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国故城南城墙与睢阳古城西城墙交接处考古发掘现场 本报融媒体记者 邢栋 摄
“宋国故城南城墙内侧发现厚度80厘米以上的踩踏面,基本可以确定为东周时期的‘环城大道’。”6月27日,商丘宋国故城南城墙与睢阳古城西城墙交接处的“城摞城”考古发掘仍在紧张进行中,商丘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夏商周考古研究室负责人孙政委透露了最新的考古进展。
宋国故城考古发掘自2021年5月再次启动以来,已发现出土文物涵盖两周、隋唐、宋代、明清多个时代。宋国故城考古正在揭示商丘“城摞城”奇观,展现商丘古城“一城阅尽五千年”“中国古城池天然博物馆”的无限魅力。
“今年3月份以来,我们把睢阳城的西城墙夯土、睢阳城下的唐代墓葬清理完毕之后,继续向下发掘,在宋国故城南城墙的南北两侧都发现了不同时期与城墙共存的踩踏面。尤其是城内的踩踏面厚度在80厘米以上,并在部分踩踏面上清理出与城墙走势相一致的车辙,基本可以确定这个踩踏面应该就是城内的‘环城大道’。”孙政委介绍说。
考古人员在不同层位的道路中间清理出东周时期的6座瓮棺葬以及5座灰坑。根据打破道路的瓮棺葬、灰坑等遗迹判断,至少可以将这条道路分出来三个使用时期。尤其是道路被打破较为严重的一层,应该是当时这座城市遭受较大的损坏,或者当时政局动荡、城墙疏于管理造成的。
在考古发掘现场,孙政委介绍说:“现在我们正在清理的是压在城内道路上的夯土,应该是城墙在某个时期遭受到了人为或者自然原因造成的损坏,在修补城墙的时候对城墙进行了加宽,因此这一块城墙夯土便压在了城内环城大道上一部分。接下来,将加快发掘进度,争取在雨季来临之前基本完成发掘工作,逐层清理城墙与城内道路、灰坑等遗迹,找到城墙之下最早的城墙。为准确判断每一块城墙夯土的性质提供更加科学准确的信息,为阐释商丘古城‘城摞城’现象提供更加可靠的年代刻度。”
本次考古发掘主持人、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商丘市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岳洪彬认为:“原来只知道商丘古城是‘城摞城’,到底是怎样的‘城摞城’,不同时间节点的古城发展变化是怎样的等具体细节我们还不是很清楚。现在,我们正在陆续找到一些重要的考古证据。考古工作是增强文化自信的重要支撑。宋国故城考古发掘时隔20多年在商丘重启,有很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