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理论 >> 应天时评

治理“假大学”需要“真功夫”

2023-07-24 05:00:45 来源:商丘日报

  “虚假大学”如青韭,年年割来年年有。每年高校招生的季节,都会有一批“虚假大学”名单被曝光,以提醒广大考生和家长擦亮眼睛、不要上当受骗。

  近日,个别自媒体为赚取流量,杜撰发布所谓“河南这7所大学臭名远扬,被官媒点名批评,考生报考需慎重”等类似信息,给广大考生和家长造成误导。河南省教育厅发布提醒:河南省不存在所谓“中原金融学院”“河南华夏医学院”“中原工业大学”“河南科技师范学院”“郑州黄河学院”“郑州长征医学院”“河南城市建设学院”等普通高等学校。请广大考生、家长不要误信、误传这些信息。

  前些年,一年冒出上千个“虚假大学”,今年也有几百所“虚假大学”被媒体曝光。近年来,教育、公安、网信等部门持续加大招生诈骗整治力度,严厉打击未经教育行政部门审批、不具备高等学历教育资格的“虚假大学”开展的违法违规招生活动。但是这些“虚假大学”就像“打不死的小强”,治理一批又出一批。舆论质疑,为何这类“大学”层出不穷,教育监管部门为何不注销这些“大学”呢?

  提出这样的质疑者,往往是混淆了“野鸡大学”和“虚假大学”的概念。“野鸡大学”,主要是指国外一些授予的文凭不被承认的大学,这类大学,通常存在于自主授予文凭的教育体系中。钱钟书的名著《围城》中,方鸿渐有“克莱登大学”博士学位,“克莱登大学”就是“野鸡大学”。而“虚假大学”就是子虚乌有的“大学”,根本没有注册,也没有具体的办学地址、教学活动,只需制作一个“虚假大学”的网站即可。

  所以“虚假大学”并不被教育部门认可,只要考生、家长根据各地教育考试院发布的高校招生计划填报志愿,根本就不会遭遇“虚假大学”。考生、家长被“虚假大学”所骗,一方面是轻信低分通过运作也可以进名校,被诈骗者以“虚假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忽悠;另一方面是明知这是“虚假大学”而去买假文凭,以期在应聘中蒙混过关。

  “虚假大学”的骗术并不高明,为何却能长期存在,一方面是有市场需求,另一方面是监管存在一定难度。在目前域名审核并不严格的状况下,“虚假大学”的炮制者支付很少的费用就可通过代理公司完成注册。不少网站的服务器托管在境外服务器上,可能连注册人的信息都是编造的。

  治理“假大学”,需要“真功夫”。“虚假大学”违法成本低、宣传渠道杂,仅靠媒体曝光难以震慑,教育、公安、市场监管、网信等部门要多方联动形成合力,加强监管,加大联合执法力度,对“虚假大学”重拳出击、露头就打,斩断其生存空间。同时,要发动学生、家长监督举报。“虚假大学”如果开办,难免有学生上当受骗,学生及家长应提高警惕,多核实、多求证,如果发现“虚假大学”,立即举报,让“虚假大学”无立足之地。

  “虚假大学”的本质是卖文凭,广大考生一定要摆正心态、端正认识,不让浮云遮望眼。没有真才实学,买个看似高大上的“大学文凭”,表面看起来一样“风风光光”,到头来只会是一张废纸,并不能真让自己成为“人生赢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