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区> 正文

虞城县:搭建平台聚民意 联系群众解民忧

2023-05-22 02:42:50 商丘日报

  5月16日傍晚,忙碌一天的居民在虞城县城马牧集老街悠闲地游逛,吆喝声、议价声、赞叹声与精彩纷呈的节目汇成一片欢乐的海洋。在每月的6日、16日、26日晚,老街上最热闹的地方,莫过于人大代表“逢六摆摊”接待选民处。“有事没事我都爱来坐坐,跟代表们说说顺心事和闹心事,他们热心接待、精心交办、用心督办、真心反馈,真是把联络站建在了咱老百姓的心坎上。”居民刘斌婕说。

  近年来,虞城县人大常委会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市委人大工作会议精神,建立“五联六进”工作机制,进一步丰富代表联系群众的内容和形式,健全民主民意表达平台和载体,全县市、县、乡2410名人大代表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广泛征集民生实事,真正做到合民意、解民忧、暖民心。

  截至目前,虞城县已建成人大代表联络站25个、代表之家75个、基层立法联系点25个、代表联系群众工作室610个……

  科技云助力,“码”上反映马上办。“你看,我手机里有负责我们村的代表微信,有啥情况和问题,我通过微信反映,他帮助解决好通过微信反馈给我。真是方便得很……”这是城郊乡孙尧村村民李美侠在向记者展示反映诉求“网上办理”的一幕。虞城县各乡镇公开代表微信二维码、代表联络站二维码,建立县、乡人大代表交流群和代表联系群众微信群,实现了上级精神“码”上知、权力运行“码”上督、群众诉求“码”上办。同时,在各站点设置代表接待日,方便部分需要现场反映问题的群众,打出科技+传统的履职组合拳。据悉,自2022年以来,代表们通过线上平台,收集辖区企业、职工、群众反映的问题诉求2356条,提出相关建议874条,办理解决率达到91%。

  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我以前的问题诉求台账写了一本又一本,大到惠民政策落实、村社发展等,小到日常生活中的鸡毛蒜皮,都来反映。现在新的台账也没有了,因为没有群众来反映问题了,我经常笑自己都‘失业’了。”在大侯镇汤楼村,老支书叶齐森笑着说。“我们推动县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政府部门负责人、监察委员会委员、法官、检察官、公安干警等六类人员进代表联络站、代表之家、代表联系群众工作室、基层立法联系点,人大代表下沉到院落、小组,收集民情民意、调解院落纠纷,实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将矛盾化解在萌芽。”虞城县人大常委会主任王计富说。

  办好“关键小事”,成就“民生大事”。“城关镇所辖范围主要是虞城县的老城,基础设施薄弱,居民们向人大代表反映最多的也都是这方面的问题。我们将改善人居环境连续几年列入到镇民生实事中。”据城关镇党委书记彭丽介绍,截至目前,全镇已新建小绿地、小公园、小书屋、小公厕50多处,以疏通下水道、硬化路面、粉刷墙体、安装路灯为主要内容的胡同改造完成了100条。去年以来,虞城县人大常委会共组织代表进站4123次,接待群众12367人次,收集意见、建议1073条,解决各类问题230件。

  基层立法联系点让“金点子”直通立法机关。“有方法,有特色,有成效!”5月12日,商丘市多个律师事务所的律师在观摩了虞城县基层立法联系点后由衷感慨。虞城县人大在全县所有乡镇高标准建立了基层立法联系点,这些联系点一头连着立法机关、一头连着基层群众,成为反映民情、倾听民意、汇聚民智的重要载体。城关镇立法联系点聘请6名法律顾问、6名政策解读师,让居民更深入地了解立法工作、理解法律精神,确保居民能够参与到法律草案的立项、起草、调研、审议、评估、宣传、实施等全过程、各环节。稍岗镇基层立法联系点围绕法律法规草案意见征询前、征询中、征询后三个环节,确定了“十步工作法”,全面规范工作流程,切实保障立法征询工作质量。

  虞城县人大常委会通过人大代表“站家点室”,搭建“全天候”的代表联系群众平台、“接地气”的国家机关联系基层平台、“沾泥土”的民主议事平台,常态化推动为民办好实事,引导群众、人大代表积极参与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及人大工作,有力促进了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