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天之计在于晨”,这是父亲教会我最早的句子。说真话,幼小的我还不懂其中的含义,但早早就会跟在父亲后面念。因为父亲识得几个字,又曾在队里“当过官”——生产队长,算是村里的文化人,所以他总在严格要求自己。
读书,便是父亲严格要求自己的事例之一。说实话,那年月并没有什么多余的读物,但一本破旧的《论语》,甚至一本《新华字典》,都能让他爱不释手。他自己喜欢就算了,还偏偏要拉上我。看我不识字,他就念一句,让我跟一句,上文开头的那一句,就是这么学来的。
后来我入了学,也就从学校领来不少课本。我高兴,父亲更高兴。虽都是小孩子的读物,可父亲依旧读得津津有味,哪怕只是拼音字母。随着我慢慢长大,父亲对我也越来越严格,除了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他还要求我晨读,而且是大声读出来。
因为声音太大,母亲很快就对我俩有了意见。“读书读书,读书能当饭吃啊!”母亲披着衣服看我俩,算是受不了了的“抗议”。不过父亲并不理会,叫我继续大声朗读。看母亲离去,父亲才不紧不慢地来了一句“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算是对母亲“抗议”的“抗议”。搞得后来母亲还专门问我,什么是“黄金”,什么是“如玉”,害得我也直摇头,挨了母亲一顿骂。
可能是受到小时候父亲的影响,如今我也常常“逼迫”女儿晨读。虽然不那么理想,但还算能接受。至于媳妇,也不像我母亲曾经那样,不是时时“抗议”,就是“黄金”和“如玉”。
至于我自己,还是很喜欢读书,当然不是大声晨读那种。读一本书,甚至一篇文章,都让我十分欢愉。我曾认真整理和收拾了收到的样刊样报,还有经典文章名著,或置于书架上,或摆在书桌前。在某个空闲之余,认认真真地读上一篇,便感到很满足。
高尔基曾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但愿在这个春风徐徐、阳光和煦的春日里,你能捧上一本书,静静地读上一段,感受这人生好时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