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025年,全面完成2000年年底前建成的老旧小区更新任务
2月24日,记者从商丘市住建局获悉,为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关于实施城市更新行动的决策部署,系统提升城市能级品质,进一步优化空间和产业结构,改善人居环境,完善公共配套,切实转换发展动能,提高发展质量,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市住建局牵头起草了《商丘市城市更新工作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意见稿》),并公开向社会征求意见。
《意见稿》共包括指导思想、工作原则、工作目标、更新改造对象、更新改造方式和内容、实施步骤、配套政策、工作措施和其他等9个部分。
《意见稿》提出,按照“一年起好步、三年有突破、五年上台阶”的总体要求,全面推进以人为核心、高质量发展为导向的城市更新,进一步完善城市空间结构和功能布局,补齐公共设施短板,建设全龄友好社区,彰显文化元素魅力,科学做好口袋公园布局,保护修复绿地绿廊,打造就业创业和产业发展载体,实现城市功能完善、产业空间拓展、土地集约利用、市民生活便利,绿色、低碳、韧性、智慧、人文、海绵城市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城市承载力和竞争力明显增强,人民群众幸福感、获得感和满意度明显提升。
到2025年,全面完成2000年年底前建成的老旧小区更新任务,建成一批完整居住社区、绿色社区,构建多元化、多层次、全覆盖的住房保障体系;2026年前,中心城区城市道路初步达到“组团快联、有序分离、节点畅达”目标,休闲绿道、自行车道、人行道等各类特色道路同步发展,绿地生态环境持续优化,市政基础设施持续更新升级,城市初步走上绿色低碳发展道路。
《意见稿》明确,重点在市中心城区城市规划确定的建设用地范围内实施更新,更新对象包括:城市基础设施、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设施亟须完善的;居住环境较差或者存在重大安全隐患的,尤其是不满足抗震减灾、防洪排涝能力要求的;现有土地用途、建筑物使用功能或者资源利用明显不符合社会经济发展要求的;具有较高历史文化价值需要保护的;对城市风貌影响突出的;市政府研究认为需要进行城市更新的。
城市更新可结合现状实际,因地制宜采取保护传承、整治提升、改建完善、拆除重建等一种或多种方式分类开展。
历史街区类更新要以保护传承、整治提升为主。对历史建筑、文物保护建筑等进行保护修缮和功能优化,对历史城区、历史文化街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古树名木及后备资源等进行全方位保护。通过优化规划布局、完善配套设施等方式,推动商丘古城区域历史地段、商业步行街和地方特色街区品质高端化、业态多元化,实现历史文化保护与文化、旅游、体育、商业等行业融合发展。
生活居住类更新含老旧小区、城中村等,以整治提升、改建完善为主,在通过其他方式难以实现城市功能与环境改善的情况下,视情况拆除现状建筑物。推进全面开展房屋安全鉴定排查工作,有针对性地开展危破老旧住宅、人员密集场所等隐患消除和修缮治理工作。将打造完整、智慧社区建设作为目标,重点完善社区基础设施配套和公共服务配套,推动既有住宅房屋安全管理与维护、电梯加装、海绵化改造、供暖供气设施设备更新与维护等,做好街区立面、背街小巷的整治改造,提升社区养老、托育、医疗等公共服务水平,构建以社区中心为重要支点的15分钟生活圈,推动建设安全健康、设施完善、管理有序的完整居住社区、绿色社区、智慧社区、红色物业等特色项目创建,积极推进物业管理全覆盖。
生产经营类更新以整治提升、改建完善为主。全面摸排辖区内老旧工业片区情况,掌握用地类型、产权归属、房屋现状、房屋用途等信息,结合老旧片区发展实际,通过整合集聚、改造提升等方式,推动老旧工业片区改造提升。支持利用旧厂房、旧仓库、老商业、老校区、老旧楼宇等改造建设成现代公共服务和创新创业载体,发挥存量空间新价值。
绿色生态类更新以整治提升、改建完善为主。构建绿色空间格局,密织城市绿道网络,完善城区综合公园、社区公园、口袋公园、游园等场所功能建设,优化便民体育健身场地选址布局,为群众提供更多更优质的户外活动场所。建设美丽街道,加大城市现状绿地和树木保护力度,通过设施嵌入、功能融入、文化代入等举措,提升街巷空间品质和文化魅力。丰富沿河功能业态,城市内河道增加慢行步道、亲水平台和文化空间,衍生发展水岸经济。打造城市小微空间,在开放式公园、游园绿地、公共广场等区域新建、改建小型建筑物,打造人民群众家门口的惠民公共空间。积极衔接融入城市规划和生态功能区规划,打造连通城市内外、独具多样性的绿色生态系统。
基础设施类更新以整治提升、改建完善为主。完善路网结构,推进城区道路快速化改造、城市桥梁加固等工程,推进休闲绿道、自行车道、人行道等各类特色道路建设,推进无障碍设施建设。加强供水、燃气老旧管网改造,促进城市供水、供气系统的优化升级。综合整治消除城区低洼易涝点,全面摸清城区排水管网淤堵现状,高标准建设防洪排涝设施,构建高效完善的城市内涝防御体系。因地制宜协同推进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加快城市建成区海绵城市试点建设,推动实现连片示范效应,改善“缺水、内涝、水脏”等难题,实现城市海绵功能。加快城市环卫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推进垃圾分类工作。合理规划停车场、充电桩布点,保障停车用地指标,加强停车信息管理,推动停车资源共享。加快推进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构建全面覆盖、统一完备的城市基础数据库,形成规建管一体化的数字底版。