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玩”产品成新宠 随意食用有风险
近段时间,“食玩”产品逐渐流行起来。只要进行简单的制作,买回来的原料就能成为造型迷你、栩栩如生的“食品”,先玩再吃,这种“食玩”产品受到很多消费者的欢迎。但是,也有家长质疑“食玩”产品的原料有无添加剂,玩过之后送进嘴是否卫生。医生提醒广大家长,一定要教育孩子注意卫生,不要过多食用这种“食品”。
7月2日,记者在某短视频平台上搜索“食玩”关键词,页面显示多种多样的“食玩”产品制作视频。在短视频平台上,有一位主播展示用“食玩”原料做成“寿司”“蛋糕甜点”“熊猫便当”等食物,看起来十分逼真。完成制作后,主播还和同事分享食用。记者发现,该视频获得7万多点赞、上千条评论,网友纷纷留言“想吃”“在哪买的”“看上去可爱又好吃”。也有做过“食玩”的网友透露,“看上去好看,吃起来不好吃”“甜到掉牙”等。
淘宝店“童趣时光”的客服表示:“‘食玩’的原材料都是真实材料或者糖粉做的。制作的水用常温的开水就行,只要制作过程保证干净卫生,吃是没有问题的,不过如果孩子年龄小,肠胃比较敏感,不建议多吃。”当被问及具体是哪些配料成分时,对方表示有小苏打、柠檬酸、糖粉,部分有面粉,并强调色素都是植物提取的色素。
同时,记者注意到,目前在售的“食玩”产品进口的居多,很多都没有中文标识。对此,有商家贴出“委托购买协议”,称“您委托本店购买的境外产品可能是在我国以外的地区购买后,邮寄到中转地再转寄给您,本店部分产品为现货出售,可能无中文标识、中文说明书,如若买家介意请不要购买。”并称“境外商品的适用成分、质量、安全标准和产地与国内不尽相同,故此可能产生的损失以及其他风险将由您个人承担。”
记者走访发现,在我市部分商超货架上也有“食玩”产品出售,种类包括汉堡、鲷鱼烧、寿司、蛋糕、拉面、饺子等。每个“食玩”产品以套装的形式销售,有些“食玩”产品只需加水制作,有些还需要通过加热制作才能完成,制作方法越复杂,“食玩”产品价格越高,套装的“食玩”产品价格在30元至200元。
给孩子买过“食玩”产品的杨女士表示,孩子把“食物”捏出来之后就一股脑全都吃掉了,她有点担心,虽然商家在外包装上标明了“可食用”,可孩子这么玩了一通下来,再送进嘴里,她总觉得不卫生。
“糖和添加剂别让孩子吃太多。”市第一人民医院营养科资深营养医师陈黎亚表示,“从配料表上看,‘食玩’的主要成分是糖、淀粉、甜味剂、增稠剂、乳化剂、食用香精、食用色素等。如果是正规进口食品,食品添加剂的种类、用量是符合我国相关规定的,那么食用起来是相对安全的。但是‘食玩’等于糖果,对孩子们来说,摄入太多糖分是不健康的。”
此外,先玩后吃的方式也可能带来食用风险。孩子们在制作过程中,可能会沾上细菌或者病毒,导致“病从口入”。另外,有些孩子会用塑料模具为“食玩”定型,家长需注意这些模具的材料是否适合制作食品,以免带来食用安全隐患。
陈黎亚还提醒家长,购买该类进口产品时,一定要注意产品上是否有中文标签,标签上应有食品名、配料表、生产日期、保质期、代理商、生产商等详细信息,切忌购买无标签、进货渠道不明的产品。
本报融媒体记者 刘玉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