他们消化负面情绪,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和掌控自己情绪的能力。家长应该避免对孩子的情绪进行批评和批判,同时要时刻关心和理解孩子的情绪波动,让孩子感到被接纳和被理解。
◆宣泄法◆
宣泄法是一种情绪管理技巧,适用于孩子情绪激动,需要释放负面情绪的情况下。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各种发泄情绪的情况,家长可以通过引导孩子,让他们通过发泄情绪的方式,减轻自己的负面情绪。
具体方法:家长要理解孩子的情绪波动,让孩子把情绪的根源说出来,并尽可能地宽容并体谅孩子。可以让孩子大声地喊叫或是拳击沙袋等。
实践建议:宣泄法需要家长的耐心和包容,家长不应该打断孩子的发泄,也不能直接干扰孩子的情绪波动。对于孩子情绪的发泄,家长要始终走在孩子身边,做好支持和安慰的工作,让孩子感到被接纳和被理解,让他们得以渐进式地逐渐掌握情绪管理的能力。
◆批评、表扬法◆
批评与表扬是常见的教育方式,也适用于儿童情绪管理。孩子需要知道自己的行为和情绪波动会对他人产生影响,需要知道如何识别和控制自己的宣泄。
具体方法:在孩子可接受的范围内,家长可以用批评的方式来引导孩子,让他们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尽可能让他们明白不良情绪与行为的破坏力。另一方面,适当表扬孩子的优势与突出的表现,帮助孩子建立自信心。在实践中,家长要根据孩子的发展水平,适当地采用批评与表扬,并且要尽可能地让孩子理解这种方式的意义和价值。
实践建议:批评与表扬需要家长清晰的表达方式和坚定的实施原则。在教育孩子的时候要关注孩子的个性发展、情绪波动,并采取合适的方式进行引导和教育。
◆体验法◆
体验法是让孩子通过感官体验、亲身经历,从而提高他们的情绪管理能力。人类情感常常有表达不清的问题,也经常不由自主地受到生理环境和周围环境的刺激影响,因此,通过情境再现进行情感训练是有效的方法。
具体方法:家长可以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来启发孩子的情感认知,例如有趣的玩具、绘本、游戏、音乐和故事等。这些东西可以帮助孩子深入理解和体验到不同的情绪,并学会如何控制这些情绪。
实践建议:体验法需要家长有丰富的想象力和探索精神,从孩子的视角、感受入手,帮助孩子了解如何认识自己的情绪并如何控制情绪。此外,家长也可以引导孩子去做一些具有挑战性或刺激性的活动,例如独木舟、攀岩、滑冰等,让孩子在活动中体验到挑战与胜利的喜悦,提高孩子的自信心和情绪管理能力。 (小 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