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阳光洒满梁园区孙福集乡小吴屯村,村民杨建锋的农家小院里,一派火热的打包装货场景。
新疆、四川、广东、山东、黑龙江……正在打包来自全国各地的数千笔订单,工人们忙得不可开交。
今年37岁的杨建锋散乱的头发已是花白,看似十分平凡的他却在自家小院里干起了一番大事业,靠电商销售农产品,一年收入几百万元。
“我们每天都接上千笔订单,冬天卖山药、莲藕、红薯,夏天卖大蒜、洋葱、瓜果等,一年的流水2000多万元。”杨建锋说,“这些都是大蒜的订单,今天必须全部发完。”一张电脑桌上整齐地排列着刚刚接到的订单。
杨建锋收购大蒜有两个方式,一是包地,大蒜还没有从地下刨出来,1亩地5000元包下来,自己找人或租机器出蒜,这样的方式有风险,蒜头大小不均,苗株疏密不等,如果收获的大蒜品质不好,便不好销售。二是论斤购买,以每公斤4元左右收购村民的大蒜,这样可以保证大蒜质量,但收购成本有点高。电商讲究的是薄利多销,用杨建锋的话说,1笔订单赚1元钱,每天1000多笔订单收入也很可观。
曾拿锄头结满老茧的手,如今在敲击键盘;曾日夜匆忙跑市场的双腿,如今盘坐在家里照样拓宽市场。这不就是新时代农民吗?路在脚下,看你怎么走,杨建锋就走出了一条成功之路,一条通往幸福城堡的奋进之路。
其实,杨建锋也是在迷茫中找到了这条路。
2018年以前,杨建锋和其他村民一样在家种地,流转200亩土地种植山药,那时候卖山药是靠着双腿跑市场。他曾在商丘市区租赁过门面,也在郑州市租赁过摊位,驻地营销开拓山药市场,实现了自产自销。为了提高自家产品的知名度,他先后注册了“千耕方农业合作社”“孙福集蔬菜专业合作社”,并注册了商标。有了自己的品牌,他有了更高的追求,想去更广阔的天地见见世面。
2018年春天,杨建锋带着老婆、孩子到经济较为发达的浙江省宁波市,开启了他的电商生涯。
很快,杨建锋就发现一个问题,家乡有产品没销路,宁波是有销路没产品,如果把两地的问题一结合,那不是产品销路两不愁了?于是,他们决定马上返乡创业,一张桌子、一台电脑,夫妻二人就登上了创业新舞台,这一干就是5年。5年风雨搏击,5年“一网情深”,梁园区的土产品通过网络源源不断走进全国百姓的家里。
说起这几年的收入,杨建锋不好意思地避开了这个话题,记者从他的农家小院感受到夫妻俩汗水换来的收获。近几年,他们家有3层小洋楼,名牌轿车停在家门口,两个孩子在宁波市接受良好的教育。
随行采访的驻村第一书记周广智告诉记者,2016年,他入村开展脱贫攻坚工作,在走访群众时发现杨建锋头脑灵活、肯吃苦、爱钻研,还很有爱心,在深入调查的基础上,根据组织考察和群众呼声,村里决定发展杨建锋为党员,他是小吴屯村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第一批入党的农民。
该村党支部书记朱照学说:“近几年,杨建锋不仅自己勤劳致富,还帮助村民共同致富,在他的影响和帮助下,全村一半以上的村民从事瓜果、蔬菜生产经营,谁家有滞销的农产品都会找他帮助销售,村里还流传着一个顺口溜:谁家蔬菜不好卖,杨建锋家上宽带。鼠标一点有市场,订单一会排成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