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兜牢民生保障底线 健全救助监管机制
2022年
●全市共认定低保对象30.6万人
发放资金8.9亿元
●临时救助3.2万人次
发放资金2925.8万元
3月5日,记者从市民政局了解到,2022年,全市共认定低保对象30.6万人,发放资金8.9亿元,其中农村低保人数28.7万人,发放资金8.1亿元,城市低保1.9万人,发放资金8038.6万元;特困人员46960人,发放资金3.4亿元;临时救助3.2万人次,发放资金2925.8万元。全面兜牢了基本民生保障底线。
强化政策衔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兜底保障成果。积极推进兜底政策落实,规范低保、特困人员审核确认权限下放乡镇程序,简化工作流程,提高救助效率。加强与乡村振兴局相关信息衔接,把符合救助条件的困难群众全部及时纳入救助范围,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反贫底线。
加大资金投入,全力提高社会救助兜底保障水平。联合市财政局印发《关于提高2022年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财政补助水平及特困人员救助供养标准的通知》,全市城乡低保标准分别提高到月人均不低于630元、420元;财政补助水平分别提高到月人均不低于315元、210元;城乡特困人员基本生活标准分别按不低于月819元、546元。为低保对象、特困人员增发210元一次性生活补贴,全市共计发放了7205.8万元。
致力精准救助,加强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和救助帮扶。全面开展低收入人口信息集中入,对低保、特困、三类户等人员,全部录入低收入人口信息库;全面开展低收入人口摸底排查,加强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工作;完善低收入人口困难指标体系,定期召开协调会,强化监测功能;同时不断开发平台监测预警功能,拓展平台功能应用,全市去年共完成低收入信息录入67万余条,完成动态监测45.1万人次,发现预警信息并入户排查71564人次,认定符合条件新纳入救助范围5820人。
强化资金监管,健全社会救助监督管理长效机制。强力推进审计发现问题举一反三排查整改工作,成立领导小组,深入督导落实;开通社会救助服务热线,保障困难群众求助有门、受助及时;发挥社会救助联席会议作用,加强部门协同联动,所有直接兑付到人到户的补贴资金全部通过“一卡通”发放,推动救助资金落地见效,推动救助改革提质增效。
记者 翟华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