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民生> 正文

春困缠身 无精打采?

这份“解困指南”请收好

2023-03-28 23:22:55 京九晚报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春暖花开,万物勃发。宜人的温度,暖洋洋的天气,却常使人感到很疲乏,即使晚上睡眠很充足,到了白天仍会精神不振,昏昏欲睡,严重者还会影响工作、学习。这就是人们所说的“春困”。春困是正常现象吗?哪些原因会导致春困?春困如何缓解?一起来看看吧。

  说到春天,春困是个不得不说的话题。俗话说:“春困秋乏夏打盹。”随着季节的变化,人体的生理会出现不同的反应。春暖花开,万物复苏,为什么一些人却会在春季犯困呢?

  “首先冬春两季的气候变化大,人体需要有一个适应调整的过程。”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姜霖说,人体在寒冷的冬季和初春时,受低温的影响,皮肤汗腺收缩,以减少体内热量的散发,保持体温恒定。而进入春季,气温升高,皮肤和肌肉微细血管处于弛缓舒张的状态。血流缓慢,体表血液供应量增加,流入大脑的血液就相应减少,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刺激信息减弱,出现抑制的状况,大脑工作受到影响,生物钟也不那么准了,于是出现昏昏欲睡的春困现象。

  春困是脑缺氧的表现,这跟植物神经没有完全适应气候的变化、血管舒缩功能不灵敏有关。一般来讲,春困不是病。春困除了与天气有关外,还与工作、饮食、睡眠、运动不足有关。

  办公室人员是春困高发人群,容易出现头昏、口干、嗜睡、头颈部酸痛、眼睛发痛等现象。一些人习惯不吃早饭,长期不吃早饭会造成大脑缺氧,注意力不易集中,容易昏昏欲睡;而午饭吃得过饱会加重肠胃负担,人同样易犯困。除办公室人员外,老年人、青少年也容易在这个季节犯困。

  “虽然春困是人体正常的生理反应,但有些人‘犯困’并不属于正常的春困,而是身体发出的信号,希望大家不要忽视。”姜霖说。春季天气忽冷忽热,对血压的波动影响相对较大。对患有高血压等心血管疾病的人来说,关注血压变化很重要。血压降低就会引起脑供血不足、心脏供血不足等情况,头晕、头疼、嗜睡等现象随之而来。有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或者酗酒、肥胖的人来说,困不一定是正常现象,也不是一定只发生在春季。这类人群一定要多量血压,不要以为只是因为春天容易犯困,还要想到是否心肌缺血、脑供血不足,因为这种情况每个季节都有发生的可能。此外,血液黏稠度高的人也会有频繁“犯困”的现象。

  另外,春天易犯困,不良的午休姿势也容易伤颈椎、腰椎,导致颈椎病或腰椎病。此外,春天气压较低,易引起人脑激素分泌紊乱,长时间春困不能缓解,情绪波动也会比较大,容易患抑郁症、焦虑症。这些不适症状也需要人们加以重视。

  “春天最适合外出踏青,多出去运动,有利于振奋身体阳气,提高身体的精气神。”姜霖说,年轻人可以选择感兴趣的运动科学锻炼,但对于中老年人和心脑血管病患者而言,最好选择散步、慢跑、打太极拳等较为轻松的项目,来增强自身抵抗力。

  越是春困,越要睡好觉,这是最简单的道理。春夏养阳,睡觉时阳气潜藏,是养阳最好的方式,睡得好、睡得深,春困就能缓解很多。理想的睡眠时间是每天至少8小时。另外还要适当午睡,一般应在午餐后15分钟~30分钟,以卧姿为宜,时间不宜过长,以半个小时到一个半小时为宜,临睡前也不宜饮用酒、咖啡、浓茶等。

  姜霖建议市民,春季饮食宜清淡,常吃水果,以缓解春困。可以多吃一些瘦肉、青菜等较为清淡的食物,不宜常吃羊肉、狗肉、麻辣火锅等大辛大热之品。此外,钾的缺乏会使人感到软弱无力。要常吃香蕉、苹果等富含钾的水果,或用蒲公英做菜或泡茶饮,以增强肝、肾活动,促进消化,从而使人精神焕发。

  春困对普通人来说,打个盹也就挺过去了,可对驾驶员来说,偶尔打个盹问题可就严重了。据商丘高速交警大队民警介绍,近期因春困导致疲劳驾驶的交通事故明显增多。为保障高速公路的平安畅通,高速大队通过“声光电”预警提示、“听视触”感官刺激等,提醒驾驶员安全驾驶。并针对13时~15时春困高发时段,加大巡逻密度,观察了解驾驶员精神状态,确定驾驶员是否存在疲劳驾驶行为。一经发现车辆走“S”形、不时出现急打方向盘等情况,民警即通过闪烁警灯、鸣响警笛、高声喊话等方式提醒驾驶人。对确定疲劳驾驶的驾驶人,采取至少10分钟“唤醒”“罚睡”等教育处罚措施,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作为一名驾驶员,要如何防春困带来的困扰,民警也给开了处方:

  可以在车里常备湿巾,困了用它来擦擦脸,提神效果非常好。如果车内有风油精、花露水,涂一点在皮肤上,也对提神有很大帮助。

  打开车窗或调低车内温度,让新鲜空气进入车内。如果长时间开内循环,新鲜空气不能进入车内,车内氧气越来越少,就会使人产生昏昏欲睡的感觉。这时最好稍微调低车内温度。

  长途驾驶,白天每隔4个小时、晚上每隔两个小时就要休息20分钟,这是避免疲劳驾驶最有效的方法。如果实在是太困了,不要硬撑,将车开到安全的地方,小睡15分钟,这样最为合适。

  开车前最好别吃感冒药。如果属于轻微感冒的话,开车前尽量不要服用感冒药,因为大多数感冒药都有嗜睡的副作用,吃了以后很容易犯困,这对于驾驶安全来说是极为不利的,因此可以等开到目的地后再吃药。那么如果是感冒已经比较严重的驾驶员,建议还是不要自己开车出行了,尽量让家里人代为驾驶,因为本身重感冒的人体质较弱,就算不吃感冒药的情况下也很容易犯困和走神,并且身体状态极其不佳的情况下,开车也不太安全。

  开车不要吃得太饱。一些驾驶员在长途驾驶时由于消耗了不少精力和体力,胃口也随之变大,中途停车去吃饭的时候,很容易吃得太饱。然而,人在吃得很饱的情况下,脑部供血转移到胃部,此时开车上路就会有一种昏昏沉沉的感觉。这时候,可以随身携带一瓶功能饮料来解困,或者是休息半个小时再开车上路。

  做到“六不” 拥有良好睡眠

  现代生活节奏快,工作负担和心理压力与日俱增,动辄加班熬夜,正常的基础睡眠都难以保证,心神失养,如何不困?姜霖提醒大家,为了保证良好的睡眠,睡前需要做到“六不”。

  ●不过饱。中医讲“胃不和则寝不安”,因为晚上人要休息,脾胃也需要休息,晚餐过饱会加重脾胃的负担,扰动脾胃的阳气,从而影响睡眠。因此,晚餐宜吃七八分饱,并且尽量清淡。

  ●不过量。有饮酒习惯的人,晚餐可以少量饮酒。但绝不可过量,引起阳气过度行散,导致睡眠困难。

  ●不过时。晚上11点之前睡觉最佳,如果过了子时,人就容易兴奋而睡不着,且极易耗散肝胆之气,引外邪侵入体内。因此建议提前半小时开始准备睡觉,保证子时睡着。

  ●不过动。睡前不宜剧烈运动而扰动阳气,包括睡前看电视、聊天等。因此,睡前半小时不宜做剧烈运动、看电视、聊天。

  ●不过思。脾主思,多思伤脾,且多思易扰动心神。思、动为阳,静、眠为阴。因此,睡前宜静养心神,做到“先睡心、后睡眼”,助阳入阴,以利于睡眠。

  ●不当风。风为百病之始,无孔不入。不要当风而眠,以保护体表的阳气。否则风邪伤及卫护体表的阳气,一夜过去就会使得阳气受损,第二天反而更加疲惫。

本报融媒体记者 宋云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