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民生> 正文

“银发经济”兴起

老人消费如何“避坑”

2023-05-28 23:54:52 京九晚报

  随着老年化趋势及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老人的消费结构和消费需求发生显著变化,“银发经济”在近两年逐渐兴起。然而,有些人利用老人辨别事物的能力下降,设置各种消费陷阱,骗取钱财。不少老人表示,有个安全友好的环境,“买买买”才能更畅快。

  当前,有哪些老人容易“踩坑”的消费场景?又有哪些“避坑”妙招?昨天,记者邀请河南京港律师事务所律师李东升,他整理出最新的典型案例,为广大老年朋友安心消费提供参考,预先做好风险提示。

  老人购物小心“山寨”产品

  【典型案例】

  “专为老人设计,一件只要99元,抢完就不再补单啦,3、2、1,上链接……”某平台直播间主播激情的吆喝、热闹的氛围、动不动冒出来的“福利”,吸引了许多老年朋友的眼球。家住南京路应天花园的王女士告诉记者,今年5月初,她父亲在某直播间下单了一件外套,还兴冲冲地告诉家里人,他以很便宜的价格买到了“大牌”THE NORTH FACE(某户外品牌)。结果收到快递后才发现,衣服上面的英文是“THE SOUTH FACE”,这让王女士哭笑不得,父亲显然是被“山寨货”忽悠了。

  【陷阱类型】

  李东升说,这是典型的“搬单骗老”,属于近年来随着网络购物而兴起的新型消费陷阱。商家在电商平台开店但无实际货源,消费者下单后,商家以低价在其他网络购物平台买进,再提高售价卖给消费者,从中赚取差价。并且商家往往在页面宣传“销售的是知名品牌商品”,实际却是与该品牌名称、外观相近的“山寨”产品,老年人往往难以辨认。

  【“避坑”方法】

  李东升说, 作为网购平台,要积极采取有效措施整治肃清无货源店铺,遏制平台内以次充好的山寨行为,避免给“搬单公司”以可乘之机。另一方面,子女、家庭与社会需要共同携手,积极指导老人网购的正确方式,增强老人对网购骗局的识别能力。同时,老年群体也要加强自身防范意识,涉及钱财、个人信息时要谨慎,牢记“天上不会掉馅饼”。

  以“免费保健”为噱头诱导老人

  【典型案例】

  近些年来,不少药品销售商都是通过赠送评书机的方式,向老人推销药品。20岁的赵女士告诉记者,自己的爷爷就曾参加过免费健康讲座,在讲座结束后购买了“专家”称为“神效”的保健药品,回家一看发现药品都是黑药丸,根本没有“国药准字”及生产许可,根本不能吃,再想回头去找,人却早已没有踪迹。“就这样,我爷爷被骗走了1000多元,真是气人。”赵女士说。

  【陷阱类型】

  李东升说,类似的养生骗局以不同面目出现,却有3个共同特点:一是夸大产品功效。通过宣传普通食品或者电器等具有保健、养生、治病等功能,再以高价销售。二是循序渐进诱导。通过赠送产品、健康讲座等“福利”诱导老人“入坑”,并故意营造稀缺难买、不买就亏的氛围,引发老人冲动消费。三是售后维权无门。经营者往往以流动销售模式推销产品,导致消费者因找不到销售主体,而无法维权。

  【“避坑”方法】

  老人消费需要保持理性,选择正规渠道购买产品,并注意产品的品牌、生产厂家以及相关资质证书等信息。同时要注意分清保健食品和药品的区别,保健食品不是药品,身体有不适要及时就医。

  养老服务陷阱多

  【典型案例】

  2018年年初,65岁的何先生在一位营销人员的热情邀请下,前往位于省外的一家养老院参观。营销人员告诉何先生,入住养老院成为会员后,每年还有福利补贴可以领——最低充值价格为3万元,每年能拿到“福补”2700元,入住养老院能享受9折优惠。

  一顿忽悠猛如虎,包括何先生在内的不少老人拿出积蓄,签了合同成为会员。随着时间推移,2019年前后,何先生发现,不但每半年一次的“福利补贴”没有了,到了2021年,养老院因安全隐患整改关闭,自己甚至无法在养老院继续居住。据了解,营销人员通过此营销模式,先后签下了上百名客户,拿到了1000多万元的“会员费”。后来,该营销人员被当地警方抓获。

  【陷阱类型】

  李东升说,养老诈骗让很多老年朋友上当。比如提供“养老服务”,不法分子为迎合老年投资人的养老需求,以投资养老基地、旅游考察等项目为名,将老人诱骗至所谓养老基地、福利院参观游玩,进而以预售养老床位等名义非法集资。

  再比如投资“养老项目”,不法分子以“高回报”吸引老人,承诺高额分红、保本高息、预订养老服务等,诱骗老人投资所谓“养老服务”项目,收费名目五花八门,如“贵宾卡”“会员费”“预付费”等。这些机构没有能力提供所承诺的养老服务,且公司运作、资金流向不透明,有很高的集资卷款跑路风险。

  【“避坑”方法】

  老人在选择养老机构时,应当注意甄别养老机构的真实性和合法性,必要时可向相关管理部门求证、确认。在购买“养老服务”前,老人要与家人商量或者向专业人士咨询,牢记“没有免费的午餐”,不要参加不知名公司提供的讲座、免费旅游、免费茶话会等活动,不要被不法分子嘘寒问暖、上门服务的所谓“亲情关怀”所迷惑,从而把自己辛苦积攒的养老钱送到骗子手中。

  怎样守好

  老人的“钱袋子”

  如今针对老人的消费陷阱花样频出,让人防不胜防。大数据更懂老人的消费需求,能够更精准地推送相关服务。而老人安全意识较为薄弱,维权意识、维权能力也较差,一不小心就容易落入这些陷阱中。更糟糕的是,有数据显示,有2/3的老人表示不会维权,不知道应该找哪些机构投诉,也不知道需要准备哪些证据,如何去投诉,依据什么样的标准来维护自身权益。

  如何才能更好帮助老人等特殊群体消费维权?老人又该如何维护自身权益呢?

  李东升建议,针对一些老人安全知识不足的问题,可利用媒体传播等方式,为他们普及安全知识和典型案例,提醒老人不占小便宜,增强防范意识,一旦被骗及时投诉或报警。

  在日常上网过程中,老人还应做好个人的信息防护,不要将自己的身份证、家庭成员、经济收入、身体状况等重要信息轻易填写在网上,以免因个人信息泄漏,成为被欺诈的对象。同时还要提高信息辨别能力,不要轻信各类宣传单和小广告。

  针对向未成年人、老人等主体提供服务的算法推荐服务提供者应作出具体规范。应当便利老人安全使用算法推荐服务,不得根据消费者的偏好、交易习惯等特征利用算法在交易价格等条件上实施不合理的差别待遇等。

  “总之,守好老人的‘钱袋子’,不光老人要警惕,子女更应该多关注老人,多向老人普及防骗知识。有关部门也要拿出具体的措施,将这些诈骗手段消灭在萌芽之中。”李东升说。

本报融媒体记者 张 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