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人网络安全问题不可小觑。今天,网络早已成为未成年人生活的一部分,给他们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激发了创造力和好奇心,既是未成年人认知社会、探索未来的广阔舞台,也是影响未成年人思维观念、行为方式和价值取向的重要场域。当前,互联网在给青少年带来数字机遇的同时,也衍生了大量问题。网络信息内容良莠不齐,个人信息泄露、网络欺凌等现象时有发生,损害了未成年人合法权益,影响未成年人身心健康。近日,司法部、国家网信办专题研究审议《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草案)》,加快推动条例立法进程。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未成年网民的规模不断增长。互联网在拓展未成年人学习、生活空间的同时,也带来了网上违法信息和不良信息泛滥、未成年人沉迷网络等问题,亟待通过完善立法进一步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推出后,孩子健康上网将有法可依。
A未成年人沉迷网络很常见
8月10日傍晚,记者在文化路文化新村附近看到,3名小学生坐在路旁的台阶上,其中一个孩子拿着手机,双手飞快地点击着屏幕,另外两个孩子一左一右,不停地为他“出谋划策”。
市民赵磊磊说,现在,很多小孩沉迷手机游戏,家长得好好管管。“未成年人沉迷手机、网络游戏的现象愈发普遍。特别是在假期,一些孩子聚集在商场附近,一起玩手机游戏。”
近日,记者在走访中发现,虽然互联网已成为未成年人学习、娱乐、社交的重要工具,但未成年人用网行为亟须引导规范。未成年人沉迷网络影响学习和生活,甚至会诱发犯罪。
谈起孩子对手机游戏的“痴迷”,三世乐园小区居民赵先生就气不打一处来,他儿子今年12岁,原本热爱运动、活泼开朗。但去年年底接触手机游戏后,这个阳光男孩突然变成了“宅男”,不仅偷偷玩游戏,还不愿和父母交流,学习成绩也直线下滑。“现在,我和妻子严加管教,要帮孩子戒掉游戏瘾。”赵先生对记者说。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留守儿童沉迷手机的现象也很严重。由于父母外出务工,爷爷奶奶缺乏有效的监管手段,不少留守儿童课余时间大多在玩手机中度过,刷短视频和玩手游是他们最喜欢的事情。
B未成年人沉迷网络危害大
随着社会不断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越来越丰富,电子产品已广泛渗透到未成年人的生活中,手机、电话手表、平板电脑等已成为许多中小学生的“掌中宝”。
与20世纪90年代学生沉迷于电子游戏厅和21世纪初学生沉迷于网吧的情况不同,如今,未成年人对于电子产品的沉迷变得更为隐蔽,家长和老师更难防备。此外,面对新技术,孩子成了父母的“老师”,这让一部分家长对孩子用网的管控失效。采访中,部分家长表示,会为孩子购买功能较少的手机,并与孩子约定不在学习时间玩游戏、上网等。
近年来,近视低龄化趋势明显。因为长时间玩手机游戏、看短视频,不少孩子患上急性共同性内斜视,出现复视,严重的还造成了行走困难。如今,越来越多的人呼吁未成年人减少接触电子产品的时间,4岁以下儿童最好不接触电子产品。记者在采访中发现,长时间低头玩电脑、手机等颈椎前屈动作,可能给未成年人的颈椎造成一定劳损,使他们的颈椎过早出现“筋伤”或“骨错缝”的亚健康状态。
2019年,针对青少年沉迷网络问题,国家有关部门指导组织短视频平台试点上线“青少年防沉迷系统”,用户每天首次启动应用时,系统将进行弹窗提示,引导家长及青少年选择“青少年模式”。2022年5月,中央文明办等4部门发布《关于规范网络直播打赏加强未成年人保护的意见》,明确要求优化升级“青少年模式”。
8月9日,记者用手机登录多款短视频软件,了解这些客户端“青少年模式”的真实情况。与普通模式相比,“青少年模式”主要在时间上作出限制。在“青少年模式”下,用户每天只能使用40分钟短视频客户端,超时则需要输入密码才能继续使用。除时长外,“青少年模式”还根据未成年人的身心特点,推送教育类、知识类等适宜未成年人浏览的内容。记者切换到“青少年模式”后,刷到的视频除了动画片外,就是儿歌、手工制作、简笔画等。
尽管一些短视频平台和手机游戏设立了“青少年防沉迷系统”或“青少年模式”,但一些未成年人有自己的“应对方法”。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一些未成年人刷短视频时会选择“退出登录账号”,用“游客模式”刷短视频,从而避开“青少年模式”。此外,由于缺乏对未成年人身份的有效识别机制,未成年人可以通过购买二手账号或用成人账号的方式,实现不受限上网、玩游戏。在一些电商平台,有不法商家借此牟利,向未成年人兜售破解“青少年防沉迷系统”技术,这导致一些“青少年防沉迷系统”形同虚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