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持续推动水环境质量稳步改善
7月17日,记者从商丘市水利局获悉,今年以来,我市水利部门全面落实“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和“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原则,以河湖长制、“四水同治”、五水综改为抓手,坚守水资源开发利用上限,深入打好碧水保卫战,持续推进水资源节约集约安全利用和水生态环境改善。
据市水利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我市各级水利部门持续开展“清四乱”专项行动,落实“河湖长制”相关要求,全面推进河湖“清四乱”常态化、规范化、制度化,坚决遏增量、清存量,做到“四乱”(乱占、乱采、乱堆、乱建)问题动态清零。重点加强国省控断面上游5公里、下游1公里河道和水质自动监测站周边巡查,及时清除“四乱”问题,确保监测数据的准确性。
推进重点河流生态流量保障。开展重要河湖生态流量调查评估,明确生态流量保障河流、湖库名单,科学制订流域水量调度方案和调度计划。强化生态流量监测分析,建立完善生态流量监测预警机制,将河流生态流量纳入河长制管理范围。
全面优化水资源配置格局。推进“系统完备、安全可靠,集约高效、绿色智能,循环通畅、调控有序”水网建设,谋划和实施好骨干水系通道和调配枢纽建设任务,优化市县河湖水系布局,增强我市水资源统筹调配能力、供水保障能力、战略储备能力。
据了解,我市水利部门今年将巩固整治成果,提升饮用水安全保障水平,科学划定、调整、取消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范围),规范保护区勘界备案,完善标识标牌设立,开展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状况调查评估和乡镇级及以下水源地基础信息调查,推进乡镇级及以下水源地保护区(范围)划定工作;加强水生态保护与修复,开展重点河湖生态环境质量状况调查与评估;谋划实施一批水源涵养、生态湿地、人工湿地水质净化、河湖水生态保护和修复、生态缓冲带建设、中水回用及水系连通、水生态监管能力建设等工程项目,推动河湖水生态恢复;加强现有湿地公园的保护和修复,健全水体生态系统功能;按照“有口皆查、应查尽查”的原则,深入推进入河排污口排查,全面摸清掌握各排污口的分布及数量、污水排放特征及去向、排污单位基本情况等信息;按照“依法取缔一批、清理合并一批、规范整治一批”要求,逐一明确入河排污口整治具体措施、时间节点、责任主体等,并建立整治销号制度,对排污口进行取缔、合并、规范,形成排污口清单;严格按照审批权限审批辖区入河排污口,加强日常监督与执法监管,市、县(市、区)政府根据排污口类型、责任主体及部门职责等,落实排污口监督管理责任,定期开展自查;为转变高耗水发展方式,缓解区域水资源供需矛盾,促进水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积极争取开展区域再生水循环利用试点,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区域再生水循环利用模式;落实防范措施。加强重点饮用水水源地河流、重要跨界河流以及其他敏感水体风险防控,完善“一河一策一图”应急预案,强化重点区域污染监控预警,提高水环境风险防控和应急处置能力。
此外,我市各级水利部门将加强与各级各有关部门的沟通协调,合力推进水污染攻坚各项工作。严格按照审批权限审批辖区入河排污口,加强日常监督与执法监管,市、县(市、区)政府根据排污口类型、责任主体及部门职责等,落实排污口监督管理责任,定期开展自查;为转变高耗水发展方式,缓解区域水资源供需矛盾,促进水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积极争取开展区域再生水循环利用试点,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区域再生水循环利用模式;落实防范措施。加强重点饮用水水源地河流、重要跨界河流以及其他敏感水体风险防控,完善“一河一策一图”应急预案,强化重点区域污染监控预警,提高水环境风险防控和应急处置能力。
记者 鲁 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