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否可以打造“蛰伏梁园”文旅概念
国产动画电影《长安三万里》不是一部简简单单的电影,它的大火,不同于一般商业电影的大卖,它是传统文化复兴的又一个例证,是践行习近平总书记“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殷殷嘱托的又一成功尝试。
李白、杜甫、高适三位诗人在梁园共游,赋诗抒怀,留下千古诗篇和不朽佳话。实话说,这部电影,极大提升了梁园的知名度。所以,如今商丘有很多热心人士通过不同渠道,建议借着这波热潮普及商丘的历史,让更多的人了解商丘。
市文旅局很重视,正积极与西安网络公司对接,挖掘李白、杜甫、高适在商丘的历史佳话等,融入新的场景当中,为商丘文旅注入新活力。商丘市委、市政府正以商丘古城国家5A级景区创建为龙头,打造商丘文旅重点项目。群众有建议,市委、市政府有统筹,职能部门有行动,相信,《长安三万里》会通过不同的业态活化到商丘的文旅项目中。
作为一位热爱唐宋诗词的观众,记者也同样关注这部电影,也认真学习研究着各界的观点和建议。6月29日,《长安三万里》全国路演活动来到商丘,导演谢君伟说了这样一句话:梁园作为高适的故里,在电影中自然有着占比不小的篇幅和极其重要的作用。在这方土地,高适成长、历练,最终克服困难,成为唐朝诗人中成就卓越者。“高适故里”是导演说的,按说,这很权威,可是,我们能否用以宣传呢?恐怕大可不必。如果非要说故里,那也只能说是“高适第二故里”,这样才确切。
商丘师范学院教授、商丘历史文化研究专家李可亭教授提出一个概念:商丘是高适等人的“灵魂避难所”。他说,高适从21岁到46岁的25年间,除了几次出游外,人生基本在梁园度过。据考证,他在此创作的诗歌多达69首。沿着李可亭教授的思路往下走,感觉就很有意义了。
744年,诗仙、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诗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还有边塞诗人的杰出代表高适,三个中国文学史上的巅峰人物“梁园会面”,从秋天玩到第二年春天,并且在此写出那么多的诗作,是不是该有相对应的景点将此活化并且固定下来呢?还有高适为李白说媒的“月老殿”呢,是不是也该有?如果循着这条路打造“传唱经典大文旅”,应该说,是一条切实可行的新路,而且还可以为商丘古城打造国家5A级景区赋能。
其实,赋圣司马相如在到梁园前也不得意,因汉景帝不好辞赋,司马相如并不受重用。司马相如到达梁园后,才写下了他一生引以为傲的作品《子虚赋》。其实,商丘也应该给《子虚赋》安排个所在。
如果顺着“灵魂避难所”这个说法打造新文旅概念,不妨用“蛰伏梁园”。“卧龙蛰伏待时而动”出自《易经》,有蓄积力量、等待时机的意思。试想,如果这个概念推成功,可能会有很多创业者来此寻求精神栖息,这就会形成文旅消费拉动力。
本报融媒体记者 侯国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