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6日,在虞城县马牧集老街果蔬雕刻制作技艺工作室,武君手里正握着雕刻刀,在苹果、西瓜、萝卜等果蔬上“秀”刀工,不一会儿工夫,雍容华贵的牡丹、活灵活现的鸟儿呈现在人们眼前。
武君是虞城县非物质文化遗产“武氏传统果蔬雕刻技艺”第四代传承人。30年间,他潜心研究果蔬雕刻这一传统技艺,屡获大奖,并将此技艺带出国门,在俄罗斯进行展示。所雕刻的果蔬作品受到国际友人的盛赞。武君说,随着社会的进步、市场经济的发展,菜品不再只讲究色、香、味,更是增加了形与器。这是一种源远流长的餐饮文化,这门技艺更是一门艺术。他会把这种技艺发扬光大,让更多的人了解这一传统技艺。
人物简介:
武君,中共党员,现为虞城县政协委员、虞城县工商联副主席、中式烹饪技师、河南省食品雕刻委员会委员、商丘市餐饮与饭店行业协会秘书长、商丘市餐协豫菜文化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商丘市食文化研究会常务副会长等。
2019年,武君荣获河南省尧田醋杯金奖;2020年,担任全国名厨大师第一届好得睐杯乡厨争霸赛评委;2020年,担任全国乡村振兴职业技能大赛商丘市选拔赛裁判长;2020年,获得“河南省百佳名厨”荣誉称号……
10分钟内雕刻出“舌尖上的艺术品”
今年50岁的武君是虞城县黄冢乡人,现为商丘市饭店与餐饮行业协会秘书长。在虞城县马牧集老街果蔬雕刻制作技艺工作室,武君向人们展示了雕刻牡丹花的整个过程:首先将一个萝卜去掉皮,然后沿着萝卜每一个边缘的角切除花瓣的外层,每旋转雕刻一圈花瓣,武君就会把多余的棱角削去,直到花朵中心的花蕾部分完全凸显出来。
仅仅10分钟,一朵雍容华贵的“牡丹花”跃然盘上,顿时让人们眼前一亮,且刀工“快”“准”“精”。
“用萝卜雕花是基本功,下面我给大家雕一个《玲珑瓜盅》,这是西瓜雕刻的最高水平。”武君拿出一个大西瓜,上面已经用平口刀刻出图案的大致轮廓。在他的巧手下,瓜盅的形状渐渐呈现出来:竟然是镂空的。只见瓜盅表面出现了4个八卦形图案,突出于瓜体之外,环环相扣,但仍与瓜体连接。在其中点上蜡烛,盖上瓜盖,整个瓜盅玲珑剔透、巧夺天工,令人拍案叫绝。
随后,他又拿出前一天雕刻好的各种配件进行组装,这组作品的名字叫《有凤来仪》,用红心萝卜雕刻的玫瑰花娇艳欲滴,用南瓜雕成的石头厚重坚稳,用胡萝卜和南瓜雕刻的凤凰在花朵的映衬下展翅欲飞。而另一组作品《丰收花篮》,则是用南瓜雕刻而成,里面搭配着用胡萝卜雕成的百合花,娇艳生姿,好像能闻到花香。
将果蔬雕刻融合在烹饪的无限创造中
武君说,随着社会的进步、市场经济的发展,菜品不再只讲究色、香、味,更是增加了形与器。这是一种源远流长的餐饮文化,自己要将果蔬雕刻融合在烹饪的无限创作中,激发出更多的灵感与激情。
武君的太爷爷、爷爷、叔叔都是厨师,到他这已经是四代传承。武君从小就对厨师这个行业怀有极深的感情,尤其是接触了果蔬雕刻后,更是精心研究雕刻技艺。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这句话在武君的身上得到了印证,只要一拿起雕刻刀,他就停不下来,甚至一度为此废寝忘食。在1993年,刚开始学习果蔬雕刻制作技艺时,武君有时候从早上6点开始,一直忙碌到晚上11点才回到家里休息。为了节省出更多的时间,他每次到工作室前,都会备一些面包、鸡蛋、牛奶、饮用水等简易食品用来“傍身”。
在武君看来,真正成为一名技艺高超的果蔬雕刻制作工匠,雕刻出的作品不仅要线条流畅、造型美观、构思巧妙、栩栩如生,时间也是非常重要的。在有限的时间内,保持稳定的发挥,十分考验工匠的心理素质。因此,武君经常组织中原地区的果蔬雕刻爱好者到虞城县马牧集老街果蔬雕刻制作技艺工作室,让大家在工作室里根据比赛规则,进行现场切磋,最后请专业老师进行现场打分。
如今,武君回忆起第一次表演果蔬雕刻时的经历,依然历历在目:由于是第一次在大家面前表演果蔬雕刻,内心非常紧张,不小心将自己的手指头割破流出血来。但是他完全顾不上包扎伤口,一直咬住嘴唇忍着疼痛坚持到最后。
坚持30年果蔬雕刻技艺的武君,能雕刻出牡丹、竹子、蝴蝶、凤凰等120多种花样。他说:“为了提高审美水平和模仿能力,我经常到广东、陕西、河北、北京、天津等省市购买一些工艺品和真花,回到工作室后,静下心来,再进行观察和研究。”
走出国门的果蔬雕刻技艺
10分钟左右就能雕刻出一个作品,这个作品背后,离不开武君30年的努力。
单单牡丹这个花样,武君就已经练习了几千遍。学习果蔬雕刻技艺以后,武君每次经过水果店时,都会习惯性地进入店内瞧上几眼,然后购买几个新鲜的水果,回到工作室后就拿起小刀在水果上用心雕刻起来。
“要学习果蔬雕刻技艺,必须沉下心来,用心学习,只要坚定信心,努力钻研,一定能够雕刻出精美的作品来。武君用在研究果蔬雕刻上的时间,可以说比别人多得多。”武君的同事张显友说。
“我真想不到一个重达6公斤的大冬瓜,经过武君精心雕刻后,呈现出的作品真是太美了,我真想抱回家!”“武君手工雕刻的作品,真的很精细,也很美观。”前来观赏的市民你一言我一语地议论着武君雕刻的作品。
每雕刻完一个果蔬成品,武君都会在笔记本上认真记录下该成品雕刻时需要注意的细节,等待以后传授给果蔬雕刻技艺爱好者。
武君30年来坚持雕刻果蔬制作技艺,已雕刻《出彩商丘》《龙凤呈祥》《马踏祥云》《麒麟玉书》等作品1100余件,作品先后在江苏、安徽、山东、北京、天津等省市的食文化博览会上进行现场展示,受到了大家的广泛称赞和好评。甚至,他还带着这项技艺走出了国门,到俄罗斯交流学习。他的《孔雀东南飞》《马到成功》等作品在俄罗斯展示时,外国友人纷纷为他点赞。
传承百余年的非遗技艺
“武氏传统果蔬雕刻技艺”入选虞城县非物质文化遗产,武君也是第四代非遗传承人。
武氏传统果蔬雕刻技艺起源于20世纪初,创始人武本荣出生于1894年,十几岁的时候,他就开始从事厨师行业。受当地传统木雕艺人的影响,武本荣开始琢磨果蔬雕刻技艺,并在官商家族进行了展示,得到认可后越发认真钻研,颇有名气。
武本荣不但认真钻研果蔬雕刻技艺,还把毕生经验传给了儿子武华忠。武华忠继承了父亲的技艺,并把这一技艺传给了四儿子武超杰。武超杰不但继承祖传技艺,自己刻苦钻研,还远赴北京友谊宾馆向果蔬雕刻大师胡光旭学习。
果蔬雕刻需要逐渐积累摸索经验,不是一朝一夕之功,不但要刻苦训练,还要具有一定的艺术修养。而武超杰的侄子武君继承了祖上这一基因,中学毕业后就开始痴迷于果蔬雕刻技艺。武君中学毕业后开始从事厨师工作,常常自己购买萝卜、红薯、土豆等练习雕刻,废寝忘食,不分昼夜,还常利用休息时间到公园和动物园观察各种花卉、动物,到工艺品厂、美术课堂等学习提高雕刻技艺,他雕刻的《百花迎春》《松鹤延年》等作品色彩绚丽、风格典雅。
1997年,在商丘地区旅游管理局组织的首届商丘地区旅游饭店烹饪大赛上,武君的果蔬雕刻作品获特别荣誉奖;2006年,在河南省厨王争霸电视擂台大赛中,武君的果蔬雕刻作品《千手观音》荣获金牌菜;2019年,他的果蔬雕刻作品获河南民间拿手菜争霸赛优秀奖;2023年,武君作为商丘市第二届美食文化节特邀嘉宾,展示了大型果蔬雕刻作品《中华龙魂》和另外两件精美果蔬雕刻作品《马踏飞燕》《龙抬头》,受到广泛关注和报道。
武君除了举办培训班收徒弟外,目前还担任商丘市福文职业技术学校客座教授,向广大学员讲授果蔬雕刻技艺。武君表示,以后会继续坚持果蔬雕刻制作技艺,带动更多人加入到果蔬雕刻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