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城:优化营商环境 提升行政效能
位于永城市东城区文化路北段新投用的政务服务中心,有一个“办不成事”投诉窗口,你要是遇到“办事难、来回跑、体验差、无人管”之类的问题,都可以到这个窗口去。“‘办不成事’投诉窗口真能办成事,多亏了这个窗口,我不用再跑到外地办理养老保险终结业务了。”3月7日,永城市民姜先生在给窗口工作人员致电感谢时说。
永城市始终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贯穿各项工作的一项重点任务来推动,提出“四个永城”工作标准和“七大环境”工作重点,持续深化“放管服效”改革,将“能力作风建设年”活动与“万人助万企”活动深度融合,不断提升行政效能,努力做优“永城服务”,设身处地为企业和群众着想,提供“保姆式”“店小二式”优质便捷服务,切实做到“有求必应、无事不扰”,全市营商环境有了较大提升,已连续两年跻身全国县域营商环境百强,居2022年度全国投资潜力百强县(市)第34位。
在日常工作推进中,永城市坚持问题导向、靶向施策,对标先进、精准发力,聚焦企业的“堵点”“痛点”,多措并举补短板、抓整改、促提升,不断压实责任,将优化营商环境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推动,坚持“一竿子插到底”,树牢全市“一盘棋”思想,打通抓落实的“最后一公里”,真正做到工作在我手中落实、问题在我手中解决、短板在我手中补齐。
推进政务服务提档升级,持续推进“一件事一次办”集成服务,全面推行“一张表单、一次办理”模式。设置“跨省通办”“全豫通办”窗口,可实现政务服务事项跨区域办理。设置“办不成事”窗口,帮助企业、群众协调办事过程中遇到“急难愁盼”“疑难杂症”问题,为企业和群众无偿代办、导办各类业务,日均代办导办业务100余件。
构建安商安民的平安环境。法治化的营商环境是企业投资兴业的保障,永城市公安局立足公安主责主业,大力开展优化营商环境暨万警助万企工作,不断完善“护企警长”制度,坚持领导优先、靠前服务,落实“一企一警”,明确分包联系职责和服务事项,全力服务企业发展。截至2月底,永城市公安局出动警力开展助企走访13200余人次,走访企业3400余家次;为企业提供道路交通指挥疏导、治安巡逻、绿色审批咨询服务、调处纠纷、紧急救助等各类服务2500余次。“护企警长”举措被省公安厅作为万警助万企先进做法进行推广学习。
创新开展营商环境监督工作,推出“码上监督”系统,提前介入行政执法初次受理过程,将全市规上企业、行政审批窗口、行政执法人员信息等纳入“码上监督”系统。按照“一窗一码”原则为行政审批窗口赋码,市场主体办理事项前扫码参与监督、事后参与评价;按照“一企一码”原则为企业赋码,对访企行为进行登记备案,接受市场主体、纪委监委评价监督,并以此为抓手,进一步规范党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政商交往行为,推动形成亲不逾矩、清不远疏、公正无私、有为有位的新型政商关系和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自该系统推行以来,已赋“永城市营商环境企业监督码”708个、服务窗口“评议码”230个,群众扫码评价事项18805条。
记者 祁博 通讯员 陈奕均 张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