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暑过后如何养生?请收下这份养生指南

都说“小暑不算热,大暑三伏天”,大暑节气过后,高温天气的“桑拿天”将成为主角。一年中最热的时候来了,这一时节人们该如何调养身体,饮食起居有哪些需要特别注意的地方?7月30日,记者采访了梁园区白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全科主治医生韩祝阳。

“大暑时节最主要的特点就是高温和潮湿,要想更好地度过大暑,要学会养生方法。”韩祝阳介绍,大暑时节,天气酷热,人们容易心烦意乱、无精打采,有人称之为“精神中暑”。因此,要做好精神调养,谨守“静心养生”的原则。

所谓“心静自然凉”,避免遇事急躁,避免生气,可多想轻松愉快的人或事,也可参加钓鱼、绘画、书法等活动,以达到安定神志、调养心气的作用。

除精神调养外,起居也应格外注意。大暑节气,天气炎热,此时要注意防暑,避免长时间在烈日下劳作,老人及体质虚弱者避免在正午烈日下出门,出汗后及时更换衣物,避免出汗后受凉感冒。

此外,大暑时气温高,人比较容易感到疲倦,这时候要注意睡好午觉,适当的午睡可以使人保持精力充沛。

“天气热,很多人觉得易静不易动,选择窝在家里避暑,不活动,其实这样是不可取的。”韩祝阳说,天气炎热,此时宜少运动或选择低强度的运动项目,如散步、快步走、八段锦、太极拳等,可以在清晨或傍晚在清凉的公园、河边、林荫道旁进行,注意避免运动后大汗淋漓,运动过后要补充水分,但应避免进食冷饮,否则容易出现腹痛、腹泻等症状。

三伏天不但天气炎热,而且雷电、暴雨多,此时人们容易受暑湿影响出现腹胀、食欲下降、乏力等症状,饮食调理更不可少。大暑之后,需在饮食上既要考虑补充营养,又要防止“暑湿”伤人。

常言道“小暑大暑,上蒸下煮”,此时暑气正盛,酷热难耐导致胃口不佳,韩祝阳建议大家常吃以下6种食物,营养又美味。鸭肉:炎炎夏日,容易口干舌燥,心中烦热,而鸭肉能滋阴清热,特别适合夏季食用;羊肉:夏季人们喜欢吃冰冻生冷的食物,喝羊肉汤可以暖脾胃,有益健康;莲子:吃莲子不但能给人神清气爽的感觉,还能缓解烦躁的情绪,起到解暑的效果;苦瓜:大暑前后容易上火,适当吃些苦味的食物可以很好地去除体内的火气;荷叶:荷叶清暑利湿,用来煲汤不但清香解腻,还能生津止渴,特别适合暑天口渴心烦食用;姜茶:俗话说:“冬吃萝卜夏吃姜”,一杯辛辣香甜、散寒祛湿的红枣红糖姜茶是最好的选择。


记者 宋云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