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抗美援朝老兵的人生选择
张清云
张清云向记者讲述他手臂上伤疤的来历
抗美援朝战争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人民为了保卫祖国、维护世界和平而进行的一场正义战争。如今,战争的硝烟早已经散去,但是我们没有忘记那场战争中参战的每一位老兵。70年过去了,当年参战的青涩少年,如今或许是白发苍苍的老人,或许是已经离开人世。在庆祝抗美援朝胜利70周年之际,记者有幸采访到了一位身康体健的抗美援朝老英雄——张清云,他在朝鲜战场经历了近百场战斗的洗礼,荣立二等功一次、三等功一次。回国后,他却甘愿回乡务农,在家乡的土地上默默耕耘了一生。他始终秉持“对党和人民,我没有要求”的初心,为祖国和人民奉献一生。
粒米未进 连战四个昼夜
7月14日,在宁陵县赵村乡桑庄村的一处农家小院里,92岁的抗美援朝老英雄张清云接受了记者的采访。用手抚摸着一枚枚奖章,老英雄仿佛又陷入了70年前朝鲜战场枪林弹雨的回忆中。
1950年2月,怀着对祖国的无比热爱,年轻的张清云参军入伍,成为一名光荣的战士,后被编入中国人民志愿军第40军119师357团。
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随着战争的扩大和局势的恶化,中国人民志愿军于1950年10月25日应朝鲜请求,赴朝与朝鲜人民军并肩作战。
1950年10月25日当天,张清云就跟随第一批入朝部队奔赴朝鲜。“当时我们乘坐火车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刚过江就是枪炮声一片。我们刚从闷罐车走出来,就遭到飞机的投弹轰炸。”张清云说。
砥平里战斗是第四次战役中最惨烈的一仗。1951年2月13日,志愿军第40军第119师从北面和东面向砥平里攻击,该师第356团从上高松由东向西攻击砥平里,第357团从广滩里由北向南攻击砥平里。敌军武器装备先进,防御工事坚固,飞机又在空中猛烈轰炸。“那场战斗打下来,好多战友都牺牲了,鲜血染红了阵地,最后只剩下我们4个人,部队不得不撤出战斗。我们是六连六班,班长叫徐亚柱,他也不幸牺牲了。”回忆起并肩作战的战友,张清云眼含泪水。
“抱着对敌军的仇恨,战士们打起仗来特别勇敢。特别是在前四次战役中,敌军节节败退,我们一直追着打,直到攻占汉城(今韩国首都首尔)。由于志愿军粮草供应不上,我们没吃的没喝的,弹药也缺乏,只好撤退到三八线。要是部队补给跟得上,结果会完全不一样。”面对记者的采访,张清云老人回忆说。
英勇杀敌 荣立赫赫战功
1952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和美军对140高地的争夺战,让张清云一辈子都忘不了。“先是我们的炮打过去后,强行占领了140高地。敌人当然不甘心,又向山上反击过来,战斗很激烈。俺那两个加强排一共102人,除了死伤的,就剩15人,两个排长也都牺牲了。生死关头,怎么办?我是当年7月1日入的党。我说‘我是党员,大家都听我的,人在阵地在,决不后退一步’。敌人连续反扑4次,我们打退敌人4次,守住了阵地,歼灭敌军80余人。那一仗打了4天4夜,4天没吃一口饭。敌人一直火力封锁,给养送不上来。”张清云说。
到最后反击时,张清云受伤了,但他还是坚持轻伤不下火线,继续战斗。“当时,指导员抓着我的手哭了,哭得都说不成话了。他问我,‘人都打完了吗’,让我退出战斗去治疗,我不同意。最后指导员说,‘不行,你必须得下去治疗’。最后下了死命令,我才退出战斗。”老人说。
“四次战役的情况基本就是‘敌跑我追’,一下跑到离汉城还有200公里处,在那个时候,咱的粮草供应不上,没吃没喝,弹药也供应不上,上级来命令了:撤退!为什么撤退?你不撤退他们在仁川登陆。咱们不能再往前打了,最后撤回来了。”张清云说。
采访中记者发现,老人下巴处、胳膊上、手掌上至今还留有伤疤。谈及伤疤,老人顿时情绪激动:“这块伤疤是和美国兵拼刺刀时留下的,美国兵的个子很大,我个子矮,他一刺刀刺过来,我躲闪不及,把胳膊刺伤了。当我刺过去时,美国兵撒腿就跑,他怕死,不敢和我一对一拼刺刀。我追了一阵,他腿长跑得快,没追上。”
记者采访得知,在朝鲜惨烈的战场上,张清云冲锋陷阵,英勇杀敌。由于在战斗中的出色表现,他多次受到了部队的嘉奖,在硝烟弥漫的战场上火线入党,成为一名共产党员,并先后荣立二等功一次、三等功一次。
复员还乡 家乡耕耘六十年
1953年7月27日,《朝鲜停战协定》在板门店签订。张清云和战友们在朝鲜驻扎了三个月后,就告别朝鲜返回祖国。
1957年5月复员时,因为张清云是二等功臣,可以安排工作或者留在部队。但张清云选择回到家乡务农。“想想战场上那些牺牲的战友,我觉得能活下来就是最大的幸福,还安排啥工作?争什么名和利!”张清云淡然地说。
由于勤劳肯干有威信,他当过民兵连长、社长、生产队队长和村支书。几十年来,他带领乡亲们一起搞好农业生产,一起参加劳动。在很多人看来,他就是一个地道的农民,由于从不炫耀,很多人忘记了他还是一位抗美援朝的老英雄。
“毛主席他老人家教育我们,‘不要吃老本,要立新功’。作为一名老兵,我也没有老本可吃,在家乡好好劳动就行了。”张清云老人说。
20世纪70年代,张清云上任村支书后,在带领村民们参加农业生产的同时,还每天挎着粪筐到处拾粪。“那些年,粪筐从来没有离开过我的身子。一是给社员们做榜样,二是拾粪可以多记工分,养活一家人。”老人说。
张清云一生养育了三男两女,都在家种地当农民,没有一个子女靠张清云的安排参加工作。“那时候国家招工招干,我父亲都是让别人家的子女去,说咱家不能搞任何特殊。”张清云的大儿子张洪桥回忆说。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中国好儿女齐心团结紧,抗美援朝打败美帝野心狼……”激动之余,老英雄又重温了那首振奋人心的战歌。这歌声曾经飘扬在血与火的战场上空,如今却又飘扬在这处恬静的农家小院里。
战争已经远去,和平来之不易。曾经在血与火的战场上冲锋陷阵,立下赫赫战功,九死一生。硝烟散去后,张清云几十年如一日扎根乡村,把余生献给家乡这片热土。他深藏功名60多年,一生清贫,展现出的是一名普通共产党人的赤子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