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根基层让农业更具“科技范儿”
春回大地,草木勃发,广袤田野,欣欣向荣。
在睢县河集乡一处绿油油的麦田里,一台大田农作物智能灌溉机器人正在均匀地灌溉、施肥、喷洒农药。3月21日,高级农艺师、河南省级特色产业科技特派员王智豪正在通过远程操控云平台,精准地指挥机器人帮助种粮大户进行麦田管理。
春分麦起身,一刻值千金。眼下正是春耕春管的关键时期,王智豪积极带领团队技术人员深入田间进行技术指导,帮助群众解决农业生产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在今年全国两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农业强国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根基,推进农业现代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王智豪说,作为一名农业科技人员,要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充分发挥自身技术优势,真正把科研创新成果应用到田间地头,用科技装备捍卫大国粮仓。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离不开科技支撑。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说的那样,王智豪和他的团队研发的大田农作物智能灌溉机器人,具有高精度定位导航系统,通过PC端和APP对机器人实施远程操作,可实时监测、收集、分析感知农田温、湿、光、肥、风等数据,从而进行自动控制灌溉、施肥、打药、排水等作业。
“这款大田农作物机器人各项指标均处于全国领先水平,采用无人驾驶、自动规划路径、RTK定位和北斗导航等先进技术,针对传统中原农区人多地少、地块不规则、田间坟头电线杆等障碍物多的特点而特殊设计,破解了欧美大农场那种平移桁架式喷灌机、中心支轴指针式喷灌机、卷盘式喷灌机等在中原农区无用武之地的难题。”王智豪说,每台机器人可服务300亩农田,有效喷灌直径可在100米以上,灌溉均匀度可在85%以上,达到模拟降雨的效果,可有效节水40%以上,且一台至少可代替25个人工,不仅安装和使用方便快捷,还节省了传统灌溉所需管道铺设和人工成本问题。
王智豪说,当前,大田粮食作物耕、种、管、收四个环节的薄弱之处在于管,主要体现在灌溉和打药两个方面缺乏智能化、高效率的现代农业装备。而他们研发的这款机器人,不仅可用于灌溉、排涝,还可以解决农村有机肥沼液的处理问题。
“只要将发酵过的沼液稀释到水渠,通过暴晒后稀释,再由灌溉机器人直接喷洒到农田,不仅节约化肥和人工成本,同时还能防止土壤板结,提升土壤肥力,让粮食作物长势更健壮。”王智豪说,特别是在小麦的孕穗期和玉米的大喇叭口期与灌浆授粉后等关键时期及时利用灌溉机器人进行喷水补肥,可使粮食显著增产10%以上,从而促进农业丰产丰收,助推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
今年33岁的王智豪,学农爱农,2008年以专业第一名的成绩考入河南农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农村发展与管理专业,2013年又以专业第一名的成绩考入河南农业大学农村与区域发展专业硕士研究生。
2011年9月份,王智豪到信阳市罗山县楠杆镇檀岗村挂任见习大学生村官时,参与解决了村里当年萝卜、白菜滞销难题,从而也让他看到了农业农村落后的面貌。于是他立志扎根基层,用自己的所学来帮助农民,参与乡村振兴。
见习结束后,王智豪来到民权县龙塘镇轩庄村河南农业大学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综合改革试验区开展麦茬番茄的种植,积极探索“九亩粮、一亩菜”的粮食安全与农民增收协同发展“9+1”模式。后来,王智豪在郑州郊县申请组建了草莓工程技术中心,并参与发起成立了河南省草莓协会,参与河南最早的草莓工厂化育苗、组培脱毒育苗和立体无土栽培技术的研发与推广工作。
2019年3月,受睢县人民政府邀请,王智豪转战到睢县发展草莓产业,成立了河南凤彩农业发展公司,带领技术团队围绕河南省草莓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培育脱毒种苗,解决了普通农户“干不了、干不好、干了不划算”的产业共性技术难题。
“现在我公司已建起现代化草莓产业园,发展种苗、技术和智慧设备,累计服务全国草莓种植基地近2万亩,年生产销售草莓脱毒基质种苗300万株、草莓生产苗1000余万株,市场覆盖全国20多个省份。”王智豪说,公司致力于用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搭建草莓产业共赢发展平台,破解草莓生产的非标难题和供应链难题,现已成为集草莓工厂化育苗、立体无土栽培技术推广、农业物联网水肥一体化技术推广、新型温室大棚设计建造、植物组培脱毒快繁、土壤肥料检测化验和现代农业技术服务为一体的农业科技企业,累计带动1642户4398人稳定脱贫,带动30多名大学毕业生实现就业创业,被认定为河南省级扶贫龙头企业。
当前,王智豪所带领的团队,是一个由平均年龄不足30岁的返乡大学生构成的青创团队,他们不仅在智慧农业技术装备研发上大胆探索、勇于实践,还在草莓品种培育和土壤改良上改革创新,真正把科技创新成果应用到田间地头,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作出了积极贡献。2021年,王智豪所研究的《数字技术赋能草莓产业转型升级》项目,荣获河南省高素质农民创业创新大赛成长组一等奖,并代表河南省参赛入围全国农村创业大赛30强,获得了社会各界的认可。2022年,王智豪被认定为“商丘市十大科技创新创业领军人才”。
中国现代化离不开农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关键在科技、在人才。王智豪表示,计划到2025年,结合河南省“人人持证、技能河南”战略,他将通过河南凤彩农业农民田间学校和河南省级草莓星创天地深度参与村集体合作经济发展,培训孵化带动1000对年轻农村夫妇参与草莓种植,届时可实现草莓亩产值超6万元,真正让农业成为有吸引力的行业,吸引更多人才返乡,助力乡村振兴,实现共同富裕。
文/图 本报融媒体记者 李娅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