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复牙龈萎缩 守护口腔健康
日前,市中医院口腔科主任王卫华团队为35岁的叶女士进行了自体游离龈瓣移植术。叶女士平时身体不错,但父母均有牙周病史,其母亲57岁时已有一半以上的牙齿脱落。近期,叶女士发现牙缝越来越大,前牙也越来越突,刷牙牙龈出血明显,便到该院口腔科就诊,经过系统的牙周治疗后,牙龈出血症状消失,但是牙龈萎缩严重影响美观,经过X线、血常规、血糖、凝血四项检查检验,进行了自体游离龈瓣移植术。
自体游离龈瓣移植术是利用患者自身牙龈或黏膜组织进行游离移植,以增加附着龈宽度或修复牙龈退缩的手术。牙龈萎缩是牙周病的一种常见症状,一般分为生理性牙龈萎缩和病理性牙龈萎缩,通常是长期不良的口腔卫生导致牙结石、牙菌斑堆积造成牙龈红肿、口臭、牙齿松动、发炎等不良后果。牙根暴露跟牙齿松动通常是由严重的牙龈萎缩造成的,直接的后果就是牙缝变大、牙冠变长,时间久了牙齿就会松动,直至脱落,常伴有牙本质酸痛敏感、牙龈出血疼痛,易发生食物嵌塞,引发炎症等问题,发现牙龈萎缩需提早治疗。
据王卫华介绍,自体游离龈瓣移植术适用于以下几种情况:附着龈宽度不足或消失;牙龈退缩,牙根裸露;口腔前庭太浅;牙周袋过深,接近或达膜龈联合者;系带附着异常。自体游离龈瓣移植术的禁忌证为患有全身性疾病的患者,如高血压、全身出血性疾病的患者和口腔内存在感染灶或有咽部炎症的患者。
据了解,在全球,成人牙周病的患病率高达80%以上,是人群中最广泛流行的慢性感染性疾病,也是成人失牙的主要原因。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2005年)将口腔内无牙龈出血、无牙周袋以及无附着丧失或附着丧失不超过3mm的状况定义为牙周健康,结果显示,当前我国成年人中有80%—97%的人患有不同程度的牙周疾病。中国中老年人(35—44岁组和65—74岁组)的牙周健康率均不足15%,中国12岁学生牙龈出血检出率为57.7%,刚完成乳恒牙替换的12岁儿童中近60%,第四次全国口腔流行性调查报告显示,牙周问题成为新的关注点,35—44岁人群牙龈出血检出率高达87.4%,比10年前上升了10.1个百分点。
市中医院口腔科经过四十余年的发展不断壮大,现有人员13人,其中高级职称2人、主治医师3人,所有人员均具有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先后在北京、上海、西安等国内知名口腔专科医院进修学习。近年来,该科室医生在省级以上杂志发表论文多篇,获市级科研成果2项。市中医院配有芬兰口腔CBCT(全口曲面断层)、数字化牙片成像系统、高端牙科综合治疗机、牙周治疗仪等先进口腔设备,诊室为独立诊室,设计整洁舒适,室内设施齐全,服务规范周到,能够满足患者多方位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